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中,金荣和秦钟等人在学堂打架,金荣迫于宝玉的势力,向秦钟磕头道歉。想到同样是贾府的客人,秦钟比自己有地位许多,金荣愤愤不平。回家后就将整件事跟母亲说了一遍。金母是个寡妇,平时靠着小姑子贾璜之妻的关照生活。如今儿子被欺负了,自己没本事,只能跟小姑子诉诉苦。这小姑子一听来气了,马上去宁府找尤氏讨公道。来到宁府,才知道尤氏为儿媳妇秦可卿的病焦心。也不好意思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坐一会儿就回去了。秦可卿病了,仿佛请医生来看,也没有好转。贾珍和尤氏非常焦心。看到这里,大家都以为这对公婆对儿媳妇是真心喜爱,不惜财力人力,到处求医。那么,尤氏焦心秦可卿的病,是情真意切,还是欲盖弥彰呢?秦可卿是从育婴堂抱养的孤儿,养父是秦业。后嫁给宁府贾蓉为妻。虽然出身低微,但她可了不得。贾母夸她是第一称心的儿媳妇,王熙凤与她惺惺相惜。这两个人,是贾府权势的中心,贾母的威严,王熙凤的势力,世人可见。能得到她们交口相赞,可见秦可卿有过人之处。婆婆尤氏对她也是百般照顾,可卿生病初期 ,亲自在旁边照料,看着她吃燕窝粥。这在封建专制的家庭里,是非常罕见的。传统风俗中,婆婆大过天,在日常的相处中,儿媳妇只能仰视,唯命是从,不能顶嘴,不能有半点的异心。看李纨对王夫人的态度,王夫人对贾母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儿媳妇不管受了婆婆什么委屈,都只能打掉了牙齿往肚里咽,这是传统。秦可卿对尤氏的态度小说中提到的不多,但尤氏对她的操心,简直比对贾蓉还多。尤氏没有生育,没有子女。娘家的背景也非常一般。要在贾府站稳脚跟,除了抱住的是人的大腿,别无他法。贾母喜欢秦可卿,那么尤氏爱屋及乌,自然也会喜欢她。只不过后来事情的发展,大大超出了尤氏的掌控。贾珍跟秦可卿有私情。用现在的话来说,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虽然豪门贵族私生活混乱是常有的事,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丈夫跟儿媳妇搞在一起,这种侮辱,不是谁都能忍的。有人说尤氏前期那么焦心秦可卿的病,是因为她还不知道丈夫和秦氏的丑事。这有点牵强了。老仆人焦大曾当着众人的面骂过“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上下皆知的丑事,只是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而已。尤氏没可能不知道。要在大家族里生活,除了自己有能力,有靠山,还需要有心腹。平民出生的尤氏,嫁入贾府后,身边肯定不缺少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家管家的家长,她没可能不清楚家里的事。秦可卿也许真的是病了,但致命的并非是冯紫英介绍来的大夫所说的经血不调。心病还需新药医,不过常来府上的太医们,并不敢把这心病挑明。贾珍袭了贾敬的爵位,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大将军,这样的丑事暴露出来,贾府以后还会让这些太医们上门吗?元春得势时,贾府可是众人趋之若鹜追捧的对象。根据红学专家们的考证,秦可卿病死的情节是后面修改的。真真的死因,是与贾珍的不伦关系败露,无法收场,羞愧自缢。在后来的版本中,因为一些原因,自缢的情节被删除了,秦可卿的的死因成了谜。尤氏跟客人说,可卿的病让她很操心,请了很多医生也不见好。贾珍在家的时候,也积极跟贾珍讨论方案,看起来非常关心秦可卿。跟王夫人对李纨的冷淡比起来,尤氏对秦可卿的热情,赛过母女关系。她还督促贾珍,应该再去多找别人的医生给秦氏看病,家里常来的太医没个准话,别把病情耽误了。贾珍说冯紫英介绍了个医生,明天就可以来看。尤氏马上转了话题,问贾敬的生日怎么办。原文是这样的(尤氏)如今且说媳妇这病,你到哪里寻一个好大夫来与他瞧瞧要紧,可别耽误了。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人怎说,他也添几句文话说一遍。 尤氏听了,心中甚喜,因说道:“后日是太爷的寿日,到底怎么办” 贾珍说已经找到医生后,尤氏的心马上就转到其他事情上去了。在贾珍面前,她有礼有节,滴水不漏。表面上是疼爱儿媳妇的好婆婆,实际上,她不过是为了在丈夫面前演出好戏而已。前面有说尤氏没有背景,在贾府中没什么势力,但贾珍对她还可以。相比其他嫁入贾府的女性,她和邢夫人的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四大家族联姻是传统,她们这样的外来人,要融入四大家族的关系网,非常不容易。女人多的地方,争斗就多。从凤姐排挤尤二姐我们能看到,出身一般的女性要想通过结婚跨越阶层,是非常困难的。尤氏没有为贾珍生下一儿半女,除了抱紧贾珍的大腿,她没有别的活路。正是这样的心思,才让人更加看不起。凤姐就非常瞧不起尤氏。按辈分来看,贾珍比贾琏年长,尤氏算是凤姐的嫂子,可在凤姐眼里,她就是个没用的女人。放任贾珍、贾蓉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占尤二姐、尤三姐的便宜。虽说三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好歹也是一家人,她宁愿舍掉尤二姐尤三姐去讨好贾珍。可见,尤氏心里真正惦记的人,只有自己。秦可卿深得贾府上下的喜爱,特别是贾珍,对她格外用心。尤氏有苦说不出啊,没有能力反抗,只能一味的顺从。这种顺从,在秦可卿死后,狠狠的体现一次,丧事都不操了,直接装病罢工。贾珍无可奈何,只能请王熙凤帮忙主持丧事。后来贾敬突然离世,贾珍不在家,尤氏一个人也把丧事办的有礼有节,不失体面,足见她也是有管家的能力的。王熙凤虽然在荣国府非常能干,但从来没接手过婚丧嫁娶的大事,秦可卿病故时,贾府还在繁盛时期,请王熙凤主持秦氏的丧事,实属无奈,因为尤氏撂挑子了。这也是尤氏在贾府被打压排挤的生活中最严厉的一次反抗。当然,贾珍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收敛,不然就不会出现后面觊觎尤二姐尤三姐的事了。贾珍、贾琏等人,臭味相投,沆瀣一气,虽没有大奸大恶的罪行,但在非常好色。与尤氏和邢夫人等的隐忍不同,王熙凤对贾琏的色心深恶痛绝。且不说烟花柳巷的寻欢,当时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抓住了好几次。王熙凤生日的时候,贾琏大白天的跟下人的妻子苟且;女儿出天花生病期间,贾琏趁王熙凤无暇顾他,又拉了别人上床。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就算是名正言顺的通房丫头,也休想碰到贾琏一根毫毛,更何况这些不体面的女人。凤姐的傲气和霸气,容不下贾琏身边这些人。后来贾琏偷娶了尤二姐,新鲜期过后,投入了贾赦给的丫鬟秋桐的怀抱。表面上看来,贾琏只是好色而已,以贾府当时的社会地位,这算不得什么大的缺点,一本正经的贾政都有三妻四妾。可王熙凤是个狠角色,非常霸气,她要的是绝对的控制权,对男人,对家产,对她触手可及的一切人和事。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贾琏对凤姐的仇恨与日俱增,最后夫妻反目成仇。贾母去世后,贾琏狠狠的报复了凤姐的夺爱之痛。凤姐没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因为她有底气可以约束贾琏的行为,尤氏若是有凤姐同样的娘家靠山,还能在眼皮子底下任由夫君胡作非为?秦可卿生病的时候,尤氏表面上做的非常好,请医生,亲自照顾。逢人就夸媳妇的孝顺。等人真的走了,表面功夫也懒得做了,贾珍那么疼可卿,自然不会亏待她。公公如丧考批的悲伤,对比丈夫的冷淡和婆婆的逃避,真是莫大的讽刺。尤氏拼命想盖住的丑事,就这样赤裸裸的展示在众人面前。作者简介:日月婆娑,一枚安静的小树洞。不讨论时事,不纠结长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与您一起分享书与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原创公众号“日月婆娑”,持续更新,欢迎点赞、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