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是梅兰芳大师高足的母女

 cxag 2022-01-09

图片

陆素娟 

    陆素娟,女,京剧旦角。原籍苏州。本来是南方花界人物,1907年出生于贫苦家庭,家里人口多,靠租种几亩地和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仍是入不敷出,度日艰难。她七岁时,父亲无奈把她送到苏州城里一家茶楼当丫头。陆素娟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老板看出她有灵气,便聘请琴师教她演唱戏曲和姑苏民谣,并学习弹三弦、拉二胡、弹琵琶。陆素娟颖悟过人,学艺专心,进步很快,更难得她嗓子甜美,在茶楼演出时挺受欢迎。

    20年代随班北上,在宣南“八大胡同”韩家潭边一幢中西合璧、有二层楼阁的四合院,名叫环翠阁,落足谋生。因为生得清秀漂亮,成为名冠一时的第一红人。她所结交往来的客人都是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日间门前车水马龙,夜夜华筵笙歌,从不停息。当时,盐业银行的巨头王绍贤对她甚是倾慕,花得起工夫,几乎日日都登门造访。而且出手大方,每月供应她一两万大洋作为日常的脂粉开支。此外,逢年过节还有厚礼奉赠,称得上“独占花魁”。

    陆素娟初从方宝泉学须生,以票友身份演出。旋觉须生不太对工,乃改青衣,向程玉菁问业,不久遂专学梅派。后虽得到梅氏门墙,主要还是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为之说戏。素娟姿容秀丽,扮相很美;嗓音也清亮甜润,天赋甚佳;加以资质聪颖,领悟力强,于梅氏的唱腔作工,能够努力钻研,细心揣摩。几经试演,居然声容并茂,颇得好评。当年北平盐业银行经理王绍贤,对陆素娟极为赏识。在王绍贤的支持下陆素娟就组班下海,正式当了京剧演员。

图片

陆素娟《玉堂春》剧照

    那时,梅兰芳家住上海,有几年不常演出。梅剧团的一些主要演员,如丑角萧长华、小生姜妙香、花脸刘连荣、武旦朱桂芳、里子老生王少亭等都在北平,闲居无事。陆素娟悉加网罗,以为辅弼,连一些其他配角,也都聘入班内,几乎成了梅剧团全班人马的大合作,班底之硬,一时无两。陆素娟虽学戏时间不长,但进步很快,于梅派名剧,如《宇宙锋》、《风还巢》、《西施》、《洛神》、《廉锦枫》,刘连荣、马连昆等,也都是萧老培养出来的。富连成科班“盛”字辈以下稍露头角的学生,亦无一不从萧老获得教益。在陆素娟班里,和他在梅剧团时一样,受到大家的尊重,有所不知,即向他请教。他为陆素娟配《审头刺汤》的汤勤,《法门寺》的贾桂,《凤还巢》的朱千岁,《西施》的太宰豁,《廉锦枫》的渔夫,《女起解》的崇公道等,不论戏多戏少,全演得出色当行,一丝不苟。姜妙香乃小生行中的泰斗,与梅氏合作极久,深悉其戏路与唱腔,为陆素娟配戏,自然是水乳交融,映衬得宜,帮助不小。陆素娟唱《贩马记》、《玉堂春》、《凤还巢》、《俊袭人》,都是非妙香饰赵宠、王金龙、穆居易和贾宝玉不可的。萧、姜两位,不仅技艺超群,而且戏德可钦,从不喧宾夺主,更令人敬佩。

图片

陆素娟(左)与朱桂芳《西施》剧照

    朱桂芳,为著名武旦朱四十之子。幼承家学,武功卓绝,足与阎岚秋抗衡。陆素娟的武把子,就是朱桂芳教的。《霸王别姬》舞剑的套子,《西施》的羽舞,亦出朱桂芳指授。陆素娟唱前部西施,对舞的宫女,即由朱桂芳扮演。翠羽飞扬,回风飘雪,舞姿之美,见于二人,桂芳显然起了主导作用。《廉锦枫》的刺蚌一场,如果不是由朱桂芳扮蚌精,陆素娟的表演,肯定会大为减

色。

    王绍贤与陆素娟生有一子一女,但却不能许以婚嫁。陆素娟对这种非妻非妾的尴尬地位也难以长期容忍下去,二人终于分手。彼时,陆素娟声名日隆,随之而来的各种追求者蜂拥而上,对她纠缠不休。其中有一个年轻的狂热“粉丝”在报上公开扬言,要为陆素娟“殉情”自杀,给陆素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有地位的人不会明媒正娶地找她做夫人。而她又不甘心嫁一个平头百姓,无奈之中她选择了军界名将冯治安。

图片

陆素娟《洛神》

    “七七”事变之后,冯治安奉命率军撤出北平,陆素娟毅然舍弃了“红伶”的粉墨生涯,颠沛相随。由于战地条件艰苦,陆素娟在随军途中得了肺结核,因得不到正常治疗,日重一日。一次日寇飞机轰炸老河口,由于过度惊吓,陆素娟流产大出血,抢救无效,一命身亡。死后,冯治安因战事激烈,也不能亲自料理丧葬,遂命副官张明诚全权处置。张副官选了老河口郊外一块墓地,草草葬埋,坟前立了一块墓碑,上书“陆素娟之墓”,便急急回军复命去了。抗战胜利后,冯治安命张副官去老河口寻找墓地,意欲郑重迁葬。然而,陆素娟之墓早已在战争烽火中荡然无存了!

图片

王志怡

    王志怡,王绍贤与陆素娟之女,生于北京。曾就读北京贝满女中(今女十二中),因酷爱京剧,本欲学戏,但家中极力反对,后经梅兰芳先生说情,如愿以偿,终得夙愿。并由梅兰芳先生推荐,于1952年开始向王幼卿老师启蒙问艺,工青衣,学了《玉堂春》、《祭塔》、《朱痕记》、《打鱼杀家》诸剧,打下一定基础。 

图片

王志怡《望江亭》剧照

    王志怡扮相庄正儒雅,唱腔优美,不亚其母之声容。同年九月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向罗玉萍老师学了《芦花河》,不久因病辍学。病愈后,于1953年考入军委总政治部京剧团,向苏盛琴、刘元彤等老师学文戏,由盖玉亭、钱宝森、班世超、郭金光及樊富顺等老师教武功,练把子。同时,亦由梅先生推荐从姜风山先生学习梅派,学得并整理了《凤还巢》、《生死恨》、《三娘教子》、《贵妃醉酒》、《西施》等剧。贾世珍老师传授《醉酒》身段。当时,梅先生秘书许姬传先生说“你们母女二人都是梅先生的弟子(指王与其母陆素娟),这种情况实在是难得少见。”一时在菊坛传为美谈佳话。此后,张君秋老师亲授了《望江亭》、《诗文会》、《春秋配》、《银屏公主》、《状元媒》、《楚宫恨》等剧。 

图片

王志怡《太真外传》剧照

    1955年入中国京剧院四团,1958年全团转至宁夏,成立宁夏京剧团,为该团旦角第一主演,极为观众所青睐。1959年正式拜梅兰芳先生为师,亲授诸多梅派名剧,如《凤还巢》、《贵妃醉酒》等,并得到梅葆玖师哥的无私帮助,学了《太真外传》、《西施》、《霸王别姬》及《穆桂英挂帅》等。 

图片

    1989年12月30日退休,1992年3月回到北京,1992年参加教授工作,先后教授莲莲、李胜素、董圆圆、张晶、李洁、韩冬柏、谭娜、邓敏等学生。1998年5月去加拿大教学,回国后,给青年演员胡文阁授课。1980年与琴师李门、李超整理出版了《张君秋唱腔选集》。1992年至1998年在北京市戏校授课,2002年9月起至今于中国戏曲学院任客座教授。时至今日,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传播梅派剧目,弘扬传统,作出了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