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一位恩人,司马迁:换来汉朝400年的天下

 金华303 2022-01-09

纵观千古成败兴亡,是非成败转头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定律一直作用在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之中。王朝更替之际,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有的人得遇良主,开疆拓土,人前显贵的同时,身后留名;有的人却站错队跟错人,没能笑到最后。

这些失败者,能卑躬折节苟全性命已是万幸,更多的则是随着主公事业的败亡而身死道消,有的甚至被胜利者打上“乱臣贼子”的标记,遗臭万年。

文章图片1

楚汉相争的历史上,项羽帐中的一名猛将丁固就成了这么一位反面教材。早年,丁固救了刘邦一命,可是面对这个昔日于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丁固,刘邦选择将他处死。

对此,司马光还评价刘邦做得对,稳定了汉朝400年的天下。那么,这中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事情。

楚汉争霸,刘邦“屌丝逆袭”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拉开了争霸的帷幕!“王不过项”,西楚霸王凭借着自己举世无双的战争之能成为灭秦主力的同时,也是日后天下之主最有力的竞争者。

和项羽出道即巅峰不同,另一位楚汉争霸的主角是刘邦,他的起点低得令人汗颜。他起义时年近五旬,还只是一区区亭长。

文章图片2

一个垂垂老矣、寂寂无闻,又没啥作战能力的刘邦,能发展成为和项羽划江而治,争夺天下的地步,凭借的是一手杰出的政治智商和超高的驭人之术。

刘邦身上的过人之处让他能够韬光养晦,在项羽不可一世的夹缝中猥琐发育,最终“屌丝逆袭”。刘邦的主角光环和开挂人格,不仅让张良韩信等不世出的英雄豪杰为他肝脑涂地,抛头颅洒热血。

甚至连项羽帐下的重要角色,在关键时候“吃里扒外”,一次又一次地让刘邦脱困,死里逃生。此人就是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丁固,他和刘邦的交集,也正是在楚汉争雄期间产生的。

刘邦获得项羽阵营的大佬“倒戈”,死里逃生

看过《楚汉传奇》、《新楚汉传奇》等影视剧的网友,都能很清楚地知道,刘邦最后能够“屌丝逆袭”,和项羽阵营里几个吃里扒外之人的“骚操作”密不可分。

文章图片3

这第一个就是项羽的叔叔项伯了,项伯在刘邦九死一生的鸿门宴事件里,骚操作不断。不仅在事前提前向刘邦等人通风报信,透露了项羽有意设宴加害刘邦等人的消息,让刘邦一行人做好万全准备。

同时,在鸿门宴期间,面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等危机时刻,项伯还帮刘邦在项羽面前苦苦求情,让妇人之仁的项羽收了杀心、放虎归山,由此才出现了后期的逆风翻盘。

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的这一通救命之恩,刘邦在项羽兵败自杀后,妥善安置了项伯。刘邦赢得天下后,虽然没有实现和项伯结为亲家的承诺,但是将项伯赐刘姓,并封他为射阳侯,让他此生依旧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刘邦与丁固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205年,那一年刚好发生了彭城之战,咱们的主角丁固也在此时来了一个骚操作。

文章图片4

彭城之战爆发前夕,刘邦在猥琐发育之下收拢了诸多投靠他的诸侯,拥有了一支对外号称有56万部众的大军。这支规模浩大的起义军在占领彭城之后,不思进取,整日饮酒作乐。全军安于享乐,不做城防,不整军备。

当项羽带着区区三万精锐杀至彭城,刘邦这支规模十数倍于项羽的大军却如纸糊一般,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

彭城之战刘邦败得非常惨,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家底在这次大战中赔的底儿掉。不仅如此,包括刘邦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后在内的众多至亲家眷,也悉数落入了项羽之手。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在夏侯婴驱车逃亡的过程中,嫌车内自己的孩子影响车速,竟然将自己和吕后唯一的女儿和日后汉王朝继承人刘盈给踢下了马车。

文章图片5

饶是“车神”夏侯婴,不忍看着刘邦儿女死于乱军之中,多次舍命相救,其实,刘邦这种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夏侯婴虽然驾车技术神乎其技,但是车内人多,势必导致车速下降。结果也毫无意外,项羽的追兵最终也追赶上了刘邦,而拦住刘邦等人的将领正是项羽手下的将领丁固。

追上刘邦的丁固刚想把刘备抓回去领功,却被刘邦一顿忽悠:“两贤岂相厄哉!”,意思就是你丁固和我刘邦都是圣贤之人,怎么能互相残害呢?

被刘邦的马屁拍的五迷三道的丁固,在刘邦一顿忽悠下,竟然放了刘邦,让他逃过一劫,让项羽的大业功败垂成,也给自己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文章图片6

项羽战败自刎,刘邦怒斩昔日救命恩人

彭城之战后,刘邦开始了猥琐发育,用“拖”的战术让项羽无可奈何。就是在这么一系列的操作之中,刘邦的势力不停地壮大,到了垓下之战时,项羽已经是四面楚歌、回天乏术了。

战败后的项羽,自愧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畔自刎而死,自此刘邦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话说,项羽自刎后,刘邦成为了笑到最后的大赢家。

面对这个当初把自己打得落户流水的项羽,刘邦出于笼络人心和对于对手的尊重,将项羽以王室的规格厚葬。

不仅如此,面对项羽旧部,曾经的仇人此时已经是楚军实际领导者的季布,刘邦不计前嫌,赦免并重用季布。他拜季布为郎中,让季布的军事才能能在大汉朝中继续发挥。

文章图片7

值得一提的是,战败却没有战死的丁固,在得知刘邦妥善处置项伯和季布,也来到刘邦帐前,希望刘邦能够念及当初放刘邦一命的恩情,妥善安置自己。

然而,丁固千算万算,还是没有算到刘邦对于自己的看法,他就这么给自己敲响了丧钟。看到昔日放自己一马的丁固,刘邦竟然以“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为由,下令杀了丁固。

不仅如此,刘邦在处决丁固之时,还叫来了手下心腹亲临丁固受刑现场。当时,刘邦告诫他们:“叛主不忠的人就是此等下场”。

原来,在刘邦眼里,丁固彭城之战放自己一马属于战时背主通敌的行为,也正是丁固放虎归山,使得刘邦有喘息之机,最后把项羽消灭。

文章图片8

刘邦对于丁固这样的不忠之人,自认下令杀掉,以此立威,也希望凭借此事让手下人对自己忠诚,毕竟时代不同了,所执行的“人才政策”也需要发生改变,“忠君爱国”必须要提倡。对于此事,史学家司马光这样评价:

“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馀年,宜矣!”

司马光对于刘邦斩杀救命恩人丁固的行为是非常赞成的,认为不忠之人的下场本该如此,而刘邦的行为让真个大汉文武百官都衷心事汉,为大汉400年的国祚殚精竭力,绝无二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