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所引起的回忆 ![]() 我从小喜欢和大孩子玩,除了能在玩耍中学到更多东西和知识外,还有一种不受人欺负的安全感,这种习惯伴随着我的学生时代。在校管乐队中,我和李天星系唯一两个初中部的成员,在整个乐队里属我倆年龄最小,常受到殷老师和队友的照顾。天星所吹奏的短笛不足一尺长,是管乐中最小最短的;其实天星比我高一届(初中六六届),只是他长得更加乖巧而已。 改革开放前几年,逢国庆节,各市就会举行庆祝游行活动,武汉市只要有国庆节游行活动,市政府就会组织乐队在检阅台前站台,市第六中学管乐队,自然也不例外。当年,市政府的设置的游行检阅台,就在中山公园的大门楼上,那里位置宽广视线开阔,对面展览馆前的那大一块空地,正好安排给站台的乐队使用。临时站台的军乐队,由武汉军乐队、武汉六中管乐队、武汉三十三中管乐队组成,其服装由武汉军区或湖北省军区统一发放(租借),以便从服装上达到统一。乐器系各管乐队员自带,提前一周到武汉饭店集训,站台前,各自用擦铜油将乐器擦得铮亮,配上军装和白手套,那才叫神气!记得我和李天星的个子最小,所发的军裤太长,不得不请三十三中的女生(打小鼓)帮忙冕上一截。记得这张出队的照片,还是高二(四)班吹小号的胡绪清,带领我到航空路口的那家照相馆所拍的。 ![]() 1967年国庆节是建政以来,游行组织单位最多,游行时间最长的一次,主要是在半政府状态下的国庆节。那年的站台时间,也就空前绝后的长,硬从早上九时一直站到下午七时,奏曲声还不得中断,得绵绵不断地演奏。经验丰富的乐队总指挥(武汉军乐团的指挥),事先就将近百人乐队一分为二,采取轮换演奏的方法,使各队有一小段修整时间。晚上,在武汉饭店大厅聚餐时,武汉军区的曾思玉和刘丰两位首长,特意当面致谢,口口声声谢道:“同志们,今天,真的是辛苦你们了……” ![]() 前面说过,我喜欢和高年级同学玩,其中常和一位叫张达同学在一起玩,他比我高几届,他家住在汇通路福忠里的过街楼上,我虽去过两次,因时间过于久远,现也记不太清了。高二(3)班的张达为人豁达,喜欢说笑,开口一脸笑的样子特别讨人喜欢,故他的人员关系特好。张达从小喜欢音乐,不光表演能力强,而且二胡还拉得特棒。1968年应柳州铁路局的邀请代表武汉三钢宣传队(钢工总、钢二司、钢九一三),到广西声援造反派(422革命行动指挥部),到南宁去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张达刚巧和我们在新组建的宣传队遇上,老朋友能朝夕相处别说有多高兴。在广西的那几个月里我和张达床挨着床,除执行任务不在一起外,几乎是形影不离。 ![]() 武汉三钢这支临时组建的宣传队,是由工总、二司、九一三各自的宣传队中,抽出精干演出人员,和我们这支赫赫有名的市六中管乐队,外加特聘专业演员所组成。我记得,所聘的专业演员有:湖北省歌舞团竹笛演奏家余一中、省歌舞团的舞蹈演员王**等、还有武汉歌舞剧院的几位独唱演员,总之阵容庞大专业性强。在当年的南宁市的剧组中,我敢说,那叫是鹤立鸡群。记得南宁市歌舞团一位歌唱演员看了我们的演出后,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这样的演出班子,其阵容和专业水平,在我们整个广西省是找不到的……” ![]() 在广西的那几个月里,我们的生活安排的很充实,除了晚上在南宁各剧院演出外,还应邀参加422革命行动指挥部,所组织到各单、位据点的慰问演出。慰问演出,多半以小分队的形式进行。这样就能同时派出更多的小分队,来满足更多的革命群众。凡422革命行动指挥部所组织的大型纪念、宣传活动,我们都得去,包括行动指挥部的募捐活动。记得那天我们管乐队员负责将募捐来的钱,交到422革命行动指挥部的财务组,满满一麻袋的钱,我们用三轮车拖着招摇过市,说不怕那是假的。好在运行路线不长,总算平安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声援广西422革命行动指挥部的革命行动,是武汉三钢宣传队的主要任务,为他们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大喊大叫义不容辞,坐敞篷车游行演奏那是常有的事。那天从广西医学院过邕江,在邕江大桥头受到革命群众的热烈欢迎,他(她)们给我们端茶倒水递上水果,不少人取下所戴的徽章,直接往队员身上别,有位叫尹丹华的女同学,爬上车给我别上一枚直径50毫米的大像章……其热情场面至今难忘。 ![]() 但凡大型宣或传游行活动,那就是我们管乐队大显身手之时,特别是乐队里的那两只抗在肩上的贝斯(低音号),喇叭口高高在上,像两面明晃晃的大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可威武了。每当指挥方国鹏的指挥棒往上一举,人们知道演奏马上就要开始了,自然会屏住呼吸注意聆听。随着指挥棒的落下,各声部组成的旋律震天撼地;殷老师谱写的总谱,其配器及和弦,总是那么吸引人,主旋律在副弦的烘托下,既优美,又不失慷锵有力,雄壮有序革命歌曲,就这样一首接着一首演奏下去。我想,这就是当年广西群众的感受和印象。武汉三钢宣传队的到来,给处于逆境的422组织带来巨大的只支持,给对立派广西无产阶级革命联和指挥部(简称联脂),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不少到驻点来看我们的南宁市朋友高兴地说:你们的到来,使南宁的天,又成了解放区的天...... ![]()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当年广西的革命形势:1967年4月19日,广西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发表“四·一九”声明的大字报后,广西各群众组织在大联合后又产生分裂,成为两大派:“联指”(南宁联指,柳州联指,柳州铁路局钢联指,桂林联指和“4·22”(南宁4,22,柳州造反大军,柳州铁路局工机联,桂林老多)。联指”是支韦(韦国清,广西区党委书记,广州军区第一政委)打伍(晋南)贺(希明)霍(泛)傅(雨田)谢(王岗)袁(家柯)的保皇派。“4·22”则是支伍反韦的造反派。“4·22”主要是由青年学生,市民,工人,下层知识分子及少数干部组成,成份较复杂,知识层面较高,以往遭际不平也较多,对官僚阶层和现实社会的不公,更具反抗精神。随著解放军“支左”的介入,各地实行军管,来自党内支持联指“坐大”呼声越来越高。1967年秋冬,“联指”开始在广西各地成批屠杀“4·22”。八桂大地到处出现乱抓、乱斗、乱杀“4·22”的红色恐怖。发生在广西各地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的野蛮事件,就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 ![]() 位于广西南宁市民主路12号,建于1957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展览活动中心,也是广西最大的展览场所之一。广西展览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由28个相通展厅组成,其中最大展厅面积1034平方米,层高5.4米;另有面积4000多平方米、跨度100米高8米的网架半球型架结构展厅非常适合大型展览使用。 这张在南宁展览馆前和张达的合影,记得是广西铁路局的黄同志替我两照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部分人还在温饱阶段挣扎,像照相机这样的奢侈品很少见,还是个很稀奇的高档玩意。那天宣传队准备离开南宁去凭祥,就在等待安排的头一天下午,老黄特地拿来真爱的120双镜头海鸥相机,大家也没走远,就在驻地前逐一进行拍照(当年宣传队的全体队员,就住在422的驻点展览馆的展厅内)。记得那天老黄还说:“你们就要离开这里了,也不知道今后能否见到,照几张照片彼此算是一个念相吧……”其语气有点沮丧,而且面部表情还有点怪怪的。哪知,一年后有消息告知,当时他们这派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了,他已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那天他强装笑脸,是来感谢千里迢迢从武汉来支援,一起捍卫毛泽东思想甘共苦的战友,并为其照相,留下一个念相。拿句当年时髦的话来讲:“革命战友的情义比天高,比海深。”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是他为我们照最后一张,称得上是张诀别照!因他的去世,好多演出的舞台照,也没能如约给我们。 ![]() 据说在我们离开南宁不久,其据点(展览馆)和相距不远的百货大楼同时受到五个连外加民兵的强攻,激战一天一夜,在内无弹药粮草,外物援兵情况下,极其悲壮地被联指攻陷。 也就是,1968年7月31日拂晓,广西“联脂” 以莫须有并强加给*22组织上的罪名-反*救国团,借以来一个歼灭。那次行动是作为阶级敌人,对422给予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攻打百货大楼和展览馆时,围剿歼灭指挥部就设在明园饭店内。参加歼灭行动的武装力量有:6912部队两个连,广西军区警备营两个连,南宁军分区独立营一个连,还有6836部队和马山等县的部分民兵。激战一天一夜拿下百货大楼和展览馆,8月1日凌晨结束战斗。打死422队员1620人,不包括各县领回俘虏2324人,回程路上给杀的。从解放路展览馆收容俘虏9600多名(包括街上看热闹的青壮年和解放路的居民),没见到展览馆的被俘人数。 ![]()
其景如当年《语录歌》中的唱词:“在需要牺牲的时候,要敢于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在内,完蛋就完蛋, 完蛋就完蛋。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记得在广西横县黎塘演出,如不是老黄和6984支左战士的保卫,抓住三名手握无声手枪的“沥血兵”,我们宣传队中就会有人留在那里了。 看到这张发黄的照片,我一直以为,这是南宁展览馆最后的诀照,因为当年得到的消息是,就在我们到凭祥后不久,在“联脂”拿下展览馆的同时,就将其建筑炸了。前天查阅相关资料方知,攻打时,对展览馆及其建筑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建筑还在,和百货大楼一样,后经修复继续使用。 时间虽然过去了五十四年,只要看到这张发黄的照片,原本封尘多年的往事,又激起阵阵涟漪,余波回荡造成新的不断的遐想:张达您在哪里?现在生活得怎么样?还有文章中提到的几位同学和朋友,您们都好吗?总之在此要提醒大家,不要回到噤若寒蝉的日子,不要忘记文革造所成的灾难,反思历史,让我们的孩子铭记那个时代,悲剧不能再重演,这是在座的每位所关心的头等大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