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调研报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建议
2022-01-09 | 阅:  转:  |  分享 
  
调研报告: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及建议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提出明确的目标。但从现状看,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这一目标尚有不小的
差距。我国土地管理和使用的现状笔者认为,这些年来的实际利用现状中,主要存在以下“五种博弈”:一是城市与乡村的博弈,实质是土地利用边
界的博弈。二是地方与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博弈。主要表现在土地计划指标配给与争取上。从下级政府的角度讲,争取到建设用地指标就意味
着地方争到了“发展权”。三是工业与农业的博弈。主要表现为各级各类工业开发区与农业、农民争地。农业作为弱势产业,这种博弈的结果往往直
接导致农用地甚至优质耕地的减少,或间接导致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的减少。四是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未利用地的博弈。建设用地增加必然
导致耕地、生态用地(含未利用地)的减少,五是耕地与林地的博弈。至少在“多规合一”实现之前,这两套管理体系会一直在政策和用地面积上“
打架”,要么是耕地在悄悄地侵占林地,要么就是退耕还林,耕地甚至是已经上图入库的永久基本农田转为林地。原因分析一是对中央政策精神领会
上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导致一些地方实际工作目标的模糊与秩序的混乱。二是发展理念上的“新旧转换”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很多地方的经济发
展仍处在依赖传统模式的阶段,人们对“金山银山”的渴望往往会胜过对“绿水青山”的追求,这种新旧发展理念的转换难以一蹴而就。三是存在忽
视自然规律的现象。经济社会发展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生态文明建设也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自然规律,不仅影响土地
的有效利用,而且也会从根本上阻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思考加强中央政策精神的宣传贯彻。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减少地方在政策掌
握和执行上的落差和偏差。二是告别“一提土地资源管理就是建设用地和耕地管理”的固有思维,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大国土”理
念,既要考虑城市建设要有足够的建设用地作支撑,又要考虑生态文明要有足够的生态用地来支撑。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龙头管控作用。“多规
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尽快结束原有各类规划打架、图斑和面积重叠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编制与用途管制是互相促进的。规划编好了,各种功
能区在图斑和坐标上固定下来了,各市场主体在各自的功能区和规划区范围内活动,土地资源利用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强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制度,遏制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浪费的势头。具体的思路应该是:在生态用地上坚持自然恢复为主,适当加以人工干预(如退耕还林、还湖、还草);
在农业生产领域,要坚持间作套种和循环利用,切实保护耕地表土层;在城市规划圈内,尽量减少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土地,遏制无视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无限扩张。抓督察监督和执法监督,确保政策落实落地。督察机构的使命,就是落实横向上的“三严”制度和纵向上的“三严”方
针。其中,横向上“三严”制度就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纵向上的“三严”方针就是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1
献花(0)
+1
(本文系zhengtu34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