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雷英雄”杜富国,和平年代立下一等功,如今享受什么待遇?

 梦想童年594 2022-01-07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如今我们大都生活在和平年代,过着安稳幸福的日子。

是否还会想起疫情期间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可曾想过那些默默驻守在边境的军人?是否还记得冒着生命危险,在边境雷区排雷的战士?

在2019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上,有一个军人用纱布蒙着双眼,他抬起空荡荡的袖管,有力地敬了一个军礼。

文章图片1

图:杜富国

这一幕让人心疼又感动,许多观众得知他的事迹后,不禁流下热泪。

在一次排雷行动中,面对前方未知的危险,他对身边的战友说道:“你退后,让我来!”

地雷突然爆炸,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战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他就是新时代的“排雷英雄”杜富国。

那么,杜富国在排雷中遭遇了什么?负伤后国家又给了怎样的待遇?

有担当的90后

1991年,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的一个农村家庭里,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杜富国,从小就非常懂事。

2010年,19岁的杜富国光荣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边防战士。

文章图片2

图: 杜富国

在许多老兵的眼眼里,杜富国这个小伙非常勤快,修水电、修设备,这些活儿他从来都是抢着干,而且杜富国做事非常沉稳,一点儿也不像90后的样子。

2015年6月,陆军准备组建了一支扫雷大队,赴云南边境进行作业。杜富国知道后第一时间向部队递交了申请。

在我国西南边界的老山地带,下面埋葬了100多万枚地雷,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这些地下的爆炸物却一直影响着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许多老百姓不知道哪片区域有地雷,经常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就被炸伤或者炸死了,所以当地百姓希望部队出面解决,排除这些隐患。

刚到排雷大队的杜富国,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永远都是最努力的那一个,第一次接触排雷专业训练,杜富国的成绩并不是很好。

于是他就利用空余时间给自己加练,别人休息玩游戏,杜富国就默默地在一旁“啃书”,慢慢地,他的成绩在全队里名列前茅。

文章图片3

图:雷区

在2016年的一次排雷任务中,杜富国和战友在一个雷场进行作业,“嘀嘀嘀嘀.....“杜富国手中的探雷器发出警报声。

杜富国和战友立即停下脚步,他上前小心翼翼的拨开上面的浮土,发现下面竟然埋着一颗超级大的地雷,根据经验,杜富国判定这是一枚“反坦克地雷”

顾名思义,反坦克地雷是用来摧毁坦克和装甲车的,这种地雷需要很强的压力才能爆破。

这个地雷一共有三层,在拆除中必须十二分小心才行,这也是杜富国从军以来,第一次遇到“反坦克地雷”。

杜富国用一只手轻轻地扶着地雷,另一只手小心翼翼的去破解装置,现场的人都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差不多持续了10分钟,地雷终于被杜富国成功取出。

虽然只过了10分钟,但是大家都觉得好像过了很长时间,尤其是杜富国,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彻底浸湿了。

大家这才都松了一口气,杜富国抱着这颗比脸还大的地雷,高兴得像个孩子。

文章图片4

图:杜富国排雷

在排雷大队的3年时间里,杜富国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杜富国凭借着一身过硬的本领,杜富国被战友们称为“全能雷神”。

生死关头“让我来”

雷场如同战场,前进,就意味着随时都会有危险!

2018年10月11日下午,作业组长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麻栗坡县进行扫雷作业,这片区域距离老山非常近,所以爆炸物分布十分密集,排雷大队在这里排查了很长时间。

在排查时,杜富国发现有一颗弹体隐约暴露在地面上,他们初步判断,这是一颗加重手榴弹,而且很可能下面埋藏的不止一颗。

情况十分棘手,杜富国决定亲自查看情况,于是杜富国让艾岩退到他身后:“你往后站站,我来处理。”

文章图片5

图:杜富国

杜富国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开始清理上层的浮土。“轰”的一声巨响,谁也没想到手榴弹在这时突然爆炸了。

在这紧要关头,杜富国下意识地扑向站在一侧的艾岩,强大的冲击波和飞散的弹片,把杜富国身上的防护服都炸开了花。

在杜富国的保护下,艾岩只是受了轻伤,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身边的杜富国和脸上和身上都是鲜血,当场陷入了昏迷。

艾岩和战友们赶紧把他送往医院,由于县里的医疗水平有限,部队连夜把他送到了第59医院进行抢救。

第59医院提前接到消息,迅速成立抢救小组,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杜富国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他的双手和双眼却没有保住。

文章图片6

图:抢救中的杜富国

看着病床上儿子的样子,杜富国的母亲在一旁心疼地流下眼泪,此时的杜富国看不见,但是他听见母亲的抽泣声,立即安慰道:“妈,我没事,放心吧。”

此时的杜富国,和妻子结婚仅过了半年,因为身在部队,他和妻子本就聚少离多,杜富国还没好好看看妻子,还没有对父母尽孝,就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这时的杜富国还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永远看不见了。

杜富国的病床前站满了前来探望的领导、家人、战友,医生决定把他的状况告诉他,还特意请来了心理医生在旁边准备着。

没想到当杜富国得知自己的身体情况后,他只是沉默了几秒,然后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大家:“我知道了,请给我点时间,大家放心吧。”

文章图片7

图:病床上的杜富国

虽然杜富国没有做出强烈的反应,但是谁敢放心呢?杜富国的家人和战友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就怕他一下子想不开发生意外。

没想到第二天醒来,杜富国像往常一样,跟大家聊天,正常吃饭,甚至主动要求锻炼身体。

在治疗过程中,伤口会出现“幻觉痛”,会感觉到自己的手指在痛,就像刀子割肉一样。但是杜富国却从来没叫过一声疼,这让他的主治医生深感敬佩,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坚强的战士。

文章图片8

图:抢救中的杜富国

根据杜富国的情况,医院还特意组建了心理治疗团队,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但是杜富国一套都没用上。

国家终身供养

杜富国负伤后,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他的英勇事迹,许多志愿者和热心市民自发地向杜富国捐款,但是杜富国都一一拒绝了。

在训练康复期间,杜富国依然坚持部队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到点吃饭。失去了双手,他开始锻炼用牙齿、残臂、脚掌洗脸穿衣,并且还能用辅助工具自主吃饭。

在部队的时候,杜富国的被子就是全班叠得最好的,失去双手后,他依然坚持每天都叠军被,他一点点摸索着,用胳膊、用头顶,把被子叠得板板正正。

在杜富国的坚持下,医生还给他加强了体能训练,杜富国在跑步机上一点点锻炼,从跑5分钟,10分钟,到跑3公里只用13分钟,超过了军事训练大纲的合格标准。

文章图片9

图:杜富国进行康复训练

为了让丈夫重新感受外面的世界,杜富国的妻子成了他的双手和双眼,寸步不离地陪伴他,照顾他。

医院还为他定制了许多功能的义肢,杜富国通过锻炼使用义肢,可以逐渐分辨物体,可以拿起一些物品,当他第一次可以用义肢拿起东西时,他将一朵玫瑰送给了妻子王静。

文章图片10

图:杜富国用义肢给妻子献花

杜富国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起来,那么他以后该如何生活,成了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

杜富国负伤时只有27岁,正是血气方刚的青春年华,他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2018年11月24日,杜富国被国家授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身在和平年代能获得一等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不仅如此,杜富国还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且中宣部还授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

文章图片11

图:杜富国荣获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标兵

如今杜富国并没有退伍,依旧在军中服役,作为一名四级军士长军衔的老兵,杜富国每月有7000多元的薪资,除了工资外还有各种补贴,而且对于残疾军人,国家保证供养终身

除此之外,杜富国的妻子和父母,国家也进行了妥善安置。

虽然不能从事之前的排雷工作,但是杜富国并没有清闲下来,安然享有国家的供养。

杜富国开始苦练普通话,吐字和发音技巧,因为他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想当一名播音员。

通过一年多的恢复和训练后,杜富国的声音逐渐变得清晰洪亮起来,整个人也变得有自信了。

杜富国在部队有了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军队广播节目《南陆之声》的播音员,把自己从参军到排雷,从受伤到康复的过程讲述给更多人听,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的人。

文章图片12

图:杜富国播音

2020年,杜富国又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他成为贵州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完成当兵之前的学习梦。

杜富国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每一个人:这世间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值得一提的是,杜富国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杜家的这四个兄弟姐妹,妹妹杜富佳是一名护士,在疫情期间,曾两次前往抗疫一线。二弟杜富民是一名急救医生,一直坚守在重症病房里。

小弟杜富强和哥哥一样参了军,目前在西藏山南军区某边防团服役,守护着祖国的边境。

文章图片13

图:杜富国的弟弟妹妹们

“大疫当前有大义,小家当中有大爱”

杜富国一家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