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乐理知识体系』

 未来决定现在 2022-01-09
标签:

乐理

文化

音乐

学习

分享

下文将说明我的乐理知识体系,因篇幅有限难以面面详尽,但描摹框架我想绰绰有余。闲言不表,进入正题——核心思路:以音乐的四个要素为基点,通过彼此连接与各自深入构建而成。

音乐的基本三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除此之外,最为关键的一个即是调性。所以,框架以这四个作为基点进行构建。

第一个点是旋律。旋律在音乐中是一条“线”,一般是由单个音符链接而成。但是,当思考旋律的时候,一个个音符的去考量是很困难的——每需要一个音符做一次121。况且在旋律中,几乎没有囊括所有12个音符的情形。所以一般用音阶来作为思考旋律的方式——无论是五音、七音、八音,总是比121要强上许多。

第二个点是和声。和声在音乐中是一个“面”,一般由四个音符组合而成。如旋律一样,用一个个音符去思考和声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于旋律而言有了音阶,而在和声的部分则有了和弦。无论是七九一十三、还是大属小半减,这总比挨个说音名的方式简单的多了。

现在,旋律有了音阶,和声上有了和弦。于是有了第一条链接——旋律功能:任何一个在音阶中的音符,对于所对应的和弦是什么?和弦音?引申音?变化引申音?避用音?我将其称作旋律与和声的协和程度。而从即兴的角度,这样的思路对应Chord-Scale System:当遇到一个和弦,找一条音阶与之对应。说起来虽容易,做起来不简单——一个和弦可以对应许多条音阶,那么选哪个?做一个旋律功能的分析吧。

以上是纵向的联系,还有横向的角度。

音乐不仅是音符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并且只有一个音阶、或一个和弦的乐曲极为少见。旋律与和声会随着音乐的进行而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是毫无章法的。所以,在旋律与和声中的各个音符之间会有一定的关系,我把其称作音乐的“系统”——调性。

于是有了第三个点。对于调性,着实更多的内容在于调式:如大调式、小调式(自然、和声、旋律)。对应旋律与和声,也就有了调性音阶与调性和弦。在这样的“系统”下,旋律与和声横向的进行的有了章法。于是,也有了每个音符对于调性的考量——调性内音(稳定音、不稳定音)、调性外音(极不稳定音)。我把这称作调性的稳定程度。而从即兴的角度,这样的思路对应Key Center——通过对调性的判别,选择对应的调性音阶。

到这里,有了两个维度:纵向意味着协和性,横向代表了稳定性。当然,若是乐曲中用了较少的音符,倒是可以两全其美。但在实际中两者经常存在相悖的情况:在音符的角度,两个维度带给音符双重的“身份”。而在即兴的角度,我想调式音阶是其相连的“桥梁”。

就这样?还不够。现在仅仅是能做一些判断、分析与选择。再进一步,需要深入的拓展一些应用的思路——我更喜欢“组织”这个词。

对于旋律,单独旋律也可分析。旋律中的每个音符,是主要音还是次要音?主要音如何甄别?次要音有何类别?而对于作为旋律素材的音阶,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旋律小调调式、和声小调调式、增减音阶、各类风格音阶……。嗯,然后加之各音阶音之间的排列组合吧。

对于和声,调式和弦太过局限。富化、次属、2-5、代用、互代……和声进行可谓招式繁多。况且由于现代和声的复杂性,对于同一个和声进行并不只有一种解读角度。同样的,也可再进一步,和弦Voicing与四部和声,着实是值得毕生研习的。啊,这似乎也是一个排列组合问题。

对于调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转调、离调、移调等调性变化。仅单就转调而言,若是细分:等音转、等和弦转、同主音转、突然转、近关系转、远关系转……转转转,如陀螺一样的转。在这之后,可研习各个调式——无论是各教会调式,还是各民族调式。另外,探求一番多调性与无调性也是很有乐趣的。

至此也差不多了,似乎剩下的就是不停的练习与分析、实践与积累。最起码的,有了这些思路,我想也算是应了那句:用“脑袋”弹琴了。但四个要素只说了仨——“三缺一,不成局”。而按照国际惯例,最后出场的往往都是最重要的。所以,并不例外,也难意外,最后的即是——节奏。

最后的第四个点。啊,节奏,你是音乐的生命;有了你,才有了音乐。节奏的重要我想无需多言——只有音符,不一定是音乐;没有节奏,一定不是音乐。所以在音乐中节奏是贯穿始终的,难以缺省的。在音符的角度,对于节奏而言即是两点:时值与强弱。但是对于时值一般还算可以,而对于强弱往往惨遭忽视。无论是以小节为循环的强弱规律,还是在实际演奏中的力度掌控。唯有掌握了强弱,我想才是完成了从“能弹”到“会弹”的跨越。

对于节奏再进一步,我想即是律动。对于律动若有所忽视,独奏上为之尚可,在合作上暴露无遗。常有这样的状况:乐队中每个人弹的虽然没问题,但融合不到一起去。这就像说不同方言的人,各讲自己的都没问题,但彼此之间却难以交流。

再深一层的话,我想曲风的本质区别即是律动的差别。所以对于音乐的各个风格,首先在节奏上进行分析与对比是极好的。而从旋律与和声的角度来看,若是把调性当成是对其第一层“束缚”,那么曲风则是第二层“限制”。

以上便是我的整个体系。一方面,“无私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另一方面,更“自私的”期待大家能提出意见,通过交流以精进与完善。

篇幅有限,言语难明;附图一张,供君品评。

『我的乐理知识体系』

愿练琴愉快。: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