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将至,讲解5个腊八节“冷知识”,让你边喝腊八粥,边涨知识

 皇家书库319 2022-01-09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是一年中最末尾的一个月,这个月也称之为“腊月”

踏入腊月之后,预示着这一年即将结束,迎接崭新的一年到来,在腊月这个最末月份里,现代人可能对腊月持有的传统风俗没有多大了解。

但在古代,对腊月的度过很讲究,不仅时常会祭拜先祖、祭祀神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且腊月当中,也有很多传统节日和习俗,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就是当时人们最在意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且这个节日传承至今已经上千年历史,可谓是一个“世代相传”的节日了。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句俗话自古就流传至今,因为自腊八节之后就步入春节前夕,后期有大寒节气、南北小年、除夕夜等春节临近的节日。

所以在腊八节这天,有很多传统习俗与美食要了解的,比如美食就有腊八粥、腊八蒜等,这些都是在腊八节这日里宜品尝的美食。除了习俗与美食,其实腊八节这日里还有些大众少有了解的冷知识,下面小鹿做个整理,腊八将至,5个腊八节“冷知识”要了解,让你边喝腊八粥,边涨知识,看看这5个腊八节“冷知识”中,你知道哪几个?

※ 冷知识一,腊八粥的诞生,原来与佛教有关

对老一辈人来说,腊八节早晨喝腊八粥,已是传统食俗,腊八粥的做法非常简单,用几种杂粮经长时间熬制成粥即可,腊八粥味道与八宝粥相似,粥感绵糯,又香又甜的,吃完一大碗,回味无穷。

但大家知道吗?腊八粥也叫佛粥、七宝五味粥,在宋代就有“腊八之日食腊八粥”的记载,于清朝盛行,而腊八粥的诞生,与佛教有关。

相传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修行的时候,曾被饿得不成样子,如叫化子一般消瘦难看,甚至因为体力不支的原因,在河中沐浴之后,还无力爬回岸上。

这时有一位名叫苏耶妲的牧羊女经过,将释迦牟尼救上了岸,这位善心的牧羊女还给释迦牟尼一碗用五谷杂粮熬制的粥让用于简单充饥。释迦牟尼吃完这碗杂粮粥之后,精力和体能也得到适当恢复,并心有所想,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深思,最终修成正道成佛了。而释迦牟尼成佛这一天,正好就是腊月初八,而释迦牟尼成佛当天吃的粥,称为“腊八粥”。

我们中国的佛教,一直对佛祖修行有敬仰之心,所以在古时,腊八节又叫“佛成道日”,并把腊八粥视为良药。

时至今日,在腊八节这日里,很多寺庙和饭店都有以粥供佛、向世人施粥等行为,并在民间逐渐成为“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传统食俗。

※ 冷知识二,腊八节早时并非叫腊八节,而是叫腊(zhà)祭

古时候,人们对农产业就非常重视,当时很多省份早已是粮食大省,当年的粮谷丰收,年中、年尾时一定会祭拜先祖,感恩万物神灵的庇护,以求感恩丰收之意,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传说古时的腊祭,是一种农业祭祀,主要就是祭拜与农产业相关的神明,在腊祭这日,不仅会举办非常隆重的答谢祭祀典礼,典礼结束之后,还会用些五谷杂粮来熬粥喝,为腊八节的结束画上完美句号。

※ 冷知识三,腊八节的民间谚语“腊八,长一杈把”是啥意思?

很多从古时的民间谚语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民间谚语很多至今依然适用,包含了民间百姓的智慧,是生活经历和经验所提炼的总结。

而腊八节所流传的民间谚语“腊八,长一杈把”,完整的谚语说法应是:“冬至,长一针刺,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年,长一椽,过了清明,长一井绳”这名谚语所代表的意思是冬季白天时间的长短。

“腊八,长一杈把”中的杈把,指的是一种采用桑树的树叉修剪打磨制成长手柄带三叉支的农用工具,主要用于晾晒五谷杂粮时扒散使用。

古时候没有现今对时间观察的精准,只能通过一些实物的长度来作比喻时间长短。冬季期间,度过冬至之后,白天时间开始转变,比以往要长一点,就比喻为如枣树上的“枣刺(一寸长)”,而但到腊八节之后,白天时间比冬至时要长很多,就比喻为“长一杈把(约7~8寸长)”,随着时间推移,昼长夜短也会越发明显。

※ 冷知识四、腊八粥与“英雄岳飞”有关

相传精忠报国英雄岳飞,当年还在朱仙镇抗金的时候,腊八粥就有所流传。

当时抗金,时间已到冬季的数九寒天期,天气十分寒冷,关键是当时的军队粮食已属断粮,而且将士身上的军衣也很单薄,寒饿交迫之下,如果将士们的身体熬不过,就很容易因此挂掉。

好在当时很多百姓见到军队寒饿交迫,纷纷在家熬制粥羹,送给将士们充饥取暖,而这一日正是腊月初八,喝的粥自然就是早已流传的腊八粥了。

岳飞及其军队们喝完百姓们送来的腊八粥后,体力得以少量恢复,就前去大战了,结果大获全胜而归。后来岳飞离世,世人为了纪念岳飞,腊月初八这天,都会用五谷杂粮熬制腊八粥饮用。

※ 冷知识五、腊八粥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明朝初期,正值寒冷冬季天,朱元璋不幸落难到了牢狱之中,寒饿难耐的时候,朱元璋却有幸在牢狱中的一个老鼠洞里,发现了一些谷物、红枣、豆子等粮食谷物,朱元璋就将这些无意得到的粮食谷物收集起来,并熬制了一碗暖暖的粥羹。

在寒冷冬季中有那么一碗暖气热腾的暖饮用,虽然无法完全填饱饥饿,但也能让身体暖和起来,而这一天,正是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最后朱元璋东山复起,并坐上皇帝之位,为纪念当时牢狱当中一碗暖粥给自己带来新希望,于是把这日定为腊八节,而所喝的粥羹,则称为腊八粥。

小鹿有话说:

腊八节和腊八粥,一直都是被世人重视的节日和食俗,能够让这节日充满温暖和有意义,就算古代时特别重视的祭祀,在现代社会逐渐被淡化,但在腊八节这日里,和家人喝一碗腊八粥的习俗,依然流传至今,不仅包含了对旧一年的收获总结,还带有对新一年的期盼。

我是小鹿,如果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不妨给小鹿来个关注、收藏、分享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