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少女时代(二)-那些沉迷在书中的美好时光

 日月婆娑 2022-01-09

蓝字
每晚21:45 不见不散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当一个人开始回忆过去,说明他已经老了。我的少女时代,已过去很多年。可常常浮现在脑海中,回光返照吗?为了不遗忘,把他们一一留下来。单击蓝字,看看那时我和零花钱的故事,我的少女时代(一)

    从小,我的心里就有一个封闭的世界。别人进不来,我也出不去。这个小小的圈子,见证了我从稚嫩到成熟,从莽撞到略有城府,从黄毛丫头到两个孩子的母亲。

    任凭生活摔打我,每每想到这个角落,心里便能逐渐平静下来。感谢带我入圈的老师和同学,让我在迷茫的人生路上找到了方向。     如今,即使我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仍对它情有独钟。这个圈子就是读书。读书让我在远离故乡的时候仍能初心不改,让我在迷茫无助的低谷期耐心蛰伏,让我在琐碎的生活中找到短暂的平静。 01 好读书不求甚解     对于书籍的喜爱,从小学的语文课开始。语文老师姓黄,小个子,大嗓门,甚至因为声如洪钟影响隔壁班上课,遭到其他老师投诉。    黄老师课堂上极有魅力,那些我们不曾见过的风景,不曾吃过的美食,不曾经历过的趣事,从他口中蹦出来的时候,深深吸引了我们。

    老师看我们求知若渴的模样,必定也是喜欢的。因为我们对他讲的一切都很好奇。他的大学,他看到的世界。对于还在犹豫长大了上清华还是北大的我们来说,他像一道光,把我们从狭小的井底,拉上了地面,看到了我们可以触及的真实的未来。     当我们说出清华北大的梦想后,老师笑的挺开心。他带我们回顾了母校的风景和精彩的校园生活,嘱咐我们一定要坚持读书,至少也要去云大,去看看古老的教学楼,秋天的银杏道,和象征求知路上不断攀登的一千多级台阶。     讲到激动的时候,唾沫飞溅,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我们心中的男神形象。记得有一篇十里长街送总理课文,领读的时候,他哭了,声音哽咽,眼里含着泪水。第一次看到成年人在面前哭,挺震撼。原来大人也会哭。原来带感情朗读真的是文乐人乐,文痛人哭。     黄老师只带了我们一学期就被调去了更偏远的学校。第二学期来了高个的沈老师,教语文和美术。沈老师给我们看他的素描作品,教我们光,影,线条,带我们欣赏名画。在此之前,我们的美术课是其他老师兼任的,一本简笔画,可以横跨几个年级上几年的课。     沈老师是市里人,穿着洋气,唱歌,画画,篮球都很好,跟其他上了年纪的老师不同,他阳光,时尚。很快成了孩子王。每天放学后,总有一大群男孩子缠着他去打篮球。     在沈老师的努力下,学校组织了第一届篮球运动会。盛夏的酷热没有击退大家的热情,场上的同学奋力奔跑,场下的观众大声加油。     沈老师一个学期后也调走了。学校里恢复了平静。升六年级的时候,老师都换成了常年带毕业班的中年老师。求学生涯开始有了升学的压力。背书,刷题,连课间在走栏里打闹都是违规的,那样不符合我们毕业生的身份。     两位老师在懵懂的年纪,打开了我们不曾到过的精彩世界,点燃了我们好好读书,去闯荡世界的梦想。也让我们爱上了学习。     幼时的我们不懂得读书带来的意义,但两位老师告诉我们,世界很大,也很美。而坚持上学,遇见的美好将改变我们的未来。 02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上了初中以后,接触到的关于学习的东西更了。小学没接触过英语,刚开始学的非常吃力。好在勤奋,每天早起背书,慢慢的也摸到了门道。期中考试的时候,从入学的倒数考进了前十名。     期末的时候,考的更好一些。仍记得宣布成绩时英语老师兼班主任笑盈盈的目光。这种从尾巴爬到上游游的感觉太好了。轮回一般,大学入学时又变成了尾巴,不过却没能再冲到上游。学的东西不够喜欢,也不够努力。     直升高中后,更加沉迷于考试。光顾图书馆的次数多了,借书证的借阅记录填的满满的。十七八岁的年纪,对未来充满想象。明明什么都不懂,却像大人一样装的深沉。

     胡思乱想的小脑袋里,数理化吃力起来。那种自小就有的学习上的优越感渐渐被挫败了。于是图书馆成于逃避现实的唯一出路。甚至周末,跑去图书馆借几本书,蹲坐在公园的亭子中一看一整天,不吃不喝。     这些书与学习无关,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时对学习若有这样的毅力,高考的时候也许是另一番模样了。当然,他们也不是毫无用处。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世上没有后悔药,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昨天的付出,而明天的精彩,需要今天的努力作为铺垫。     高考的压力巨大,对普通的孩子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的机会。拼尽全力之后,未来交给了大学。那阶段读的书,没有功利,很大程度上像朋友一样,静静的陪伴。沉溺在书中,忘记了学习上的挫败。后来想想,生活总是起起伏伏的,低谷的时候更应该努力才是。逃避解决不了问题。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03 不动笔墨不读书     梁文道说,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工作以后再读书,更多的是工作相关的专业书了。像砖头一样,越来越厚。工作成了生活的手段,没有太多的喜爱,也没了精进的动力。     有人说,那是因为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才消极怠工。假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会没工作的动力?那时恐怕再厚的砖头也啃得下了。     生活不会骗人的。付出不一定有好收成,没有付出,注定颗粒无收。     好读书,善读书,学以致用。前人留下的精华融入自己的生活,书写出不一样的人生。     时光是无痕的,但文字,让我们在匆忙的生活中找到自我。提起笔,留下的是过往无法忘却的美好,也是未来幸福的期望。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您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