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百年难逢岁交春,千年难遇闰腊月”,腊月为啥很少置闰

 一甲山人 2022-01-09

腊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夕,今年的腊月是小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如果腊月是闰月的话,是不是要过两个除夕?闰月和闰日有什么区别?俗话说:“百年难逢岁交春,千年难遇闰腊月”,什么是“岁交春”?为何“闰腊月”千年难逢?


闰月和闰日的区别

阴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制定的,月亮为太阴,所以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每次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的时间为一个月,需要二十九天半,半天只能往下个月累加。所以阴历的小月为二十九天,大月为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就是354天,也就是阴历的平年。

然而阴历必须保障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初为节,月中为气。而节气则是根据太阳黄道得来的,黄道是人们站在地球上观看太阳一年的运行轨迹,是以地球公转为参照物而假想出来的一个虚拟的大圆圈,一圈就是阳历的一年,等于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


地球公转一圈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把这个时间平分到十二个月,每个月约为三十天半。阴历每个月平均为二十九天半,所以阴历每个月都比阳历平均少了一天,一年大约少十一天。

黄道一圈平分为二十四个等份,就是二十四个节气,一圈360度等于365天多,所以一个节气大于十五天,约为十五天五个多小时,正因为多出来的五个多小时,才导致了每个节气交节的时间都不一样。

所以节气与阳历是同步的,但阴历每个月都比阳历少一天,这就导致了节气在阴历之中,每个月都会推后一天。大约三十个月之后,阴历的某个月就没有中气了,这时候就要在后面加一个闰月,大约十九年中会有七个闰月出现。


由于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后面的五个多小时不能算作一天,只能往下一年累加,大约四年就会多出来一天,多出来的那一天就是“闰日”,放在阳历的二月,所以阳历的二月有时候是二十八天,有时候是二十九天。

阳历有闰日的年份就为闰年,闰年为366天,平年为365天。所以“闰月”属于阴历,“闰日”属于阳历,也只有阴历有闰月,阳历只有闰日。


百年难逢岁交春

一年也就是一岁,这里的岁指的是农历的新年,也就是正月初一。春指的是立春节气,意思就是正月初一那一天正好是立春,就为“岁交春”。由于正月初一是农历的新年,而立春则是阳历的节气,也就是太阳黄经运行到315度时为立春。

所以立春节气与正月初一相逢是很不容易的,大约四五十年才能遇到一次,比如上一次“岁交春”的年份是1992年,下一次就跑到了2038年。农历的初一是新年的头一天,而立春则是阳气增强的开始,所以“岁交春”就如同开门见喜一样。


千年难遇闰腊月

由于节气是根据太阳黄道来划分的,太阳黄道是以地球公转为参照物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太阳是相对静止的,就如同路边的大树一样,汽车向前跑,路边的树木就会往后退一样。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的,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太阳自东向西运行。

然而地球公转的轨迹并不是正圆,而是一个巨大的椭圆形,这也就导致了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时远时近。当地球处于椭圆形的两边尖角处时,距离太阳就远,如果处于椭圆形中间时,距离就近。距离越远,给人的感觉就是速度越慢,距离越近,速度也就越快。


这就好比坐在高铁上看风景一样,路边的树木会一闪而过,而远处的建筑物后退的速度就比较慢。这种速度越快,两个中气之间的间隔就越短,而这种速度越慢,两个中气之间的距离也就越长,最长时超过31天,最短时只有29天多,比阴历的小月时间还短。

农历的腊月和正月,是中气间隔最短的时候,只有二十九天多,比阴历的小月时间还短。所以这两个月很难出现没有中气的情况,也就不容易出现闰月。同样农历的六七月份,中气的间隔时间最长,比阴历的大月还多一天,所以六七月份的闰月最多。

比如上一次闰正月是1640年,下一次就跑到了2262年,而上一次闰腊月是1574年,下一次闰腊月就跑到了3358年,所以说“千年难遇闰腊月”,是地球公转的椭圆形轨迹而导致的。


如果出现闰腊月,是不是要过两次除夕?

一般情况下,节日多以农历为主,如果农历出现闰月,民间一般是“过前不过后”,也就是说以头一个月为主,不过闰月。比如农历的六月生日,如果某年出现闰六月,还是以正常的六月为主,不过闰月。


而“闰腊月”就不一样了,因为腊月是辞旧迎新的月份,也就是说正月初一前一天始终是除夕。因此在所有的“闰月”中,只有腊月是“过后不过前”,如果腊月是闰月,那么闰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