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辣椒病毒病是用什么药效果好?辣椒病毒病怎么防治?

 新农业新技术 2022-01-09

辣椒病毒病别名:辣椒花叶病。

分布为害 病毒病是辣椒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露地栽培常年减产20%—30%,流行年份发病率高达50%以上。保护地栽培发病较轻。

辣椒病毒病是用什么药效果好?辣椒病毒病怎么防治?

症状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减产明显甚至绝收。常见的发病症状有3种类型。

(1)花叶型。病叶出现明显黄绿相间的花斑、皱缩或产生褐色坏死斑。

( 2 )叶片畸形或丛簇型。开始时植株心叶叶脉退绿,逐渐形成深浅不均的斑驳、叶面皱缩、以后病叶增厚,产生黄绿相间的斑驳或大型黄褐色坏死斑,叶缘向上卷曲。幼叶狭窄、严重时呈线状,后期植株上部节间短缩呈丛簇状。重病果果面有绿色不均的花斑和疣状突起。

(3)条斑型。叶片主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沿叶柄扩展到侧枝和主茎,出现系统坏死条斑,常造成早期的落叶、落花、落果,严重时整株枯死。

辣椒病毒病是用什么药效果好?辣椒病毒病怎么防治?

病原 辣椒病毒病的毒源有10多种,我国已发现7种,包括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X病毒),首蓿花叶病毒,蚕豆萎蒿病毒。

发病规律 病毒在窖藏的大白菜、萝卜种株上或田间的车前、龙葵等杂草根部越冬。种子也可带毒,土壤和烟草制品也可能带毒,并通过接触传播或蚜虫传播,由微伤口侵入。辣椒病毒病于5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发生,6—7月盛发,待8月高温干旱后,病情加重。辣椒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侵染为害,随着辣椒生育期的推进,侵染率依次降低,对辣椒产量影响依次减轻,以2-4叶期侵染率最高,在这一生育阶段,生产上应注意阻断传毒昆虫迁人及喷施防病药剂进行防治。此外,发病与蹲苗时间过长或移栽大田遇到低温、浓雾等不良气候条件有关。有机肥充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构良好,辣椒病毒病发病株率低,发病程度轻,单施氨、磷化肥、有机质缺乏的田块发病重。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一般温度较高(33℃以上),湿度较低(相对湿度60%以下),强光照条件下病毒病发生较重,在辣椒生长期间,有雾日数越多,雾的强度越大,病毒病发生越严重。因此,高温、干旱、重茬、缺水、缺肥,植株生长不良,蚜虫多或防治不及时,发病重。此外,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一般锥形椒比灯笼椒抗病。

辣椒病毒病是用什么药效果好?辣椒病毒病怎么防治?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一般种子要用0.1%高锰酸钾液或10%磷酸三钠液浸种15-2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3)可以用一款(河南真赞生物)厂家的病毒克星A氨基酸水溶肥+病毒克星B微生物菌剂经行上喷下冲的方式来防治病毒病的发生。病毒克星A是根据作物抗性基理而研制的,经叶面喷施以后,并在植物体内向顶端传导和跨层转移,均匀分布,迅速达到病毒作用点,抑制病毒细胞酶催化,终止DNA复制,扑灭病毒,加强植物对病毒敏感性,提高植物对病毒纯化能力。病毒克星B是新型的微生物菌剂,其杀菌活性是相同浓度同类产品10倍以上,能被植物的叶片、表皮好根部迅速吸收并上下传导。内含的多种高效吡啶杂环类抗菌因子,对多种真菌、病毒的病原菌有强烈的拮抗抑制治疗作用,用量少,效果强,特别是对细菌类病原菌的效果尤为突出。最终两者结合起到杀菌、修复、营养小叶、花叶、曲叶、黄化、畸形皱缩、蕨叶、条纹等各类型病毒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