分享

邝颖║工作多年,做位有良心的医生

 梅州文学网 2022-01-07

  行医多年,我渐渐体会到,医生并不仅仅是上班打卡挣钱的职业,和患者的关系,也不是完成淘宝交易那么简单。

  我还记得大学一年级的命题作文《我为什么要当医生》,我写的理由是:帮助别人,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但现实不像童话那般美好,有好的意愿,不代表有好的能力,有好的能力,不代表有好的结果,是人能力有限,也是医学的有限。

  当前的社会,“危险”几乎成为了医生本身和医生职业外的人达成的共识。医生除了面对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所带来的健康威胁外,我们直面的另一威胁那便是“医闹”。

  前段时间的伤医时间,让广大的社会群众咋舌。其实,我以为医生这个行业背负了太多的希望与责任,可惜的是世间有太多人把医生误看作“神”。若能治病救人,那是便是尽了医生的本责,若无法妙手回春,那便是医生之过。可是,他们只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普通人,面对疾病,唯有尽力而为。

  记得有一次,是转诊过来的病人,没挂号,插队,还问我能不能录音。我跟她说不能录音,她没说什么。结果没说几句,她操作错误把录的声音放出来了。我挺生气,很想把她赶出诊间,但是她一个劲认错哀求,我也就作罢了。

  不愉快的经历对职业的自尊感是有打击的。但事后我也会反思,是不是我哪些表达不到位。我的先生也是医生,我曾跟他值过一次夜班。晚上九点多,一位家属怒气冲冲地推门而入,大声质询。我非常佩服我先生,不管这位家属如何提高他的声线,他总是温和地回答,经过10多分钟,家属变了一张笑脸,说:“谢谢医生,费心了。”

  我想,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总是在强势的一方,所以我们更应该温柔、温和、有方法地对待病人和家属。当然,有些医闹是为闹而闹,已经不在我理解的患者之列。

  都说见惯了生死,会让人变得麻木。可是医生这个职业却并不是这样。因为我们除了见到过生死,我们也见到过那强烈的求生欲。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需要有悲天悯人之心,我们也曾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病人将最后生的希望交托与我们,而我却无法将希望之火延续,这种无力感和自责感会让我们心理受到无尽的折磨。

  还记得曾经有一个影视剧,尽管医生拼命抢救,可是最终还是回天乏术,一个阳光爱笑的孩子就这样离开人世,面对哭到歇斯底里的孩子家长,医生也只能无奈宣布这一噩耗,转身回到手术室,躲在角落却早已哭成了泪人。

  从医多年,我变得越来越胆小,是因为我对生命又有了一种敬畏之情。我怕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逝去,我怕见到绝症患者那充满希望的目光,我怕那种无力感让我的心脏如刀绞一般。

  一位生病17年的慢性肺病患者,感觉拖累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偷偷咬断自己输液的管路、拔掉自己输液的针头,幸亏大家及时发现。这位患者和我交流了很长时间,希望我能够帮她解脱,并且说,如果这样,我才是位好医生,否则就是一个绝情的医生、不负责任的医生。

  我没有直接批评的她的做法,也没有反驳她对我的评价,只是顺着她的思路,聊聊她的家庭、工作、爱好,直到她的女儿赶过来,把后续的任务交给女儿去做。

  后来再去查房,这位患者情绪好了很多,不再想其他事情。只是对我说:“我用重重的石头敲打你的精神,而你一直用轻轻的棉花来撞击我的心灵。”

  其实,我能体会到,对于很多患者而言,可能已经习惯了疼痛、胸闷、憋气、心慌的不适,但最让他们不能忍受的,更应该是心灵的煎熬,对疾病的彷徨和恐惧,对家人的拖累和歉疚,这种不舒服,是难以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更需要我们医生用温情来融化他们的心。

  做医生这么多年,见过很多的悲欢离合,见过很多的相濡以沫,充满了亲情、爱情、温情,生活永远是希望大于失望。我们从医者的责任,是按照人类本来的样子对待病人。

  人只能死一次,他们没有经验可资借鉴。他们需要医生和护士同他们进行艰难的谈话并将看到的情况告诉他们,帮助他们为后果做好准备,帮助他们摆脱那种好像被丢进仓库一样被人遗忘的状况——没人喜欢那种境遇。

  医学是一门科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此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努力,因为医生和患者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叫疾病!

  做位有良心的医生,共勉!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 授权发布。

编辑:夏鸥;校对:林诗晴

策划:阿帆;责编:柳馨梦;

延伸阅读

邝颖║医院工作10年,面对死亡,依然沉重…

邝颖║老家门前有棵金柚树

邝颖║《第一场雨》外二首(诗歌)

邝颖║外婆,晚安

作者简介

邝颖,江西省赣州市人,毕业于赣南医学院,现居广东梅州,医务工作者,文学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