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4年6月,南京大学的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在金沙江畔兰家火山一带,偶然间发现了储量达数亿吨的钒钛磁...

 铁血老枪 2022-01-09
1954年6月,南京大学的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在金沙江畔兰家火山一带,偶然间发现了储量达数亿吨的钒钛磁铁巨型矿藏。徐克勤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西南地质局,西南地质局随即派出考察队,在反复考察确认后,确定:这一区域蕴藏的矿产异常丰富,铁矿石储量达7亿吨,二氧化钛储量达800万吨,五氧化二钒储量达200万吨。

这一惊人的发现引起了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的重视,他随即将此事汇报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在听过汇报后,也大为吃惊,他问众人:“那里叫什么名字?”众人都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只知道那里有7户人家和一棵大树,树的名字叫攀枝花。毛泽东当即表示:“就把那里命名为攀枝花吧!”就这样,攀枝花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名命名的城市。

1957年8月,冶金部提出大规模建设钢铁厂的发展计划,以攀枝花矿产资源为依托的西南钢铁厂是计划中的核心。不过,当时的厂址却并未选在攀枝花,而是选在了西昌,成立了西昌钢铁公司。鼎盛时期,西昌钢铁公司的职工人数一度达到了数万人。然而,随着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国内经济困难,中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确立了“三线”建设战略。

1964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要准备应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就这样,“三线”建设问题被确定了下来。

“三线”建设方案确定后,毛泽东出于全国战略大局考虑,有意在攀枝花这里建造一座钢铁厂,可是由于攀枝花这里的地理条件恶劣,要想在此处建立一座大型钢铁厂,显然并非易事。因此,当时在要不要建设攀枝花的问题上,中央出现了不同意见。

攀枝花位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横断山脉峡谷中,它远离中心城市,北距成都750公里,南距昆明350公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偏远山区、蛮夷瘴烟之地,直到新中国成立,这里仍旧交通困难。

但毛泽东看重的就是攀枝花这里恶劣的地理环境,因为这种地方最利于保密,而“三线”建设工程就是为了防范敌人的入侵,加上这里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正好符合战备的需要。因此,毛泽东努力说服了持有不同意见的党中央领导人,他表示:“攀枝花要建起来,建不起来我睡不好觉。你们不去,我骑毛驴也要去!”

1965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中共西南局的请示,并表示“攀枝花要采取大庆的形式,即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实行政企合一。”与此同时,国务院还从东北、山东、四川、云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抽调了5万多人来参加攀枝花的建设。

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中,攀枝花的建设者们喝的是河水,吃的是咸菜,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窝棚。就算这样,人们依旧克服了重重困难,仅用一年就使攀枝花这里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并解决了临时住房问题。紧接着他们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建设煤矿、铁矿、电厂、水泥厂等基础项目。自此,攀枝花市开始初具雏形。

从1964年到1980年,16年间,数十万的建设者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攀枝花,他们用血和汗硬生生地建起了这座新兴的钢铁城市。当年攀枝花这里只有7户人家,如今,攀枝花市80%的居民都是当年“三线”建设者与他们的后代。

攀枝花市是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但这座城市又蕴含了太多的精神。曾经的建设者们不怕苦、不怕累,风餐露宿,艰辛拼搏的精神将永远值得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