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林匹克公园这片土地的昨天

 金苹果6 2022-01-08

Image

鸟巢圆梦

再有不到一个月北京冬奥会就要开幕了,眼见得奥林匹克公园在不断地变化着、成长着,愈发丰满、愈发壮美,所有的中国人打心眼里为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而高兴。

因为就住在奥林匹克公园旁边,所以我经常去奥林匹克公园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去走步,为的是锻炼身体和多吸一些新鲜空气。

一天,当我站在北京中轴线向北延长线的奥林匹克中间大道上,望着立体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忽然想到了这片土地的昨天,甚至昨天的昨天。我很想将我脚下这片土地在昨天曾发生的故事讲出来……

于是便有了以下的文字。

较为久远的昨天

奥林匹克公园以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基本建在过去称之为大屯乡和洼里乡的位置上。从两个乡的名字即可窥到,它们是有故事的地方。

Image

“大屯”这个地名起源较早,元代即已产生。后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大屯地名始终未变。至顺元年(1330年),宣忠扈卫亲军万人,屯兵于此,戍守大都。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败退朔漠的元朝残余势力不断南侵,为防兵燹,大屯又成为了明朝军队的驻扎之地。有军队必然要囤粮,旧时的大屯附近有几十座粮仓,被称作“皇粮囤”,简称“大囤”,俗称“大屯”。估计“大屯”这个名字就是由贮粮大囤演化而来的。

比起大屯,“洼里”这个名字起源稍晚一些。《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中记载:“洼里原为仰山洼内的沼泽地,成村于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名洼子里。该村地势低洼,为盆状地形,故名。”据有关资料显示,洼里的最低海拔高度只有20米。清代的洼里之所以“荷田绵延,柳苇蔚然”,因此地曾是永定河故道。永定河原为无定河,肆意改道。改道至此,为此地遗下一处处的水泡子,致使这一带成为了京城之北的沼泽之地。

Image

旧时的北顶娘娘庙(网络下载)

Image

旧时的大屯庙会(网络下载)

历史上,京北的老百姓没有白瞎了洼里这片富水之地,经过常年整治,这里被改造成了盛产水稻的所在,所产的稻米被称作清水稻,为宫廷贡品。洼里与大屯还以饲养油鸡闻名京城,这里饲养的油鸡号称“天下第一鸡”。油鸡本是明代上林苑所属良牧署专为宫廷饲养的家禽,到了清代中期油鸡品种流落于民间,德胜门外、安定门外多有饲养,以大屯、洼里更为集中。据传,当年慈禧太后便很喜欢食用以油鸡为原料所烹饪的菜肴。今天,市场上售卖的所谓三黄鸡,便是油鸡的改良后代。此是后话。正是因为早年间的洼里、大屯为社会有所贡献,这里便有了“京北水乡”的美誉。

新中国建立后的昨天

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大屯、洼里被划归北京市朝阳区管辖,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这里虽距京城仅一箭之地,但与其他地方的农村没有太大的区别,丝毫显示不出身处皇城脚下的优势。

可就在大多国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这片北京中轴线的向北延伸之地正在悄悄地酝酿着一个大的变局,差一点就提前成为了世界知名之地……

1958年,在北京市市长彭真同志的亲自主持下,在大屯、洼里两个乡的地界上,规划出了一个宏大的、以莫斯科大学为模板的“科学城”。“科学城”北至如今的大屯路北侧约200米位置,南至元大都遗址北侧,东至豹房一线,西至如今的京藏高速东侧,构成一个面积约5平方公里近似四方形的地块。在当时的规划中,这里将出现一座北京最高的大楼作为北京中轴线的压轴建筑。

在当时大干快上的形势下,有了规划即刻实施,很快便有两个楼群分别在“科学城”的东北角和西南角落成。东北角的建筑群以917大楼为核心,按照最初规划方案该楼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主楼,地点即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所处位置,其周边还有一些配套楼宇处于今天的豹房、中国科技馆等位置。西南角是以地6楼为主的建筑群。所谓“地6楼”是当时建设的位于祁家豁子的“科学城”专家招待所,后来被正式更名为华严里1号楼。如今该楼仍存在,而一些当年的配套楼宇已逐渐被后起的新楼所替代。

Image

917大楼原貌(地理资源所同志提供)

设若当年的北郊“科学城”宏大方案得以完全落实,这一片并不起眼的土地必将出现规模庞大的国立科研机构集合群,既有门类齐全的科研单位,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置于其中,那么后来闻名于世的中关村科学城也许就无法出世了,再后来的奥林匹克公园也必然旁落它处了。

当然,最终成为现实的是中关村科学城后来居上,替代了半途而废的北郊“科学城”;奥林匹克公园也没有旁落它处。究其原因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期我们国家遭逢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极度困难,导致“科学城”方案无法继续实施,最终被迫下马。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研究所、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遗传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先后入驻917大楼;地质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陆续入驻祁家豁子建筑群。虽然这一带未能成为中国科学城第一,但也为后来成为仅次于中关村的准科学城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因为入驻单位较少,综合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缘故,当年在917大楼工作的科研人员从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皆比较落后。当时在917大楼工作的科研人员将他们的工作地形象地比喻为“中科院的西伯利亚”。说起917大楼,曾有人误传其名字的由来是竣工时间。其实,因该楼的建设项目编号是为917号,故称其为917大楼。初期的大屯路只是一条简单的砂石路,不通公交车,科研人员上下班及外出或骑车或步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甚是不便。直到1984年,在驻917大楼各研究所工会干部的反复争取下,大屯路才通行了328路公交车。直到1990年亚运会前夕,大屯路才铺成了柏油路。

Image

大屯路328路公交车处女行(地理资源所同志提供)

Image

为首行公交车而喜悦的人们(地理资源所同志提供)

在郭沫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期间,曾拿出自己的稿费为中关村科学城和917大院分别建了露天游泳池。中关村的游泳池一直正常使用着,而917大院的游泳池由于管理不善慢慢荒废了。为使工作在北郊之隅的917大院的科研人员安心工作,1996年至1997年,由中国科学院工会出资,将917大院的游泳池恢复了起来,算是为这里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不久前的昨天

大屯乡、洼里乡这块并不被人看好的土地因为两届国际性的运动会终于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开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984年9月28日,在汉城召开的亚奥理事会大会上,正式批准了中国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的申请。自此在以大屯乡为主的上百公顷原本种植庄稼的土地上,一座座与亚运会有关的建筑拔地而起;规划中的北四环路的部分路段也因亚运会提前开通,比四环路的全线贯通提前了整整10年(四环路于2001年才全线贯通)。在北京亚运会举办之前,各单位纷纷组织人员参观已建好的亚运村建筑群。记得一位出访过欧美国家的同事望着亚运村的建筑群感慨地说:亚运村的建筑群已经与发达国家无异,那些发达国家也不过如此,北京的发展真好、真快!

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国人举办夏季奥运会的信心。就在北京亚运会结束之后不久,中国便开始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要在北京举办一届夏季奥运会。第一次申请没有获得成功,花落悉尼;直到2001年7月13日,中国再次申办夏季奥运会的申请才得到通过。

至今记得2001年7月13日那天所发生的一切。为了庆祝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中国科学院工会联合917各研究所工会,决定于当晚举办狂欢派对。之所以在917大院举办,因为大家早已知晓,北京奥运会一旦申办成功,917大楼所在的大屯路两侧便是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地,在这个地界举办庆祝奥运会申办成功的狂欢派对是最合适不过的不二之地。当日下午,北京电视台前往中国科学院机关大楼进行与申办奥运有关的直播采访。当采访到我时,我言之凿凿地放言:中国此次的申办肯定成功!

当日傍晚,我们陪着中科院的两位院级领导提前到达了917大院。917各所的工会干部早已经在917大楼前布置好了活动现场,搭建了临时舞台,巨大的投影电视已摆放好,准备了不少瓶小香槟酒。所工会干部向前来的中科院领导汇报,今晚若申办成功了就是狂欢;假设申办又未成功,我们就改成联欢。

当晚的结局与人们的预期相吻合——十分圆满!当萨马兰奇用中文向全世界宣布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是“北京”时,在917大院参加活动的所有科研人员同全北京、同全中国一样立即欢呼雀跃起来。此时的小香槟酒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泼洒的,许多人的头发、衣服都被香槟酒淋湿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年龄较大的院领导都在无拘无束地跳着、笑着、高声喊叫着,大家只是尽情地宣泄着成功的喜悦而不顾及其它。

从2001年7月13日始,北京即刻拉开了建设奥林匹克场馆的序幕。

首先是洼里乡、大屯乡百姓的搬迁。为了国家的利益,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老乡们告别了自己的故园,虽然难舍难离。

917大楼的科研单位也要搬迁,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地界已被规划成奥林匹克公园的一部分。最初917大楼的科研人员也想不通——既然我们917大楼的位置不建体育场馆,为什么非要搬迁?最终科研人员们在了解了国家在这片土地上的整体规划后,虽不舍,但服从大局,在中国科学院的总体安排下,搬迁到了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

大屯路两侧的小学校要搬迁,偌大的建材市场要搬迁,旧货市场要搬迁,一些店铺、餐馆要搬迁,总之要搬迁的单元林林总总,困难多多。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为了国家的声誉,大家都是舍小家顾大家,终于,一个杂乱不整的鸡毛之地,很快被整理成了平整的奥林匹克公园处女地。

尾声

今天,奥林匹克公园所生发的一切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新颖别致大气的体育场馆雄踞其间,高耸伟秀的奥林匹克塔望云挺立,一座座国字头的展览馆相继落成,绿色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伟岸展览馆、中国结造型的亚洲金融大厦为奥林匹克公园平添了生动与发展的后继……

Image

奥塔流云

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一座城市终于成为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双奥之城,这就是中国的气魄,这就是北京的高度,这就是中国人民的勇气和能力。让全世界都艳羡吧!

Image

冰丝带新建的冬奥会速滑馆

Image

刚刚落成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也是冬奥会主媒体中心

 写于2022年1月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