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长津湖系列参考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上个世纪初期的上海外滩外白渡桥。 2021年11月2日,橡树镜头下的外白渡桥。 前言警告:吕望鼓刀等等混在搜狐、喜马拉雅、凤凰、网易、头条等剽手,对你们剽窃我的原创作品的行为,予以警告并保留法律权利。 前文说到,张啸林为青帮通字辈大佬季云卿再三邀请,从杭州来到上海之际,适逢上海青帮大字辈大佬,被蔡元培誉为民国第一豪侠的陈其美辞去沪军都督之职,上海江湖为此波澜大作的敏感时期。 张啸林在上海的故事,也就从陈其美下台而徐徐展开。 1911年11月3日,上海同盟会领袖与青帮大字辈老大陈其美联络李燮和光复会及李平书上海商团,决定响应武昌起义,发起光复上海起义。 4日,上海光复起义成功。 而后,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坐镇上海,领导、策划、推动了苏杭、镇江、皖赣等地革命与起义。为辛亥革命在长江中下游取得胜利的第一功臣。 因此,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候,即美誉陈其美为“东南半壁,君实锁钥”。 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与青帮渊源颇深,很多与陈其美同为“大字辈”的青帮大佬,如应夔丞、徐宝山、刘福彪、张承猷、张仁奎等人,也是纷纷参加辛亥革命。 当然,这些青帮人物里面,尤其以陈其美深得孙中山信任,手绾革命军兵权,号令上海青帮,最是高光。可谓上海开埠以来,通吃黑白两道的第一牛人。 不过,好景不长。 二次革命前后,随着孙中山与袁世凯矛盾激化,受袁世凯威逼,陈其美只能辞去沪军都督,远走上海。同时,政治变局与江南同盟会、青帮等团伙的内讧,更是致使青帮“大”字辈其他如应夔丞、徐宝山、刘福彪、张承猷、张仁奎等牛人,也是或死或走。 上海外滩顿然社会真空。 前浪扑在沙滩,后浪正好舒展。 就此,新一代的青帮后辈群雄也就有了群起争锋,重塑青帮秩序的良机。 ——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上海确属出了很多影响历史进程的牛人。 2021年11月初,我往游上海,可惜时间仓促,又逢疫情时代,来去匆忙,未及与陈君、陆兄、郭君等朋友如约前往新迁建的杜公馆参观、茶话,实为遗憾。 不过,我在小住外白渡桥附近数日,每日抽空在外滩江边跑步,远观黄浦江边老楼,触景生情翩翩细数最是厉害的三位人物,即是李鸿章、陈其美、周恩来……头脑空明,似乎关系上海往事的诸多杂乱线索,居然变得清晰起来。 来日方长,容我以后慢慢写来。 在我看来,中国确实只有一个上海。 作为中国现代文明当之无愧的第一起点,上海外滩可谓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第一个风云地、英雄地。 在如此地方,稍微牌好人聪明,能够把握浪奔浪流机会,人生牌局必然得尽天时地利。 现在如此,当年亦然。 回归主题,说起张小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前文说起,适逢外滩风云再起,张小林刚刚来到大上海,却因人生地不熟,混得窘迫,几乎打道回府。 幸好,他参加了当时中国第一个超大型综合性娱乐场所“上海新世界”的一次聚会,得以与“上海新世界”老板黄楚九结交。 作为当时上海的超级富豪,娱乐业大佬,黄楚九在上海擅长专营偏门,熟悉青帮行情。因而两人一番热谈,黄楚九为发展自己势力,遂决定向素昧平生的张小林伸出援手,助力他完成从杭州诉棍向青帮大佬转型。 上海辛亥革命领袖,同盟会元老,被蔡元培誉为民国第一豪侠的陈其美。 2019年,北京,橡树与陈其美之孙,面包老爹的陈泽祯。 黄楚九极富智计,平常运作“上海新世界”,招呼各路青帮兄弟泡妞嗨酒,刻意拉拢了不少的青帮大佬。因而,黄楚九一番思量,即将张小林推至当时上海青帮“大”字辈大佬之一樊瑾丞门下。 说到这里,不禁唏嘘。 其实黄楚九在上海立足的业务,与网络曝光的上海文峰美发、张庭传销大同小异,都是底层人民装神弄鬼洗脑割韭菜的常规套路。 不过,相比黄楚九赚钱发财以后,多少还是要掏腰包搞点慈善,交点朋友,缓和一下气氛不同,现在混在上海滩的黄楚九,确实就是一副吃了刨,刨了吃的模样,难堪,难看。 言归正传。 清朝时期,有“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说法,所谓红花、绿叶、白莲藕即指洪门、青帮、白莲教。
张小林拜青帮“大”字辈樊瑾丞为老头子,成为青帮“通”字辈成员,也就有了混在上海的最强抓手。 就此,上海青帮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的三人时代,帷幕徐徐拉开…… 当时,杜月笙拜青帮“通”字辈陈世昌为老头子,排在青帮“悟”字辈,小了张小林一辈。 至于名气最大的黄金荣,为当时法租界巡捕房唯一的华人督察长,早年得益陈其美提携,黑白双吃,风云一时,最终离开警局开设香堂自立门户,并没有拜入青帮,属于山寨青帮。 后来,随着黄金荣名气更加大了,无法靠着山寨青帮维持名下产业、手下弟兄了,这才托了人情,拜在青帮“大”字辈张仁奎门下,成为青帮“通”字辈成员。 ——当年在上海滩混青帮,张仁奎的名气,影响远比黄金荣更大。 不过,因为青帮人物更新较快,民国至今的青帮历史也是零星、断代,因而人们往往将张仁奎的故事,记在了知名度更高的“海上闻人”黄金荣的身上。 晚年黄金荣。 闲话,继续。 说到这里,可见后来名震上海外滩的青帮三位大佬中,张小林与黄金荣为“通”字辈,杜月笙则矮上一辈,为“悟”字辈。 杜月笙是江苏川沙地方人氏,相当于上海浦东的本地人。他来上海联手老乡亲友混在黄浦江左岸的东昌码头,人手也多,胆气也旺,每日打打杀杀,虽然辈分不高,却是“悟”字辈名声最响的弟兄。 再说张小林,他虽列“通”字辈大哥,但因混上海青帮时间不长,人地不熟,手下缺人,因而不被同辈兄弟看好。因而张小林要想在外滩闯出天地,就必须矮下身段,借力小辈。 同样,“悟”字辈弟子就算把名声混得再响,比起“大”字辈、“通”字辈,还是小辈。杜月笙要想努力发展扩大地盘,就得拉上“通”字辈的关系,打起“大”字辈的大旗。 张小林及其身后的樊瑾丞,就是最佳人选。 于是,两人摆茶讲说,一拍即合,也无论青帮辈分等级森严,相互兄弟称呼。 就此,两人联手,轮起斧头,便在东昌码头施展手脚,激情万丈地猛冲猛打。 张小林、杜月笙都太渴望成事了。他们每次为争夺地盘与其他人发生火拼,都是不留余地,虽然抢了风头,但是时间长了,每每用力过猛也就得罪了很多其他实力帮派人物,成为了各路猛人的报复目标。 局势险恶,无奈,杜月笙托人介绍拜在黄金荣门下,暂逼风头。而张小林为仇家所逼,也是暂时避难回转了杭州老家…… 当时,正值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各地军阀忙于内战,军费飙升,遂大多以走私、贩卖、课税烟土赚钱维持收支。于是,上海烟土走私风气大炽,几乎一夜之间,即成为中国最大走私烟土集散地。 其中,在上海垄断走私烟土份额最大的团伙,即为有英租界巡捕房背景的有“大八股党”之称的沈杏山、季云卿、杨再田等人。 其次,便是有法租界巡捕房和黄金荣背景的杜月笙、顾嘉棠、叶焯山等新崛起的“小八股党”。 上个世纪初期的外滩。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外滩。 为了争利,两强对垒,红眉绿眼,咬牙切齿,剑拔弩张。 不过,老的“大八股党”各家早已靠着烟土发家致富,家大业大,正忙洗白上岸,江湖豪气日渐萧瑟,因而,他们面对黄金荣等“小八股党”的步步紧逼,也就忍气吞声不断退让以求平安。 这边,黄金荣随着烟土生意越做越大,也就更愿意将杜月笙推到前台,独当一面。 杜月笙既有头脑,懂得经营,又擅务实,因而拜在黄金荣门下涉足烟赌业务,每日小心运营,一时风生水起,生意大赚,更得黄金荣信任。 1918年岁末,上海公共租界召开禁烟会议,宣布禁烟。 如此消息,空前利好黄金荣、杜月笙等人。须知,公共租界即英租界,在英租界禁烟,买卖双方势必迁往法租界。 就此,为整合英法租界烟土经营,与“大八股党”全面竞争生意,黄金荣在幕后操作,在法租界自来火街宝成里二号成立了杜月笙为公司董事长,黄公馆师爷金廷荪任总经理的三鑫公司。 三鑫,即取意黄金荣、金廷荪、杜月笙别名杜镛的三人的名字。 三人心情振奋,喜笑颜开,准备大干一番。 然而,1919年元旦刚过,寒冬腊月,又是一盆冷水当头淋下。 1月17日,北洋民国总统徐世昌派出禁烟专员张一鹏专程抵沪禁烟,并颁布更严格的禁烟令: “鸦片危害最烈,已经明颁禁令,严定专条,各省实力奉行,已着成效。惟是国 家挽回积习,备极艰难。所有前次收买存土,业经特令汇集上海地方,克期悉数销毁。 ……私种、私运、私售、均将厉禁、并当各懔刑章、勿贻伊戚”。 彼时的徐世昌北洋政府为文官政府,希望禁烟。 但是,扶持徐世昌的北洋各路军阀军费耗费极大,他们都企图继续靠烟土敛财。 卡在希望禁烟和企图敛财之间,号称手眼通天的上海外滩大佬黄金荣、杜月笙、金廷荪等人,可谓不天不地、不尴不尬地被卡成了“卡门”。 可见,什么时候的社会大佬,都是强权鹅卵石下的一颗鸽子蛋。 但是,自负有着法租界巡捕房背景的黄金荣却不愿意将自己当成一颗鸽子蛋。
当时,从吴淞口进租界的吴淞口至龙华段,为烟土水运必经之路,即为淞沪护军使衙门辖区,然而,三鑫公司以多种模式夜航走私,使得淞沪护军使衙门全无雁过拔毛机会。 于是,每天,淞沪护军使衙门的侦探守在黄浦江边,遥看三鑫公司一船船烟土溯江进入租界,真金白银哗哗作响,眼红之外,对黄金荣、杜月笙等人钻营取巧更是怒火中烧。 1920年前后的上海外滩真正的一把手,浙江督军卢永祥。 而后,上海就发生了一件传说至今的桃色新闻。 相传,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小嘉为人风流,喜欢看戏,风闻上海第一花旦露春兰驻场黄金荣旗下的共舞台,于是便带了随从兴致勃勃前往观赏。 不料,露春兰当时念白出错,卢小嘉喝了倒彩,因而激起黄金荣手下弟子一拥而上,发生斗殴。 卢小嘉随从人少,寡不敌众,面门中拳,吃了大亏,因而恨恨离去。 次日,便邀来淞沪护军使衙门军警数十人,围拢共舞台,拘押了黄金荣及其手下弟子多人。 不过,实际上淞沪护军使衙门拘押黄金荣绝非桃色事件那么简单。 卢小嘉性格果敢,颇有担当,他前往共舞台激起事变,实为淞沪护军使衙门武力处置三鑫公司及黄金荣寻求机会。 当时,卢小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虽然平常吃香喝辣掂花惹草,但是关键时刻,他曾经为其父主持刺杀了政敌淞沪警察厅长、陆军中将徐国梁。后来,他代父出面,斡旋促成了孙中山、奉系、皖系订立反直系军阀的三角同盟,直接影响了中国民国早年的历史进程。 可见,卢小嘉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
卢小嘉为“民国四公子”之一,曾为其父主持刺杀了政敌淞沪警察厅长、陆军中将徐国梁。代父出面,斡旋促成了反直系军阀的三角同盟,直接影响了中国民国早年的历史进程。 闲话,言归正传。 黄金荣被淞沪护军使衙门拘押,可谓关系三鑫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 杜月笙四处奔走无果,感到前所未有的弱小,也就第一次深切认知了权力与社会的关系。
话说,在当年的上海,如果没有权力,像杜月笙、张啸林这样的底层,那有什么成就。 不过,当时的杜月笙纵算悟出再多心得,他首先要做的,便是如何营救黄金荣,化解淞沪护军使衙门对三鑫公司的成见、怨见。 想来想去,杜月笙想起了张小林。 当时,张小林折戟东昌码头,浪奔浪流的豪放人生戛然刹车已经数年,每日心情灰暗,总想东山再起,绝没料到时局大变,给了自己跑出一番历史行情的机会。 原来,早在1918年夏秋,浙江督军杨善德病故,浙江、淞沪军政高层全面洗牌。皖系军阀卢永祥由淞沪护军使升任浙江督军,卢永祥妹夫何丰林继任淞沪护军使。 就此,追随两人的江浙本土文武官员周凤歧、夏超、张载阳、俞叶封等人水涨船高,纷纷跻身浙江、淞沪军政高层。 这些人在浙江路军中称为“武备派”,多与张啸林为浙江武备学堂的同窗、死党、老乡。 尤其以浙江省省长张载阳,淞沪护军使衙门负责军警、缉私的老大俞叶封等人,更是直接影响沪浙等地烟土生意的厉害角色。 如此权力加持,无论做黑社会或者其他什么买卖,那都是一等一的优质资源。 就此,作为1912年混迹青帮的社会底层苦百合,张小林终于在1919年,等来了属于他的春天。 得到黄公馆授意,杜月笙出巨资供张小林出面斡旋、沟通浙江、上海等军警衙门关系,最终,张小林、杜月笙通过浙江省长张载阳,直接对话卢永祥、何丰林,不仅救出黄金荣,顺带将浙沪军政高层联成一片,开启了共同发财的烟土经营新模式。 黄金荣为此喜出望外不提,回到家里,当即与杜月笙、张小林二人换帖拜为兄弟。不久,黄金荣、杜月笙等人即请张小林加盟三鑫公司,为公司副总经理,大股东之一。 就此,民国时期上海三位青帮大亨就此横空出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