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道的意义

 凤凰山居士 2022-01-08

道的意义

(2017-12-08 22:09:10)




  中国哲学一向是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的。这些问题的讨论,又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思想范围常常被框在某些格式上。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扩大了这一个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张到整个宇宙。他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作多面的审视。

   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然而,如果我们了解老子思想形成的正真动机,我们当可知道他的形上学只是为了应和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展开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只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体悟的道理,统统付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视为“道”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和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开展出来的一种理论。

    下面对于道德经的理论做一个分析与说明。从这些分析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哲学系统的发展,如何地由形上学的性质渐渐的落到人生和政治层面。因此,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念,用以作为实际人生的指引。

   道的各种意义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预设的“道”而展开的。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型式虽然是同一个,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具有不同的意涵;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是典范。因而,同是谈道,而意涵却不尽同。意涵虽不同,却又可以贯通起来,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实存意义的道

     甲、“道”体的描述

     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在下面三章里说得很清楚。

14章说:“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21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5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说,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为什么不知道它的名字?因为我们即听不见它的声音,又看不见它的形体。换句话说,它不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管子说: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是随着形而来的,既然道没有确定的形体,当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为什么老子要预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是存在于具体时空中的具体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会生灭变化的。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存在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为什么老子又反复声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无限性的。通常我们用名来指称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其他的东西了,例如我们用菊花这个词来称呼菊花这个东西,既经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它为茶花或蔷薇了。由于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老子在第一章的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现在勉强的用道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虽然超越了我们感觉和知觉的作用,但它却并非空无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都说明了道是一个实有的存在体。老子又告诉我们,这个实有的存在体,在这宇宙中是唯一的、绝对的(万物皆相对与杂多),它的本身是永久常存,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外在的力量而改变,所以说:独立而不改。在这里,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底斯的存有相比对,这是似是而非的,因为巴门尼底斯所说的存有,固然是指唯一的、绝对的、永存的,同时又认为它是不变不动的。但是老子的道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却是不断地运动着的,整个宇宙万物都随着道而永远在变在动(任何事物在变动中都会消失湮灭,而道不会-独立不改的不改,就是指不会消失湮灭的意思)。由于道的变动,由是产生了天地万物。通过道体的描述,引说道产生天地万物。

     乙、宇宙的生成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这个实存体,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而且天地万物还是它创生的,下面几章都明白的说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1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51章)。

   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力和创造力。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在道的潜在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从万物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成长中,可以看出道有一种无穷的活力。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说的一、二、三,即形容道的创生万物的历程;道一层层地向下落实,而创生万物。道创生万物以后,还要使万物得到培育,使万物得到成熟,使万物得到覆养(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从这里看来,道不尽创生万物就完事了,它还要内附于万物,以畜养它们,培育它们。

    老子认为道在品味上、在时序上都先于任何东西,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因他物的生灭变化而有所影响,从这些角度看,道是真有超越性的。从它的生长、覆育、畜养万物来看,道又是内附于万物的。

    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老子在第一章上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在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和有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与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无有似对立,而又相连续的。无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含着无限之有的。老子用无有的别名,来表示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万物时的一个过程。

    老子为什么要用无与有来指称道呢?王弼说:欲言无耶,百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换句话说,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却又能产生万物,所以又用有来指称它。可见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等于零,只因道为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四十一章说:“道隐无名”,这个隐字用以形容道的幽隐而未形,所以不被我们所认知。因而我们既不能用感官去接触它,又不能用概念来表述它,于是老子不得已就用无字来作为道的别名。对于道的创生万物和蕴涵万物来说,老子又用有字作为道的另一个别名。总之,无与有都是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述道的,是用来表现到一层层地由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一个先后而具连续性的活动过程。

(二)规律性的道

     道体固然是无形而不可见的,恍惚而不可随,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了某种规律,这些规律却可作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因而老子书上,除了描述实存意义的道之外,许多地方所说的道,乃是意指规律性的道。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四十章)。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其中的一个总规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原来基始的状态。因而,反字可作相反,也可作返回讲(反即返)。它蕴涵了两个概念:1相反对立。2返本复初。下面依次说明。

     甲、对立转化规律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例如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前后相随。人间的存在价值也是对立形成的。例如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同时因着它的对立面而形成。并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进一步,老子说明相反对立的状态是经常互相转化的。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因,这使我们想起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这个故事在于说明人生过程中福祸相依伏的情形。普通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进一层的透视其中隐藏着相反的可能性。因而在老子看来,祸患的事情,未尝不潜藏着幸福的因素;幸福的事情,也未尝不含着祸患的因子。这个道理,在经验的世界中处处可见,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个人处于祸患的境遇中,反倒激发他奋发的心智,使他迈向广大的途径;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处于幸福的环境中,反倒养成怠惰的习性,使他走向颓败的路子。世事尽如福祸相因一般地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转化。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的情状中反复交变着,这种反复交变的转化过程是无尽止的。

    老子为什么这样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状态和事物对立面的转化呢?这不外有下面几个原因:

    1.老子认为事物是在对立关系中造成的,因此观察事物不仅要观看它的正面,也应该注视它的反面,两方面都能兼顾到,才能算是对于一项事物作了全盘的了解。常人只知执守着正面的一端,然而老子则提醒大家更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观看正面的深刻含义。

    2.老子不仅唤醒大家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观看正面,以显示正面的深刻意涵;同时他也提示大家要重视相反对立面的作用,甚至于他认为如能执守事物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当更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例如在雄雌、先后、高下、有无等等的对立状态中,一般人多要逞强、争先、登高、占有;老子却要人守雌、取后、居下、重无。老子认为守雌要胜于逞强,取后要胜于争先。他说明下是高的基础,奠基不巩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果没有无,那么有就不能发挥作用来。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对于反面作用的掌握比正面的作用更大。

    3.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这就是古语说的物极必反的观念;事物达到强的顶峰,胜的极致时,也就是向下衰落恶转折点。老子在三十六章说:要收敛的,必定先扩张,要衰弱的,必定先强盛,要废堕的,必定先兴举,要取去的,必定先给予。这段话就是对于物极必反观点的说明。天下的事物,势极则反,好比月之将缺,必极盈,灯之将灭,必灿明,花之将些,必盛开,这些都是物势的自然。了解这种物盛必衰的道理,对于许多事情,当可先着一步,防患于未然,也可优先掌握情势,转危为安。

    关于对立转化的规律,老子说的很多,比如他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4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2)。这都是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加以说明的。老子还认为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来补充不足。这也是反规律第一义的说明。

   总结上面所说,老子认为道表现了这种规律:它的运动和发展是向对立面的转化,亦即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着。当道作用于事物时,事物也依循着这个变化规律而运行着。

   乙、循环运动的规律

    老子重视事物相反对立的关系和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学的归结点,却是返本复初的思想。

     “返” 和“复”,与“周行”同义,都是循环的意思。这是反的第二意义。

     反若作返讲,则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即使说:道的运动是循环的;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关于道的循环运动,老子在25章和16章上都说过了。他说: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形容道时,说到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是一个圆圈,是循环的意思。周行即是循环运动,周行而不殆是说道的循环运动生生不息。老子说: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就是周行周行而不殆的解释。这是说道是广大无边的,万物都从它出来(大),万物从道分离出来后,周流不息地运动者(逝),万物的运行,越来越离开道了(远),离道遥远,远极必复,又回复到原点(反)。这样一逝一反,就是一个周行。

    16章的复,也是周行的意思。老子从万物蓬勃的生长中,看出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认为纷纷云云的万物,最后终于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这里可以知道老子所说的反含有返回本根的意思。老子为什么要主张返回本根呢?本根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老子认为本根就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曰静)。在他看来,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的状态的,道创生万物以后,万物的运动发展就越来越离开道了,去道越远,就越不合乎自然了,万物的烦扰纷争都是不和自然的表现。所以只有返回到本根,持守虚静,才体合于自然,才不起烦扰纷争。关于虚与静的观念,后面再加以解说。

     以上说明规律性的道。由反的概念,说明道和道所作用的事物,依循着如下规律:1,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2,循环运动返回原点。

    此外,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柔弱胜刚强。为者败之,指者失之。出于强力一定会失败,加以把持一定要失去。这些也都是自然的规律。老子说,了解自然的规律,就是知常,我们应该依循着自然的规律去行事,如果不依循着自然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三)生活准则的道

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到的。这个不为我们所闻所见的道,却能落实到现象界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作用。当道作用于各事各物时,可以显现出它的许多特性,道所显示的基本特性足可为我们人类行为的准则。这样,形而上的道渐渐向下落,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作为人间行为的指标,而成为人类生活方式与处事的方法了。这层意义的道,已经脱离了形而上的色彩,犹如从浓云中降下来,平平实实地可以为我们人类所取法。

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它为德。道和德的关系是二而一的,老子以体合用的发展说明道和德的关系;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混一的道,就是德。因而,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的层面上,其所显现的特性而为人类所体验、所取法者,都可说是德的活动范围了。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把道和德作这样一个区分;道是指未经渗入一丝一毫人为的自然状态,德是指参与了人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状态(可见道家所说的道德是着重于顺任自然的一面,而全然不同于儒家所强调的伦理性的一面。)

刚才说过,落实到人生层面而作为我们生活准则的这一层次的道,就是德。现在我们要问:这个作为人类行为所依循的道(即德),究竟蕴涵了哪些基本特性和基本精神呢?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柔弱,不争,居下,取后,慈,俭,朴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与精神。其中自然无为的观念,成为道德经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环绕着这个观念而展开的。自然无为是指顺任事物自身的状况去自由发展,而不以外在的强制力去约束它。

二、自然无为、虚静、柔弱

(一)“自然”“无为”

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因而老子提出自然一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而无为一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里所说的人为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

老子哲学常被称为自然哲学,自然一观念的重要性,可以从这几句话中看得出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不仅说道要法自然,其实天地人所要效法的也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原因。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而是状词。也就是说,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老子书上说到的自然,都是这种意思。让我们看看他所说的: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3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51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以上所引的文字中,所有关于自然一词的运用,都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乃是指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

百姓皆谓我自然。是说明政府的作为以不干扰人民为上策,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功成事遂,百姓并不感到政府力量的存在,反而觉得是自我发展的结果。在人民丝毫不感到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大家都觉得十分的自由自在。

希言是合于自然的。希言按字面的解释是少说话的意思。老子所说的言,其实是指声教法令,因而希言乃是指不施加政令的意思。这和不言之教的意思是相通的。老子认为,为政不宜扰民,扰民就不合于自然了。反之,如果政令烦苛,犹如飘风骤雨,对人民构成侵害,那就不能持久了。暴政之所以不能持久,就是因为它不合于自然的缘故。

道之所以受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干涉,而让万物顺任自然。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义是相通的,这都说明了道对于万物是居后辅助的立场,所谓辅助,只是依照万物本然的状态去发展。体道的圣人--理想中的治者,他的为政也能表现这种精神:辅助百姓的自我发展而不加以制约。

从以上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消解外界力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去运行。

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说,天地是不偏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是不偏私的,任凭百姓自己发展。这就是自然无为思想的说明。自然,常是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说的,无为,常是对人的活动状况而说的。无为的观念,可说是自然一语的写状。自然和无为这两个名词可说是二而一的。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顺任自然的无为之道,老子讲它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层面上。书中谈到无为的地方,都是从政治的立场而发的。

老子提倡无为的动机是出于有为的情事。有为一词是针对统治者而发的。所谓有为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伸张自己的意欲。老子看到了有为之政的祸害已经是非常严重了,所以他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7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75章)。

禁忌太多了,弄得人民手足不知所措;法令森严,把人民捆得动弹不得。严刑的暴虐,加上重税的收刮,弄得民不聊生。

在上者吞食税赋,这样的政府,只是加强少数人的利益,成为大众的暴虐。在老子的那时代,擅自夺取百姓的权利是很普遍的。政府权威所集中化的控制越强,对于百姓的蹂躏性就越大。政府原是服务大众的工具,然而当时的政府却已成为压迫人民的工具。老子沉痛地说出了当时的景象: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

这几句话,道尽了专制者奢靡的情景。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而农民却田园荒芜,无以为炊;百姓仓库空虚,在上者钱庄存款累累。这种光景,老子怎能不感叹的说:多么的无道啊!掌权的人身带利剑,威压逞强,在饥饿和死亡边缘的百姓,哪个敢发怨言?这种情形,老子看在眼里,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声: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

然而,逼迫过甚,终会产生大的祸乱。老子说:民不畏死,则大威至。统治者作威作福,压迫百姓,到了极致,威压就要引起反作用了。老子又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到这时候,即使用死亡去威胁人,已经走死路一条了,怎能产生阻吓的效果呢?

老子处在那样的时代,深深地觉察到那些自认为是他人命运的裁定者,自以为有资格对别人的理想专断的人,他们的作为,正是造成人间不平与残暴的根由。

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不足以有所作为,却偏要妄自作为,结果形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呼吁为政要无为。在他看来,这是唯一釜底抽薪的办法。

我们可以说,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动机与目的就在于发挥无为的思想。甚至于他的形上学也是基于无为思想而创设的。

无为一观念,散布于全书,其中57章说到无为的结果:"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事实上,好静与无事就是无为思想的写状。好静是对于统治者的骚乱搅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烦苛政举而提出的;无欲是对于统治者的扩张意欲而提出的。可知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为的内涵。如果为政能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华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末人民自然能够平安富足,社火自然能够和谐安定。

无为主张,产生了放任的思想---充分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由不干涉主义而来的,老子认为统治阶层的自我膨胀,威胁百姓的自由与安宁,因而提出无为的观念,以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与干预性。在老子所建构的社会里,虽然不能以民主的观念来附会它,但空气是自由的。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无为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的误解,尤其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许多人认为老子的意思是表面上什么都不做,暗地里什么都来。因此误认为老子是个阴谋家。其实老子绝非阴谋家,他整本书没有一句话是含有阴谋思想的。导致这种误解,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老子哲学术语的特有意义所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与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所产生的效果。这和老子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义是相通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事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为无为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他仍然让人去为的。老子又说:为而不恃,为而不争。他鼓励人去为,去做,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又叫人不要把持,不要争夺,不要对努力的成果去伸展自己的占有欲。

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禀赋,以此他提出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政治上,是要让人民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人人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为限。对于统治者来说,无为观念的提出,是要消解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以阻止对于百姓权利的胁迫、吞并。

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有他的历史背景的,在上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与我何有哉的安闲自足的社会,事实上政府的存在,在一般人民的生活中并不是必然相关性的东西。18世纪西方就流行着一句口号:最懒惰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那时的政府,并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可做。主要的工作只是替人民修修道路而已。但是20世纪的今天,情况就大变了,政府要统筹办理太多的事情,要做到无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对于减缩独裁政治的为祸而言,无为的观念,仍是空谷足音。今天,人们的生活走向合作化的趋势越来越厉害,这已经为整个世界普遍可虑的现象。我们处处可看到权利支配个人的生命,处处可看到个人无助的情形;权利越来越强化,越来越集中化。在这种情景下,老子自然无为的主张,仍有其时代意义。

(二)虚与静

老子说:致虚静,守静笃。他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与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老子提出这一个主张,希望人事的活动,能够致虚守静。下面对于这两个观念分别加以说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曾说道家思想是“以虚无为本”的。可见虚的关键在老学中的重要性。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道冲即是形容道体的虚状的。这个虚状的道体,像是万物的根源。它不但是万物的根源,而且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永不穷竭的。这和5章说的一样: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囊括是形容虚空的状态,天地之间虽然是虚空状态,它的作用却是不穷屈的。运动一经开始,万物就从这虚空之处涌现出来。可见这个虚含藏着创造性的因子,它的储藏量是无穷的。这正如山谷一样,虽然是虚空状,却为大量水源的汇聚处。老子喜欢用谷来比喻虚。他说:上德若谷。我们常用虚怀若谷这个成语来形容某种心境。达到这种心境的人可以成为上德之人。

老子用谷来象征虚,虚这个观念应用到人生方面的时候,它含有深藏的意义。史记老庄列传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深藏若虚,这和半瓶子满就摇摇晃晃的情形,刚好是一个对比。

虚的反面是实,是盈。实含有成见的意思,盈表示自满的意思。老子说了许多关于自满所产生的弊病,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这些话都是提醒人们不要自满,要深藏。

虚状的东西,必然也呈现着静定的状态。老子重视虚,也必然重视静。无论在人生或人事各方面,老子都很重视静的作用。现在让我们看看老子对于静这个观念的说法,他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16章)。万物蓬勃地生长,老子在蓬勃生长的现象中,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依他看来,万物纷纷云云,千态万状,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处,乃是呈虚静的状态。这个观点应用到人生和政治方面,老子认为人事的纷嚣,仍以返回清静状态为宜。

老子谈静,特别着重在政治方面来立论。他说:清静为天下正(45)。可见清静的作用是多么的大。他又说: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如果不被贪欲所激扰,才能达到清静的境地,而清静的境地,也就是无欲的状况。清静无欲的重要性老子说的很清楚,他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57)。在这里,无欲和清静是密切相关的。无欲则民自朴,民朴则足以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这里欲和朴是相对提出来的,可见这个欲乃是指心智作用的巧诈之欲。因此无欲并不是要消解本能性的自然欲望,乃是要消解心智作用的巧诈欲望。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若能清静而不纵欲,社会才能走向安定的路子。

静的反面是急躁、烦扰。我们从它的反面来看,更可了解老子重视静的原因。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26章)静、重是相关的,持重者恒静,所以老子重静也贵重。他认为一个统治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能够持守静重;一个统治者虽然享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泰然,这就是清静的表现。然而老子目击当时的统治者,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表现着急躁轻率的作风,所以他感慨地说: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还把自己看作是天下最轻的东西呢?

执政者不宜轻率急躁,尤其不可骚扰民安。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治理国家,好像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翻动,否则就要翻得破烂不堪了。老子用煎小鱼来比喻治国,也就是暗示治理国家应以清静为原则,不可搅扰百姓。凡是苛邢重税都是扰民的政举,为政者应深自戒惕的。

老子静这个观念的提出是有他的思想背景的:1,他看到当时的统治阶层的纵欲生活,他们沉溺于感官刺激,追逐着声色之欲,因此他发出警告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他唤醒大家要在多欲中求清静。2,他目击当时的统治者扰民的实况:重税的逼压,严刑的苛虐。所以他一再的呼吁为政要清静,不可干扰民安。在老子书上,除了16章,凡是谈到静字的地方,论旨都在政治方面,而且都是针对着为政的弊端而发的。

老子不仅主张为政要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清静。他要人在繁忙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又说:以静制动、以逸待劳。这些动中取静的道理,早已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上的口头禅了。可见老子的静,并不是木然不动、裹足不前,也不是像一潭死水似的完全停滞的状态,乃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的。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15章)在这里,老子很明显地肯定了动极则静,静极而动的道理。

(三)柔弱与不争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40章)又说: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章)。这说明了道的创生作用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作用无穷。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正由于道所表现的柔弱,使万物并不感到是强力被造的,而是自生自长的。

柔弱的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36章)。并且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从经验世界的现象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是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拿人作为论据,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了。同时他又拿草木作为论据,他说,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肉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成干枯了。从这两个论据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个结论蕴涵者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了生机。这是从事物的内在发展状况来说的。若从它们的外在表现来说,坚强的东西之所以属于死之徒,乃是因为它们的显露突出,所以当外力逼近的时候,便首当其冲了。所谓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才能外显,容易招嫉而招致陷害,这正如高大的树木,容易引人来砍伐。这是人为的祸患。自然的灾难也莫不如此,例如台风吹袭,高大的树木往往摧折,甚至连根拔起。而小草却能迎风招展,由于它的柔软,反倒随风飘摇,永远不会吹折。俗语说: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或说:舌柔在口,齿刚易折。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又好比水是至柔的东西,它却又攻不破的特点,水中抽刀,无论废多大的力气,永远是切不断的。老子从经验世界找到诸如此类的论据,而得出这种结论:刚的东西容易折毁,柔的东西反倒难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是柔弱者。所以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软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它的。我们看到,屋檐下点点滴滴的雨水,由于它的持续性,经过年长累月可以把一块巨石穿破;洪水泛滥时,淹没田舍,冲毁桥梁,任何坚固的东西都抵挡不了。所以老子说柔弱是胜过刚强的。在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其中含有无比坚硬不克的性格。

老子柔弱的主张,主要是针对于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也是老子所说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见,自彰。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张。并提出处下与不争的观念。

老子喜欢以水作比喻,来说明他的道理。他说柔弱的水还具有居下、不争、利物的特性,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此:要能处下、不争而利民。

处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种运用。它含有谦虚容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于它的低洼处下,所以百川都汇归于海。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处,都要抢占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于江海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

不争的观念也基于此,在现实社会上,没有一个角落不是在为着私利而争吵不休的,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要人利万物而不争(8章),为而不争(81章)。老子认的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的放弃,并不是对于一切事、一切人的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他的不争的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不停的争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为,而且所为要能利万物。为是顺着自然的情状去发挥人类的努力,而人类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这种为他人服务而不与人争夺功名的精神,也可说是一种伟大的道德行为。老子所说的功成而弗居(2章)、功而不有(34章)、功成身退(9章)。都是这种不争思想的引申。由此推出老子谦退、居后的观念都蕴涵在这种不争的思想里,主要目的乃在于消弭人类的占有冲动。

三、总结和评论

   老子的哲学系统是由道开展的。老子认为这个玄之又玄、惟恍惟惚的道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们毕竟要问:世界上果真有老子所说的如此这般的道吗?它究竟是实际存在呢?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接了当的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说的预设的道,若从常识的观点看,也许会认为它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说道是惟恍惟惚的,是独立不改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这一切都是非经验的语句,都是外在世界无法去验证的。然而道的问题,却不可以把它当作经验知识的问题来处理,它只是一项预设,一种愿望,藉以安排与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道之为一种预设,犹如政治学上预设“人人生个平等”一样,果真是人人生儿平等吗?对于这个预设的命题,我们既不能否认它,也不能证明它。关于老子道的理论也是这样,我们不能从存在的观点来处理它,只能从设定的观点来讨论它。

   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说,老子道的论说之开展,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感的抒发。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的基础,他更企图突破个我的局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

   因而,老子的形而上之道,固然有人说只是满足人们概念游戏的乐趣,但是正因此而拉开了我们思维活动的范围,并且将我们为眼前事所执迷的闭锁中提升了一级。此外,老子关于宇宙创生的说法,在思想史上也具有重大的意义的。道的预设,破除了神造之说;他说道为象帝之先(4章),他不给上帝留下地盘;他说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格神的观念在他的哲学的园地上销声匿迹;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他这种自然放任的思想,把人从古代宗教迷信的桎梏下彻底地解放出来。老子所说的天,都是指自然而言,他消解了意志的天、作为的天,他把前人视为无上权威、不可侵犯性的天,拉下来,屈居于混然之道下面,而成为漠然存在的自然之天。总之,老子解释宇宙现象时,破除人格神创造的说法,而重视万物的自生自长,纯任自然。从这方面来看,他的形上学是有重大意义的。

   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成为人生准则的道,它对人所产生的意义就很明显了。这一层意义的道,具有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处下、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特性,从老子所预设的这些道的基本特性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老子立说的用意。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有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不争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求减损人类占有的冲动。老子所处的社会----事实上从上古到今所有人类的社会,有形和无形的争夺无尽期地在进行着。而战争的残杀,是有形争夺的事件中最惨烈的。战争的意义,令人感到惶惑,追根究底,这些屠杀的事件多半只是为了剥削者的野心和义气,而迫使多数人的生命去做无谓的牺牲。老子书上,表现了强烈的反战意识,他说:锐利的兵器是不详的东西,大家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如果遭受强暴的欺凌。万不得已而应战,要恬淡为上。打了胜仗不要得意,得意就是表示喜欢杀人。想想看,打胜仗,就是杀死很多人,而每一个被杀的人,都是和你一般的,从呱呱坠地,在母亲的怀抱里含辛茹苦地抚养成长,从每一张年轻的脸孔上,可以体味出多少母爱,母爱之中蕴藏了多少辛酸血泪,岂料无辜地被驱使到战场上,在瞬间被打得血肉模糊,血水迸流。所以老子沉痛地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涕之,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这是何等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流露。他对人类的哀悯之心,因而提出慈字,要列强发挥慈心,爱养百姓而不可轻杀。在那兵祸连年的时代,在那争夺迭起的社会,老子苦口婆心,极欲解决人类的争端。老子著书的动机是多方面的,然而从这个出发点去了解,才能把握老子立说的真正用意,并且从这点上去体认,当可知道老子仍是具有积极救世的心怀。我们常听人说,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悲观的、出世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老子倡导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为而不争、利万物、利万物而不争。可见他仍然要人去为,去创生,去养育、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事实上,老子也并不反对人成就功业,只是他眼看到这个社会大家都急急忙忙地求功名、取利、争功,大家都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图利益。无功的想争功,有功的更要居功。所以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占为己有;事情做了,也不必去争夺名位。他还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要尽自己所能去贡献给人类。

   此外,我们应重视老子所提出的虚静等观念,这是生活上具有批评性与启示性的观念。虚静的生活,蕴涵者心灵保持凝聚含藏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真朴的气质。也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导引出深厚的创造能量。反观现代人的生活,匆促浮华,自然难以培养出深沉的思想;繁忙燥进的生活,实足以扼杀一切伟大的创造心灵。老子恳切地呼吁人们重视一己内在生命的培蓄,就这一个层面来说,对于现代这种浮光掠影式的生活形态与心理样态,老子的呼声,未尝不具有深刻的意义。

   最后,我们要谈谈老子哲学上的缺点:首先,我们很容易发现老子常发现老子常使用类比法去支持他的论点。例如,他从柔弱的水可以冲击任何坚硬的东西,因而推论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来。这种类比法的使用,虽然有相当的说服性和提示性,但是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力,因为你可以用同样的形式例举不同的前提而退出相反的结论来。你可以说,坚硬的铁锤可以击碎任何柔脆的东西,因而推论出刚强胜柔弱的结论来。这里仅就老子所使用的类比法加以批评。当然我们了解老子的用意,只求在经验世界中找寻说明他的道理的论据,这些论据虽然无法保证他的结论之必然性,然而并无碍于他的道理之能在经验世界得到运用。

老子的思想内容,有许多可商榷的地方,例如:

1,老子返本复初的思想是很浓厚的。然而是否能够返回到本初的状态?同时所谓本初的状态,是否像老子所设想的那样美好?是否有碍于事物的向前发展?

2,老子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循坏状态的。然而事物的发展状况是复杂多样的,有曲线的发展,也有直线发展,种种状况,不一而足,未可以单一的循环往复来概括其余的。

3,老子主张无知与弃智,因为他认为一切巧诈的事情都是有心智作用而产生的。他又主张绝学(老子绝的学是指仁义礼法之学),他认为这种圣智礼法的追求,徒然增加人们的智巧心机。但是他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导人向善的功能。

4,老子重视事物对立关系的转化,他认为祸福相因,如环如端,然而他却忽略了主观力量的重要性。他这种说法,很容易使人觉得好像无需主观力量的参与,祸就自然而然会转化为福,福又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祸。事实上,主观的努力,常为决定祸福的主要因素。

5,老子一再地强调人应顺应自然,然而如此纯任自然的结果,一切事物的发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很值得怀疑的。此外,道家思想都肯定了人和自然事物的一体情状,然而人和自然事物在本质上究竟是否同一?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事实上,人是有意志的、有理性、有感情的。意志的表现,理想的作用,感情的流露,都使得人之所以为人,和自然事物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

6,在老子所建构的理想国中,那种安足和谐的生活,固然很富诗意,令人神驰,固然有其社会环境作为依据而非全然梦境(古时候的农村社会是由许多自给自足的村落形成的)。但是,我们毕竟感到在那种单纯而单调的生活方式中,人究竟还有多少精神活动可言?

7,老子一再强调清静无为、柔弱处下,一个人如果长时期侵染于这种思想的气氛中,久而久之,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也许消解人向观念探索以及向思想禁地推进的勇气。总之,在;老子所建构的世界中,人们固然可获得心灵的平和宁静,然而相对地也会减损人创造的冲动。

尽管如此,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老子哲学的价值,他所提出的种种观念----比如文中一再提到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等等观念,都已成为传统文化的精粹。

五千言的一本老子,充满了不少深沉的智慧之言。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的: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注:关于老学破除神造之说,引用各家说如下:

梁启超说:老子说的先天地生,说的是谓天地根,说的象帝之先,这分明说道的本体,是要超出天的观念来求他;把古代的神造之说极力破除。后来子思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董仲舒说的道之大原出于天。这都是说颠倒了。老子说的天法道,不说道法天是他见解最高处。(老子哲学)

章太炎说:老子并不相信天地鬼神,和占验的话。孔子也受了老子学说的影响,所以不相信鬼神,只不敢打扫干净;老子就打扫干净了。(演讲录)

胡适说:老子哲学的根本观念是他的天道观念。老子以前的天道观念,都把天看作一个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主宰。老子生在那种纷争打乱的时代,眼见杀人、破家、灭国等惨祸,以为若有一个有意志知觉的天帝,决不致有这种惨祸。(中国古代哲学史)

徐复观说:由宗教的堕落,而使天成为一自然的存在。这与人智觉醒后的一般常识相符。在诗经、春秋时代中,已露出了自然之天的端倪。老子思想最大贡献之一,在于对自然性的天的产生、创造,提供了新的、有系统的解释。在这一解释之下,才把古代原始宗教的残渣,涤荡的一干二净,中国才出现了由合理思维所构成的形上学的宇宙论。(中国人性论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