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坡苏08 当诗人成为农人,他所面临的困境与希冀

 无犀之谈 2022-01-08
坡苏08 当诗人成为农人,他所面临的困境与希冀

在忠实粉丝马大胡子(马正卿)的奔走努力下,苏轼终于有了一块可以自己开垦耕种的荒地。

这真的是一块荒地,它到底有多荒呢?

苏轼为这块地写的第一首诗中,有特别形象的描写。
由于这块荒地以前曾经用做黄州军营,所以还有废弃的军事工事,但很多砖墙都已经坍塌,上面长满了野草。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望着眼前这一大片荒废的土地,苏轼有些束手无策了,过往岁月,这个从来只会笔上攀爬、口中逞强的中年男人,实在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不知道下手,也要硬着头皮下手!为什么?
穷!

苏轼在被贬谪前虽然俸禄丰厚,但他一向是个不热衷理财的乐天派,这一出事,高官厚禄消失殆尽不说,连保证基本生活的底薪也几乎没有。
来到黄州一年多,苏轼一家的吃穿用度,只出不进,到了元丰四年夏天,已经几乎陷入绝境,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看似毫无头绪的农活,第一步就是把荒地中残破的瓦砾都捡拾干净。偏偏又赶上这年黄州大旱,土壤非常贫瘠。好吧,为了生存,只能下地垦荒了。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然而,站在荒地里,苏轼要面对的困难远不止瓦砾,还有已经长成一寸长的杂草。接下来的工作真的很辛苦,要将这几十亩地全都打理成可耕种的良田,谈何容易?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望着眼前这看起来几乎不可能攻克的难关,苏轼将手中的农具扔到地上,长叹一声:我的粮食,什么时候才能收获呢?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现实就摆在面前,一大片荒地,开垦的工作量大得吓人。

很多人在面对这样庞杂无序的工作时,大都会因为束手无策而惊慌失措,绝望颓然。
可是,现在站在这里的人,叫苏轼,他的内心何其强大?
身处田间,苏轼在经过最初的茫然之后,逐渐理清了头绪,准备为自己的农田工作制定一份周详的计划。
苏轼经过考察与判断,发现黄州城东山坡上的这片荒地虽然面积巨大,但高低有序,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势和土壤环境选择有针对性的农作物。
(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他的判断是,在水洼处播种糯稻,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土地上栽种枣与栗。
(下隰种粳稌,东原莳枣栗)

那么,播种的第一批种子去哪里找啊?
这个不用愁,苏轼在黄州的朋友圈里,有个四川老乡,前文提过的,来自乐山的王齐愈(文甫),已经同意支援一些桑种给他。
(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许乞)
苏轼到底是个诗人,他的生活观中总有浪漫的基因: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所以,在确定了粮食与蔬果的种植之后,他还想要为自己在田地附近营造一处有竹林的居所。
竹子易栽植,只是竹根(鞭)不易受控,收拾不好会随意滋长。
想到这里,苏轼决定仔细勘查一下地形,再决定居室的具体位置。
原来,那栋为后世千万文人顶礼膜拜的雪堂,在苏轼刚刚下地拾荒时,在心中已有了雏形。
(好竹不难栽,但恐鞭横逸。仍须卜佳处,规以安我室。)

一切规划好了,准备开干吧。苏轼安排家中的书童在田地里放火烧草开荒,过不多时,书童跑回来报信,在杂草丛中发现了一处水井。
(家僮烧枯草,走报暗井出)
苏轼真是一个非常容易满足的乐天派,一听说有水井,开心地不得行!
最后一句不解释了,我们读他的原诗,更能感受到子瞻当时愉悦的心情——
一饱未敢期,瓢饮已可必
关于这片东坡的前两首,娓娓道来,我们仿佛已经回到了那个炎炎夏日中的黄州城外,看着那位鬓发斑白、手执竹杖、脚踏草鞋的中年人,从愁容不展,逐渐展露笑颜。

苏轼,渐渐变成了苏东坡。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