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凡四训》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无常鱼

 dawn的图书馆 2022-01-08

很多人都很是相信命运,阅历越丰富的人,越是相信命运的无常。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有人一生平安,吉祥富贵,有人祸不单行,贫困潦倒。

世事难料,明天会发生什么,没有人可以预料得到,于是只能像惊恐之鸟,得过且过。难道在命运面前我们真的就无能为力吗?

文章图片1

明代袁了凡先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人们证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以下这10句《了凡四训》中精髓的句子,就能很好的概括其中的思想内涵,能读懂的,都有福了。

1、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人既然没有到无心的境界,(无心,就是心里不会起一个念头),就会被阴阳术数的规律所限制,怎么会没有定数呢?

文章图片2

2、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虽然定数是一定会有的,但是只有平凡人,才会被数所束缚。如果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这个善的力量,就会使得苦转变成乐,坏转变成好。

而极恶的人,数也是拘不住他的,这个大恶的力量,就可以毁灭他的一切福报。

3、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所有各种的福田,都是在各人的心里,福离不开心,心外没有福田可寻。因此种福,种祸,全在自己的内心。只要是诚心去求福,种福的,没有感应不到的。

文章图片3

4、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能向自己的内心去求,那就不但能得到内心的仁义道德,身外的功名富贵也是求得到的,所以叫做内外双得。简单的说就是:求福得福,求仁得仁,求禄得禄。

5、若不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检讨反省自己的过失,向内心里存养自己的厚德。一味盲目的向外追求自己的名利福寿,得到或者得不到,真的就是听天由命了。

文章图片4

这就是孟子说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纵然你有方法,有手段,有计谋,那又怎么样呢?

你命里没有的,还是得不到。最后失掉了自己的道德,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乱求是毫无益处的。

6、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无常鱼

喜欢干净,本来是好事,但是不可以过分,过分就会让周围的人很不舒服了。比如说大家在一起聊天,别人坐过的凳子,他都要拿出纸巾擦很多遍才愿意坐。过分清洁,就会变得不近人情。

文章图片5

在不清洁的地方,往往会生出很多东西来,比如大地若是很干净,就生长不出植物了,因为土地没有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同时,很清洁的水反而养不了鱼,鱼不但需要靠水里的泥沙掩饰自己的行动,免得被人捕捞,还需要捕获各种微生物作为食物。

因此做人要常怀包容之心,不要对人对物过于苛刻,才能厚德载物。

7、多言耗气,和气能育万物

说话太多容易伤气,身体就会损耗。常常生气发火,没有一点和育之气,就会伤及后代。

因此说,和气能兴家,和气能生财。在天地之间,也要靠着温和的日光,和风细雨的滋润,才能让万物生长。

文章图片6

8、世间享有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

有没有福,都是由心而造的。这个世界能够拥有千金产业的人,一定是拥有千金福报的人,能够拥有一百金产业的人,一定的拥有一百金福报的人。

积了一百代的功德,就一定有一百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积了十代的功德,就一定有十代的子孙来保住他的福。

文章图片7

9、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经》上讲:人应该时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报不用去求,自然就会有了。因此,得福得祸,全在自己。

10、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文章图片8

《易经》也是为有道德的君子打算的,帮助他们往吉祥的那个方向去,帮助他们避开凶险的人,凶险的事情。

要是命运不可以改变,那么吉祥又何处可趋,凶险又何处可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