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民间传说的藏宝之地,至今无人勘破

 金必非凡 2022-01-08

说道宝藏,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宝藏之谜,迄今为止被发现的也不在少数,但更多的是未被人发现但在民间又有流传。

1、神秘的方腊藏宝洞

前,后,中间漆漆布,这是流传在浙江地区的一句藏宝口诀,北宋末年浙江出现了一位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方腊起义之后,很快就连续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在此期间搜刮了大量财宝,并把大笔金银财宝运往根据地帮源里。大量的金银财宝堆积在帮源洞外[今威坪镇洞源村]的山坡上,象山一样高。一件压一件,架得很高很高,人们就把堆金银财宝的土坡叫做 银架山。 据说只要解开这句口诀就能找到方腊的宝藏。

2.闯王李自成的宝藏。

石岩冲,三座桥,慢性百步走,三窑金,这句在湖南宜章至今仍广为流传的藏宝口诀,指向的是闯王李自成的宝藏。据说当年李自成被吴三桂赶出北京城后,就把自己多年来搜刮的金银财宝,分为多个宝藏埋藏了起来,其中就有九驴十八担,被埋藏在了湖南宜章莽山脚下。这句口诀流传出去后,数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人前往探寻,最终都无功而返。而到了近代,山西到广东都有李自成的宝藏被发现,其中在湖南地区发现的大顺文物为最多。还有日本学者研得出,晋商的第一桶金来源于李自成,总之这些事情被传的玄之又玄。

3.黑将军的宝藏

相传在西夏的时候,有个名叫黑水城(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以南32公里处)的都城,居住着一位君主,英武绝伦,能征善战,号称黑将军。他是黑水城的最后一位君主,不甘心偏安一隅,出兵争霸。后战败,逃回黑水城。敌军包围黑水城,久攻不克,见城外额济纳河流经城中,便用沙袋堵塞上流水源,断绝城中用水。黑水城的守军于城中掘井,但挖至很深处仍滴水未见。黑将军决定率军出城作战。战前,黑将军将所存白金八十余车连同其他珍宝倾入井中,又亲手杀死妻小,以免落入敌手。随后,他率军出战,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敌军攻入城中,搜遍全城未见宝藏。此后,黑将军留下宝藏的故事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寻宝,但宝藏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

4.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宝藏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覆灭于大渡河前夕,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隐秘处。石达开当时还留有一纸宝藏示意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隐训。抗战期间,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秘密调了1000多名工兵前去挖掘,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后山坡下,工兵们从山壁凿入,豁然见到3个洞穴,每穴门均砌石条,以三合土封固。但是挖开两穴,里面仅有零星的金玉和残缺兵器。当开始挖掘第三大穴时,为蒋介石侦知。他速派古生物兼人类学家马长肃博士等率领“川康边区古生物考察团”前去干涉,并由“故宫古物保护委员会”等电告禁止挖掘。不久,刘湘即奉命率部出川抗日,掘宝之事终于被迫中止。

5.王莽的宝藏

西汉末年,王莽当政,推行币制改革,实行黄金国有化。民间私藏黄金,即为违法。西汉时期,黄金使用十分普通而且数额巨大,如王莽聘以公主礼金即三万金;皇帝赐赏,动辄数万金。王莽被杀时,尚有黄金三十万匮,这批黄金,随王莽被杀而下落不明。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府库百官之富,天下晏然,莽一朝有之。”其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用学术权威的话讲,差一步就率先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了。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五月,当政的王莽宣布实行黄金国有政策,发出禁令,从列侯以下不准私藏黄金,必须送交国库换回等价物品,然而等价交换的承诺并未兑现,一斤黄金只能换回两枚“一刀平五千”的铜制错刀。短短几年中,中国民间千百年积累起来的数百吨黄金便这样被强掠到王莽皇宫内储藏。私有财产得不到法律保护,民间财富积累的通道被阻断,社会动乱由此而生。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九月底,各路义军直逼长安,这时未央宫内储存一万斤一匮的黄金还有60匮,另外四个地方各有数匮,合计约70万斤,折合170吨黄金。据说相当于十六世纪发现美洲大陆前整个西方世界的黄金流通量。几天后,未央宫被大火焚烧坍塌,王莽黄金去向不明。王莽黄金应该是在战乱之际,经皇城水道水运转移,路线为溯渭河西上,而后进入秦岭北麓峡谷,具体隐藏地点大致在楼观台附近田峪至仙游寺的黑水峪一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