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山遵化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2-01-08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前世界去贸易全球化、去科技主导化愈演愈烈,“内循环”概念被提升到如此高度,显示了高层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

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我国发展内循环具备足够底气。“内循环”这一概念的提出,必将为金融、旅游、汽车、教育等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推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

后疫情时代,在经济增速下行叠加疫情冲击背景下,需求侧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无论是“质”(收益率与安全性),还是“量”(产品的充分供给),都更加迫切,居民大量财富将会借助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理财、基金、养老资金投资和保险等行业都会迎来新的爆发。国产汽车品牌将迎来极大利好,汽车研发会更加强调自主性,国产汽车相关产业链将获得更大的政策支持。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该行业将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这必然会给受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带来活力并使其迎来新的发展。

实现国内循环具体到企业来说,重振中小微企业尤为重要。经济内循环先是老百姓有消费的欲望和能力,然后有实体企业的正常生产,另外就是健康运营的市场秩序,这样才能形成循环。所以说,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这也为许多新兴企业带来新的商机,像互联网企业360集团便强势聚焦国内经济复苏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凭借360智慧商业强大的资源优势和营销势能,通过精准的行业趋势洞察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自我“造血”机能。

当然,经济内循环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打破经济内循环障碍,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十分重要。提高各行业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为启动经济内循环模式奠定扎实基础。通过各种手段重塑企业经营生态,加快企业数字化进程,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的发展等。政府也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中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并造福民生。

(摘编自盘和林《打通“内循环”,迎来新发展》)

材料二:

长三角经济是我国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优秀代表。新形势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长远稳健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以长三角为背景来讲双循环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

就国际大循环而言,我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对外开放起步早、发展好,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很多产业已融入全球产业体系。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度已达52.4﹪,高出全国18.4个百分点;境外和国外资本大量进入长三角,目前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近19.3万家,投资总额达2.5万亿美元,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超过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的二分之一,达到50.6﹪。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参加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会提升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而且会加深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的融合,奠定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基础。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新冠疫情的冲击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使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企业更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积极布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中国企业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之中。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及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和高端产业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严峻挑战,应进一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多层次融入国际大循环。长三角不少企业已经布局,比如苏州亨通,已经构筑全产业链并拥有核心技术,正致力打造全球通信和电力产业全价值链综合服务商。

构建双循环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和发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聚力培育和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重点产业在国际产业与产业链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解决产业链与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优势产业在世界市场供应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性,确保我国产业与产业链独立发展,在一些优势领域引领发展。最后,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中国企业实施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在此基础上向国际市场扩张生产能力和服务网络,为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牢企业基础。

(摘编自程必定、孔令刚《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融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思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内循环状态下,经济发展不依赖国际市场,在国内扩大内需,开拓市场,形成完整闭环并循环运行。

B. 中国旅游服务由国际需求转化为国内需求,旅游业产值大幅增收,文旅产业获得重振并迎来新发展。

C. 保障中小微企业繁荣发展,帮中小微企业走出困境是经济内循环做到的第一步,这将为新兴企业带来商机。

D. 后疫情时代,老百姓对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安全性和产品多样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求更加强劲。

2.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中外资本和中外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密切融合,共同参与国际大循环,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现实条件之一。

B. 美国政府在前沿技术方面极力阻挠我国企业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对于相关产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C. 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冲击的深层原因是国外供应链出现不稳定性,以及需求端又有更多不确定性。

D. 360集团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发展,和许多中小微企业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2分)

A. 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提升投资贸易合作水平,推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B. 2020年8月7日,湖北省政府宣布,将组织举办“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期间全省所有A级景区对全国人民免费开放。

C. 政府通过激发和做大内需,挖掘消费潜力,提高居民收入,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需求空间,弥补外部需求波动。

D. “老小区加装电梯,每台可获20万元补贴”,这是市民从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印发的通知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 构建经济内循环体系,有哪些措施?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毛猴的大树

徐国平

出事那天上午,全村的人正兴高采烈地挤在村委大院,个个蘸着唾沫,起劲地点着分到手的钞票。谁也没注意到毛猴。

其实,毛猴一早就从大喇叭里听到消息,开发商要发放树木补偿款。他却没有一丝兴奋,也没像老婆那样急三火四地撅着屁股朝村委跑。

毛猴慢吞吞地扒拉了几口早饭,就耷拉着脑袋出了家门。

村外已变得十分旷阔,没有了在晨风中梳理绿云的大树,没有了鸟儿的啼鸣,整个村野像是被掏空了心脏,干瘦苍凉。毒辣辣的日头,一时晃得毛猴有些头晕眼花,双腿发软。

最近这些日子,他总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

毛猴的这种心态,是从村外那些大树被伐倒后出现的。

毛猴很小就离不开大树。他生就一副瘦小骨肉,伙伴们小瞧他,就连村里的小猫小狗都欺负他。有一回放学,一条恶狗死劲地撵他,他吓得哭爹喊娘,没命地逃,伙伴们一旁看笑话。最后,他见路边一棵大树,被逼无奈,使出吃奶的力气,手脚并用噌噌爬上了树梢。恶狗徒劳地围着大树汪汪叫了几声离去。眼瞧着树下一个个扯着鸭脖目瞪口呆的伙伴,毛猴突然产生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兴奋。还有一次,毛猴骑在树头上,咔嚓一下把树梢压折了,整个人从十几米高的大树摔下。伙伴吓个半死,毛猴却从土窝窝里爬起,竟然筋骨无伤。

那时,村外四周大树极多。当地有个风俗,伐树前要在最高的树梢上挂一块红布,然后用锯斧解下树头。毛猴便有了用武之地,一年四季总有人请,好吃好喝,另有赚头。没想到会爬树也是挣饭吃的一行。邻村一老木匠还托媒上门,把小闺女嫁给了毛猴。毛猴整天乐呵呵的。

毛猴爬树最喜上面有鸟窝的树。每到树顶,他就先把手伸到鸟窝里,摸摸是不是有鸟蛋,若有,就把那蛋在门牙上一碰,仰脖子喝干。他说鸟采五粮之精杂草之华,饮天之露,喝了它们的蛋长寿呢。他更喜欢登高后的眺远,白云在上,鸟雀比肩,纵横的河流在下,连土地上高大的房子都显得矮小了,自己就有了冲天豪情。

后来,大树越来越少。一年当中很少再有人请他爬树了。一想到站在树梢上的快意,他就激动得心颤,他想就是没有人请,自己也得找棵大树爬上去,掏几个鸟蛋,亮亮腔,活动活动身子骨。只是,出了门,一连走了几十里地,都看不到一颗直刺云天的大树。他沮丧极了。

打那以后,毛猴就疯了似的买树苗,然后,没日没黑地在自家地里挖坑栽树。恨不得一夜间,那些树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正当树苗碗口粗,村里所有的地,却被乡政府卖给了开发商。自然,那片树苗要补偿大笔钱。毛猴老婆的嘴都笑裂了,拿毛猴当财神一样供着。村人自然眼馋,纷纷也在各家地里,杂七乱八插了一地树苗。

毛猴却很气恼,连着骂了几天几夜开发商的娘。

毛猴想着想着,就一跺脚搭上了一辆进城送民工的三轮车。

劳务市场上,来招人的包工头问毛猴,有啥特长,毛猴说,会爬树。

一阵哄笑后,包工头便带着毛猴来到一个建筑工地,安排他干架子工。这活儿跟爬树一样,毛猴毫不怯生,一攀上架子,浑身顿时就来了精神。

半晌,天空有些灰蒙蒙的。毛猴感到有些压抑,便摘下安全帽。

可偏在这时,发生点意外,随着吧嗒一声,安全帽上遍是蛋汁和碎壳,竟是个鸟蛋,蛋汁也迸溅了他一脸。毛猴一惊,忙仰脸往天上看,只见一群鸟儿在他头上飞过。他纳闷不解,这鸟怎么飞着飞着就下起蛋来。随后,他环视了一下脚下的城市,光秃秃的竟然没有一颗大树,更没见到一个鸟窝。

毛猴不由得为这群无处栖身的鸟儿,仰天长叹。

猝然,一只鸟儿盘旋着又朝他头顶飞来,一声凄厉的啼鸣过后,就见一枚鸟蛋,清楚无比地坠下。

毛猴惊喜万分,慌忙侧身举起安全帽。就在他全神贯注接住那个鸟蛋时,熟料,自己的整个身子却离开了脚手架。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大鸟,急速地向下坠落着。这种感觉好久没有了,就像先前自己从一棵大树上落下来一样。

只是,当他轰然落地,骨碎筋断,才感到再也没有先前那么幸运了。透过模糊的视觉,他最后望了一眼身边的安全帽,那枚鸟蛋在里面竟然安然无恙。

毛猴微笑了一下,闭上了眼。

(选自《短篇小说》,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面对补偿款,毛猴妻子“嘴都笑裂了”,村人跟风插种树苗,毛猴却气恼不快,体现了他并不将树木视为谋利的工具,有着和他人不同的追求。

B. 因妻子的爱财和不理解及村民们的短视,毛猴一怒之下离开了这个给他留下无尽伤痛的村子,头也不回地搭上了进城务工的三轮车。

C. 全文两次写到了毛猴的高空远眺,第一次站在大树上他豪情冲天,第二次站在建筑工地上他看到的却是一片光秃秃的景象,这为他的结局做了铺垫。

D. 本文语言富有特色,既有“在晨风中梳理绿云”等文学化的表达,也有“撅着屁股”“亮亮腔”等口语化的表达。

7. 小说开篇说“岀事那天上午”,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开篇有何妙处。(5分)

8. 小说主要刻画了毛猴这一人物形象,却以“毛猴的大树”为题,这在文章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讟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征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摘编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A.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B.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C.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D.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A.太宗,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多为太祖高祖,第二代皇帝的庙号多为太宗

B.谏议大夫,官职名,秦代开始设置,专掌议论。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C.陛下,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就是宫殿的台阶下,后来演变为臣子对帝王的尊称。

D.顿首,古代下级对上级表示尊敬的礼仪,见面时行礼人低头拱手。也是书信用语,表示致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A.太宗论君道,百姓为要。他说不能损害百姓利益,不能扰害百姓,也不能说不合事理的话,魏征认为这符合古理。

B.太宗论财物,妄受殒身。他认为用宝贵的性命来博取财物,比用明珠弹射鸟雀还得不偿失,为此而死,实乃可笑。

C.太宗论贪鄙,鉴戒奢侈。他以隋炀帝为反面例子,告诫臣子们不要任性放纵,奢侈无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之人。

D.太宗论君臣,生死与共。他认为朝政不管是混乱还是安全,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臣子进直言,君主纳忠谏,古来所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4分)

 (2)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4分)

13.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实施仁义的认识。(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中,“高卧”体现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澹水木”照应上句的“月初吐”。

B.诗人由窗前的“清辉”、“演漾”的明月产生丰富联想,展开下文对人事的感慨。

C.“澄澄”形容月光清亮透明的样子,“变今古”是“今古变”的倒装,写变化之大。

D.七、八句用从对方落笔的手法,写远方的女子在清江河畔吟咏诗歌表达思念之情。

15.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这首诗:“高人对月时,每有盈虚今古之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苒苒几盈虚”一句诗人通过问月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孔子两次说过类似的话,一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为“                                ”。

2)《大学(节选)》表明“明明德”先决条件的句子是“             ”。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老子》四章中说“                     。”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6分)

17.下列各组字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埏埴(yán zhí   弘毅     怵(chù)惕      不鹜虚声

B.户牖(yǒu)    蓬心     恶(wū)施    文质彬彬

C.羞恶(è      要誉     累(léi)土   未成一溃

D.车毂(    瓠落     龟(guī)手    茁于用大

18.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A.狄更斯,英国小说家。海明威,美国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小说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B《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后与《春秋》《论语》《孟子》一起合称为四书

C.《老子》又称《道德经》,一般认为该书所述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D.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

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惧。        

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

20.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若火之使然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知者不惑

21.下列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

A.在明明德      B.先齐其家        C.事有始终      D.则近道矣

2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

A.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小子何莫学夫《诗》               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2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例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请事斯语矣                        B.譬如平地    

C.朝闻道,夕死可矣                  D.就有道而正焉

2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例句:敏于事而慎于言

A.任重而道远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7题。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故乡的模样,数十座低矮不一的房屋,在炊烟弥散的树影里错落,根茎般伸延的土路衔连所有的院落;几棵浓荫翳日的榕树屹立村头,一湾沟圳从树旁穿过。村里人总是与缠身的贫穷作战,(    )。他们甚至在春意________的日子里,也无心留意花红柳绿,即使是夜晚,也没有闲心去想一想春天的________,而是头顶三两疏星,到下弦月映照下的田沟去看水、放水。而今,故乡的变化可谓是________,最让我高兴的是,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每当我在村头漫步、桥上徜徉;或在亭中流连、塘边沉吟……无不身入、心入,感受每一寸土地呈现的变化。对我自己来说,尽管往事如流水一般过去,但回望故乡人身上________的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品格,都激励着我在生活中、在学习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2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庄稼中,搁在泥土里

B.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搁在田野上

C.他们无论白天黑夜,总是把心搁在庄稼中,搁在田野上,搁在泥土里

D.无论白天黑夜,他们总是把心搁在田野上,搁在泥土里,搁在庄稼中

2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萦绕       花团锦簇    翻天覆地    凸现

B.缠绕       姹紫嫣红    判若云泥    凸显

C.萦绕       姹紫嫣红    翻天覆地    凸显

D.缠绕       花团锦簇    判若云泥    凸现

2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疏浚河沟,遍栽的果树,滴翠的竹林。

B.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花草复萌,竹林滴翠。

C.故乡开始注重生态保护,疏浚河沟,遍栽果树,复萌的花草,滴翠的竹林。

D.故乡开始注意生态保护,花草复萌,遍栽果树,疏浚河沟,竹林滴翠。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0题。

昆明气候好,秋来无一点萧瑟之感,只是百物似乎更老熟深沉了一些。早晚稍凉,半夜读书写字须加一件衣服。白天太阳照着,温暖平和,完全像一个稍稍删改过-番的春天。经过了雨季,           。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结了籽,远看一片鲜红。饭后课余,在屋前小草坪上,各人搬一把椅子,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昆明七八年,都只是一群游子,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落地生根。包括老吴和老鲁。教员里有的是想出国的,有的想到清华、北大当助教,也有想回家乡办一种什么事……有一位老兄似乎自己是注定了要当副教授的。           三间北房,四白落地,后面还有一个小园子,可以种花种菜。他还把老吴、老鲁也都设计在他的住宅里。老吴住前院,管洒扫应对。主人不在,有客人来,沏茶奉烟,请客人留字留言。老鲁呢,挑水,还可以把左邻右舍的用水都包下来,包括对门卖柿子的老太婆的……他把将来的生活设想这样具体,而且梦寐以求,有点像契诃夫小说《醋栗》中的主人,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

2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 “戴车匠”在我们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

D. 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能算是一种感觉而己。

2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怡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分)

1)                            

2)                            

3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饭后课余,各人搬一把椅子在屋前小草坪上又漫无边际地聊开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4分)

四、写作(60分)

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朱熹评价这首诗,强调它体现了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气魄和“与子同仇”的“欢爱之心”(《诗集传》)。

以上内容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5分;1-3每小题2分,4题4分,5题5分)

1. 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及分析辨别的能力。A项,“不依赖国际市场”“闭环”文中无根据。原文说“什么是内循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通过发掘内需潜力,合理调配资源,实现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注意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可能“不依赖国际市场”,形成“闭环”。

B项,“旅游业产值大幅增收,文旅产业获得重振并迎来新发展”未然变已然,原文为假设关系“还有旅游行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输出国,若中国旅游服务逆差能够转化为内需,该行业将每年多贡献约1.15万亿产值,这必然会给受疫情重创的文旅产业带来活力并使其迎来新的发展”,且原文是“逆差”部分转内需,选项以偏概全。

C项,“……是经济内循环做到的第一步,这将为新兴企业带来商机”曲解文意,主客颠倒。原文“经济内循环的保障是中小微企业的繁荣发展,让千万个中小实体企业走出困境,才是经济内循环的第一步”,意为中小企业的繁荣发展能保障经济内循环。

 2.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C项,“深层原因”,无中生有。原文是“供给端方面的国外供应链出现高度不稳定性,需求端方面受保护主义影响又有更多不确定性,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但并未说外供应链出现不稳定性,需求端有更多不确定性是我国在国际经济循环方面面临较大冲击的“深层原因”。

 3.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讲的是经济“双循环”问题。A项,表述属于双循环经济行为范畴,符合材料二的观点,其它三项都在讲提振内需,激发消费潜力,属“内循环”经济行为。

 4. ①采用层进(递进)式结构。首先提出“一体化高质量”形成双循环经济格局的重要性问题,然后分析长三角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的现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办法。②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文中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展开论证。   

5. ①重振中小微企业,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②制定具有针对性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各类经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真正拉动内需。④重塑企业经营生态,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基建产业等。⑤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2分,6题2分,7-8每小题5分)

6. B (B项,“因妻子的爱财和不理解及村民们的短视”错误,毛猴一怒之下离开了这个给他留下无尽伤痛的村子,头也不回地搭上了进城务工的三轮车,是因为大树将要被开发商伐倒,自己内心痛苦,却无能为力。)

7. (1)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2)引起下文:“毛猴想着想着,就一跺脚搭上了一辆进城送民工的三轮车”,以及毛猴的结局。(3)渲染了悲凉气氛,奠定伤感基调:毛猴守护大树,守护精神家园而未遂,然后去城里打工,最后死去的结局奠定悲伤基调。   

8. (1)情节上,是全文线索。毛猴热爱大树到守护大树,到失去大树痛失精神家园,最后从高空坠落的整个情节贯穿。(2)人物形象方面,突出人物形象,毛猴名字的来由,及与大树的渊源。毛猴深爱大树,痛恨开发商毁坏村落生态的行为,不为金钱诱惑。(3)主旨方面,突出了我们应该重视对村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肆意破坏生态资源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8分,9-11每小题2分,12题8分,13题4分)

9B [“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宾语是天下,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宾语是其身,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故选B]

10D [D项,顿首,……见面时行礼人低头拱手错误,顿首不是低头拱手,应该是以头叩地而拜]

11C [C项,太宗……他以隋炀帝为反面例子,告诫臣子们不要任性放纵,奢侈无度,信任小人,疏远忠诚之人错误,从文中来看,隋炀帝的例子不是告诫臣子,是告诫自己的,他说帝王亦然]

12(1)人们手中有一颗明珠,没有不视之为宝贵的。如果拿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莫、贵重、弹)

(2)仁义之道,一刻也不能忘记,我们要不断地将仁义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之道。(思、相继、去)

13多施仁义,百姓自然就会归顺;实施仁义,灾害就不会发生;不断将仁义推行下去,不能懈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 D(“远方的女子”错误,这里的“女子”使用了“香草美人喻”,诗歌用“美人”比喻好友崔少府,不是真实的女子。)(3分)

15.(1)对友人的强烈思念。月亮有圆有缺,但诗人与朋友有分无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通过写“几盈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30分,17-29每小题2分,30题4分)

17.B(A“yán”应为“shān”,“”应为“骛”C“è”应为“”,“溃”应为“”;D“guī”应为“jūn”,“茁”应为“ 拙”)

18.B(《春秋》改为《中庸》)19.B庶人:指平民百姓。20.CA“” B“”D“21.C解析:A项,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B项,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D项,近: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近。

22. D【解析】A,古义,残害;今义,偷盗东西的人。B项,文质彬彬:古义,文采与朴实两者兼备;今义,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C项,小子: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年幼的人。

23.C【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内:在内心。朝:在早上。A项,事:名词作动词,从事、实践。B项,形容词作动词,填平。D项,正:形容词作动词,匡正。

24. A【解析】A项和例句均表并列。B项,表假设,如果。C项,表反问,难道。D项,表递进,并且,而且。

25.D(注意关联词语的位置和语序问题)

26. C(缠绕1. 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2. 纠缠;搅扰。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凸显和凸现:重在由暗到明、由模糊到清晰的显现,重在由无到有的出现。27. B   28.  C   

29.①草木都极旺盛   ②他设想有一所小住宅    30.①原句表地点的状语“在屋前小草坪上”在前,有强调作用;②原句多用短句,句式活泼灵动。

四、30.立意角度(仅供参考):

一、民族团结,保家卫国。可联系:曾经支援周边友邻国家共抗外侵,如抗美援朝;当前国内环境、国际形势,国家统一大业势不可挡,如台湾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等。

二、民族精神,振我中华。可联系:直面疫情,举全国之力共谱华章,声耀世界;面对洪灾,同舟共济,共度难关;振兴民族企业,维护国家荣誉;以及我国航天工作者共同奋斗崛起的航天事业等。

【参考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须首先存活百姓。如果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如果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弯曲,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追求欲望才酿成灾祸。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如果再说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谏议大夫魏征对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才能远而推及一切事物。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问他治理好国家的要领,詹何用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来回答。楚庄王再问他治理国家该怎么办,詹何说:'没有听到过自身治理好而国家会发生动乱的。’陛下所明白的,实在符合古人的道理。”

贞观初年,太宗皇帝对侍臣们说:“人们手中有一颗明珠,没有不视之为宝贵的。如果拿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怎么能用它来换取财物呢?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受到损害,确实是可笑的。帝王也是这样,任性放纵,无限度地征用劳役,信任小人,疏远忠诚正直的人,犯有其中一件事,岂能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而自认为贤能,自身死在一介匹夫手里,也是很可笑的。”

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视的方法。如果君主贤明,而臣子却不匡正辅佐,想要不亡国,是不可能的。君主如果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像隋炀帝为人暴虐,臣下不敢进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国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树林广袤就有飞鸟栖息,水域深广就有鱼儿游弋,多施仁义百姓自然会归顺。人们都知道恐惧而躲避灾害,却不知施行仁义,灾害就不会发生。仁义之道,一刻也不能忘记,我们要不断地将仁义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之道。这就好比用饮食来滋养身体,要让肚子经常吃饱,才能够维持生命。”王珪叩头说:“陛下能知道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大幸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