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凝土材料的碳排放与减排技术路径

 zhaxx 2022-01-07

图片

混凝土材料的碳排放与减排技术路径

  

CCPA-UHPC分会

混凝土材料的碳排放


从各种工程材料隐含的CO2和能耗上来看(见图1),混凝土材料均属于最低的。生产每kg混凝土产品或结构隐含的CO2当量介于0.050.3kg(从素混凝土砌块到高强钢筋混凝土)。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中[2],每立方米C30C50混凝土隐含CO2(碳排放因子)分别为295kg385kg CO2e/m3(按混凝土典型容重2350kg/m3计算,折合 0.120.16 kg CO2e/kg)。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混凝土本身是低碳材料。

图片

图1:常用工程材料隐含CO2和能耗[1]


然而,混凝土的使用量实在是太大了,全球每年建造房屋、水利、交通、市政设施等工程的混凝土用量以百亿吨计(大于1010吨,见图22009年统计数据)。混凝土虽然单位重量的碳排放不高,但乘以巨大的用量就带来了很大碳排放总量。

图片

图2:23种材料的年产量 (2009,数据来源于Ashby)[1]

混凝土隐含的CO2主要来源于所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巨大使用量及不断增长,导致巨大的水泥需求量和产量增长。基于2000年统计数据,全球水泥生产的CO2排放占总排放的5%[1],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比例约为3.8%,见图3。中国 2000年水泥产量为8.5亿吨;2020年产量达到 23.77亿吨,约占全球水泥总产量的55%,人均水泥用量约1.7吨——世界第一且遥遥领先。2020年,我国CO2总排放量估计为96.6102.5亿吨 (估算的低值和高值),水泥生产的CO2排放约12.3亿吨[4],占排放总量的12%左右,是碳排放大户。

图片

图3:世界范围各行业CO2和温室气体排放(2000年数据)[3]

水泥实现碳达峰和减排,需要水泥工业努力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降低水泥熟料隐含CO2量和生产能耗。同样重要的是,从应用端减小水泥需求量来降低水泥产量。这需要混凝土和工程建设行业的共同努力

混凝土减碳的潜力在于提高水泥的使用效率从而减小水泥需求量,可行的技术路线有:(1)科学配制、精细化生产混凝土,有较大空间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2)推广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建设高质量、节材、低碳、高耐久工程结构。

科学配制、精细化生产混凝土减碳降排



混凝土是颗粒堆积体材料,科学配制混凝土是采用科学手段,如成熟的数学模型、可靠试验方法,从最细粉体到最大骨料优化混凝土组成和粒径分布,获得高颗粒堆积密实度(具体方法详见文献[5]),即:减小颗粒堆积空隙的体积,从而减小每立方混凝土对水泥胶质的需求量。将砂石骨料的堆积密实度提高到70%,粉体堆积密实度从现在的3050% 提高到60% 以上,同等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减少100200kg/m3(与现在常规用量对比)。这对于大量生产使用的混凝土,蕴含巨大减少水泥用量的潜力。此外,优化粒径分布,能够同时改善混凝土的新拌性能,包括抗离析、泵送性能等,也容易实现自密实。也就是说,科学配制可以实现用更少水泥配制生产性能更好的混凝土

工业化生产实现高堆积密实度的混凝土,骨料要从现在粗放的级配控制,走向更严格和细化的控制,特别是控制砂粒径分布符合要求且稳定。粉体堆积密实度提升的空间较大,粉体粒径分布也需要纳入质量管理,保证颗粒尺寸稳定性。总之,在科学配制的基础上,需要精细化的原材料质量和工艺控制,稳定实现高颗粒堆积密实度,从而高效率使用水泥,使混凝土工业向高质量和更加低碳方向发展。

应用UHPC减碳降排和高质量发展


UHPC是以另一种方式高效使用水泥——更高程度地提高了颗粒堆积密实度,把水泥的胶结作用发挥到极致,制备出超高强度的混凝土或砂浆(抗压强度不低于120MPa),并借助纤维获得多方面力学性能优异、高耐久的水泥基复合材料(UHPC),再与钢筋组合形成高强高耐久工程结构材料(R-UHPC)。经过四十多年技术发展,UHPC产业初具规模,在桥梁、建筑等领域获得了一定应用,标准规范技术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并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中。

与传统钢筋混凝土(RC)和钢结构相比,UHPC材料不仅高效使用了水泥,同时更好更有效地发挥了钢材(钢纤维、钢筋及型钢)的强度。因此,对于同等功能的工程结构,使用R-UHPC建造,能显著地节材降耗和减碳降排,定量化对比参见图4示例——北美常用钢-RC复合结构公路桥与新型R-UHPC桥梁的材料消耗及隐含环境生态指标。

图片

图4:钢-钢筋混凝(RC)复合结构桥与R-UHPC桥对比——材料用量、隐含能耗和碳排放[6]

除了图4建造材料分析对比的内容外,还应将工程结构的服役寿命纳入对比。UHPC是耐久性最好的工程材料,保守估计其工程结构在恶劣自然环境中的免维护服役寿命超过200年,是其他材料的结构服役寿命的3倍以上。因此,从工程寿命周期对比,使用UHPC的节材减碳和减小水泥需求的作用,还会提高3倍以上。

此外,对于有缺陷、耐久性不良而老化或承载力不足的现有混凝土结构,应用UHPC进行维修保护、加固,可以显著提升其结构性能,并大幅度延长服役寿命。改造翻新大量现有老化工程结构,相比于拆除重建,可有效减小水泥的需求量。

可见,对于减小水泥需求,对于低碳、低资源消耗、高质量工程建设,UHPC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定量化算清楚各种设计方案建造材料隐含的碳排放、施工方法等产生的碳排放,以及预估寿命周期的成本、材料消耗和环境影响,并作为设计方案和材料比选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工程建设向生态友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同时,为UHPC行业营造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创新发展、完善UHPC材料和应用技术体系,拓展UHPC应用,更多更好地利用UHPC的节材减碳能力,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 参考文献

[1] L. Barcelo, J. Kline,G. Walenta, E. Gartner, Cement and carbon emissions,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2014) 47:1055–1065

[2] GB/T51366-2019《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3] K. A. Baumert, T.Herzog, J. Pershing, Navigating the Numbers - Greenhouse Gas Data and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cy,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2005.

[4]中国建筑材料工业碳排放报告(2020年度,摘要)http://www./cbmf/xwfb/7074661/index.html

[5] 赵筠、路新瀛,构建科学智能混凝土配制新技术体系的设想和建议,混凝土世界,2019.10-2020.01(连载)

[6] 'Relevance of a Ductal solution forhighway bridges – Environmental comparison between 2 solutions for  a two-lane bridge, 30m long x 7.32m wide’(ppt), Lafarge, 2004.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