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手图书市场的逆袭—传统出版衰退下的文化方舟

 路边小石杜辉 2022-01-08

/杜辉

       一年又一年,年年不一样,是好是坏,冷暖自知。

       2021年度的开卷报告出来了,图书零售市场监测数据同比2019年数据整体下降了3.51%,实体书店更是同比2019年下降了31.09%。网店渠道尚可,增长了8.35%,和整体经济数据大体相当。这里就不说2020年的数据了,真的要做研究,要了解真相,那数据一定要和2019年同比,和2020年同比是没什么意义的。开卷还是出版业最权威、最靠谱的数据调研机构,数据、报告虽然有自身监测的局限性,但在大体规律下还是比较靠谱和真实的。反正比其他几个报告、数据分析更有价值。

       最近很多年了,我对传统出版行业一直是唱衰的。当然,很多人硬要说好,那就好吧。反正再衰败的行业,只要一天没消失,就有人会得到好处和利益,也许人家就是这些人呐?

       2021年的图书零售市场监测码洋仅仅是986.8亿元,不足千亿,这其中网店销售渠道还占了774.8亿元,所以说传统图书市场衰败,难道不是嘛?去A股看看,市值超过这个数值的有多少,年营业额超过这个数值的有多少,年利润额超过这个数值的有多少。与2019年相比,图书定价在持续增长,主题出版规模在不断扩充,那剩下的数据,自己想吧,是不是更惨不忍睹?总册数在下滑,那品种均册数应该也是下滑,人均购书是不是也是下滑的?在这些数据面前,还能对这个行业信心满满,觉得前途光明的,我真的挺佩服您的勇气和乐观。

       从这些数据看,行业的明天一片黯淡,那是不是大家就真的不读书了?也不一定。因为还有旧书、二手书交易这个渠道。虽然我没见过数据统计,但最起码我接触的事物给我的直观感觉,这块市场还是相当活跃和庞大的。

       个人一直炒股、投资理财,除了个别比较熟悉的出版机构,偶尔短线小钱做T玩一下外,出版传媒行业的股票我是不碰,也不关注的。内情,你我都在这行业,都懂的。很多账面上的资产可以叫库存图书,也可以理解为卖不出去最后会报废的废纸。还有很多的业务看似不错,实则是水中月,镜中人。理想很丰满,现实都不止残酷了吧?应该是惨不忍睹。不过这个行业有个企业虽然没上市,但我是真心觉得它的股权值得投资,如果上市了,也值得重点关注,可以考虑购买。它就是多抓鱼。

       这家企业因为未上市,其具体经营数据细节无从知晓,但从天眼查可以看到已经融资了三轮。20171月成立,两百万注册资金。当年4月就有第一轮的天使投资,然后当年12月就第二轮融资,20185月获得腾讯的第三轮融资。算下来到现在运营了5年,虽然详细数据无从查询,但这几年这个公司和它的多抓鱼二手书交易平台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在交易平台不断扩容增项的情况下,还在大望路开了实体书店(现在关了,好像是搬到了五道口)。在疫情冲击、经济波动的大环境下,其经营还在高速扩张,盈利和现金流情况料想应是不错的。

       我个人从1912月开始在多抓鱼处理自己的二手图书,两年时间,卖掉了97本,没有买书。但我这类的在这个平台感觉只算一般用户。很多用户买卖书籍都是上百册,甚至数百册。在喜爱阅读的人群中,其平台影响力可见一斑。随便点开几个购书用户的信息,其中就有买卖二手书达到几百册的用户。

       再看一组数据。接力出版社的《新一代妈妈宝宝护理大全》销售240册;广东人民梁惠王写的《户口本》销售236册;江苏凤凰文艺李笑来的《韭菜的自我修养》销售1490册。比较冷门的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武装党卫军第12"希特勒青年团"师全史》豆瓣评论只有17条,而多抓鱼也销售了6册。单从这些销量上来看,其体量已经比大部分的省新华集团销量都大了,应可算中上优下的规模水平了。

       通过这个自己可以接触到的信息,可以想见,多抓鱼其用户黏性,销售体量都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再考虑到其用户都是图书消费的核心群体,其客单均额以及交易频率应该也是不错的。

       多抓鱼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好?因为还是有一小部分人爱看书的。但爱看书的人对图书自然是挑剔的。新书的含金量持续下降,可读的好书越来越少。现在很多书也许包装得还不错,但内容烂的只会让读者直呼上当。在这个供需落差下,二手图书自然成为弥补优质产品不足的一个很好渠道。

       二手书市场具有几大特点,而且这些是新书市场所不可比拟的。

       首先,交易的品种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有一定的风评,经过时间沉淀。这样,消费者的选择针对性就强了不少,少了不少踩坑的概率。其次,物美价廉。除了一些稀缺版本,大部分图书都是打折销售,其价格甚至还低于几大网商的活动促销价。在大家都缺钱的环境下,这种实惠还是很有市场的。再次,选择面大。现在每年出版新书二三十万种,光这几十年就积累了多少的品种量?就算只挑选每年榜上精品购买,那也够看书人消费了吧?最次,可淘换珍贵稀少版本图书。很多图书当年也许就印刷了几千册,到现在市面上已无从找寻,但旧书平台上还是有机会找到这些古旧珍善的。还有一点就是图书在一次消费后,还可再次进入二手图书渠道。只要图书不是彻底毁坏,一本图书就可以多次进入流动市场,其产品供应周期及数量多可得到一定程度长远保障。对于平台来说,其市场容量就不是图书印制码洋那个固定数字,而是可以做多次叠加增量的。

       其实在实体书店时代,如中国书店这种专门以销售古旧图书为主要业务的书店就早已有之。琉璃厂、潘家园这些文玩古旧的市场,图书也是重要一项类别。北京每年举办数次的书市,其中的古旧图书销售也是一大吸引读者的内容。其他个体的小书店,销售古旧图书的也不在少数。然后互联网崛起,淘宝时代C2C也成为了古旧二手图书的重要交易途径。后来的孔夫子网崛起,就是抓住了淘宝网古旧文玩这块市场。再之后,2017年多抓鱼崛起,以更为简单便捷的C2BB2C平台接过来中国书店曾经的业务。

       对于爱看书的人,淘换二手古旧图书是很大的一块乐趣。反正个人在实体书店时代,不管是去个体小书店还是到逢市必去的书市,主要目标就是购买古旧二手图书。此中乐趣,爱看书的人不说自明。

       在这个传统图书衰败的时代,一派夕阳落寞景象,迷茫与恐惧是多少从业者内心的痛点。二手古旧图书的这个点,个人觉得将会是当下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亮点。但这个市场容量更小,更禁不起卷。如果大家一窝蜂进来,那死的也会更惨。不过好在这个细分领域,也不是那么好进入的。况且目前的市场已经被孔夫子网和多抓鱼占据了大部,进入成本不低,就少了一点卷。在出版走向涅槃的过程中,二手图书市场的发展,算是留下一些文化种子的方舟了,总是从业者还有读书人的喜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