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清明

 日月婆娑 2022-01-09

每天9:09,面包圈伴你往前走~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乡,我一直向往的却是比远更远的地方。——《幽灵公主》



    每逢佳节倍思亲。看到朋友圈里,老家妹妹们去上坟的照片,才想起清明节快到了。离家太久,很多节日都过的越来越没有气氛。异乡的车水马龙太过嘈杂,淹没了我们对老家的念想。偶尔夜深人静,那些沉沉的回忆涌上心头,才觉得没有故乡的现在,如此的没有灵魂。

    早些年,老家还没有火葬。人去世后,葬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山上。每到清明,全家老小带着食材、炊具、祭品上山祭奠。上山大多是小路,没有通车,全凭人力搬运东西。赶早出发的话,一两个小时的路程。通常个探路先锋,在野草丛生的小径开路,顺便寻找水源。山上上没有水,需要从半山腰的洞里抬上去。

    后来家里开始喝矿泉水,就不再用山里的水了。桶装矿泉水担上山,方便很多,也少了一些探险的乐趣。

    通常坟墓周围杂草丛生,男人们负责清理杂草,修补坟墓,女人们煮饭,小孩子满山跑,摘野果子,拔野菜,运气好的话,能逮到野兔。平日里父母忙于生计,极少全家一同外出游玩。上坟在孩子们的眼里,跟春游一样充满欢乐。

    年纪小,也无法理解大人们红着的眼眶和一杯一杯的酒,更无法读懂,老人们吟诵的祭祀词中的哀伤。土里葬的是他们的父母,兄弟,甚至子女。冥漠重泉哭不闻,潇潇风雨人归去。

  在山上吃过饭,用水,土灭了火之后,就准备回家了。山上起风了,呼啦呼啦响。年幼的孩子会吓哭,担心墓里的主人会突然跑出来的。比起上山时的兴奋,下山的路显得难了许多。也许是在山上奔跑太过疲惫,孩子们没那么活跃了,昏昏欲睡。大人们也情绪低落。

    上山祭奠的记忆,大约在小学阶段止步了。中学后,很少有机会能凑到周末可以上山。异乡求学、工作,别说清明节,中秋,甚至春节,都没办法保证每年都回去。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如果再上山,肯定连路也找不到了。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的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少了对生活的敬畏,很多东西都变得可有可无,眼前的幸福模糊了模样。我们变了,带着死去的灵魂在世间浑浑噩噩。不够勇敢,也不够坚强。

    常常会在节日思念故去的亲人,友人。他们走了,在另一个世界找到自己的天空,不承受现世的压力与病痛。我们却还在坚持着,时间也许会带走过去发生的事情,抹去离世带来的伤痛与遗憾,但留下来的冲击,也许十年,二十年,一辈子,都无法散去。

    一边怀念,一边往前走。傍晚的日落,让人思索,清晨的日出,也让人振奋。换一种心情,感恩现在的拥有,憧憬明天的不一样。将那些痛彻心扉的昨天,淹没在滚滚的人群里。生命,多可贵。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人,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