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了,放小鞭

 品茗客人 2022-01-09

  小镇人忙年的幕布是在小孩子们放小鞭的声响中渐渐拉开来的。
  平时,街上的小店里也是有鞭炮卖的。但一般不会有什么人去买,除非是哪个人家要做事情了——要么是有年纪大的过整生日了,要么是砌房子上梁了,再么就是结婚办喜事了——才会去买一挂小鞭,外带四个或是六个大炮仗。平时,小店里的鞭炮都堆在货架子上头落灰。
  进入到腊月,就不一样了。小店肯定要进不少新的鞭炮了,也不再是放在货架子顶头了。门口拿两张长板凳,搁两块实板门板子,把鞭炮和其他一些年货码在上头,等人来买。门口出摊子,也是为了与拖大拖车外来卖鞭炮的小贩子们竞争。
  用大拖车出来卖炮仗,也是当年小镇的一景。拖车,就是人力平板车。小镇上那个时候没有三轮车子,只有两个轮子的大拖车。小镇的拖车也与我后来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不同:两根木头把子是固定的,车把子与平板的车身相连的地方还有两根木头脚子,车子放得平,拖拖车的人歇下来能在车把子上坐着。那段时间,这种卖炮仗的拖车多在东边的朝阳街上和北边的西朝阳桥的两侧路上。东朝阳桥是县革会所在的地方,有哪个屙屎把胆子屙掉了敢在县革会门口摆小摊子啊?
  除了大拖车,还有一些平时就摆小摊子卖东西的人家,在腊月里也会弄一张方凳子,摆一个小竹匾子,里面放几挂小鞭,一小堆小掼炮,几张火药纸——直到进入高中之后,我才知道那火药纸是运动会上发令枪用的,怪不得平时会在射阳商店的文化用品柜台里看到有得卖呢。
  放小鞭是个系统工程。
  先要仔细加小心地将小鞭一粒粒地拆开来。劲用小了,拆不开那被编得像小辫子样的引信;力气稍大,会将引信从小鞭里拽出来,点得着,放不响。太多的时候,这项拆小鞭大多就像是在地下党,不敢给家乡们看到,毕竟,大多数的小鞭是用积攒下来的零钱偷偷地买回来的。拆开来了,赶紧找张纸包起来,藏好。只有在放寒假之后,快要过年的时候,合法买回来的小鞭才敢大明大方地在家里拆。拆开来了的小鞭,还能弄张纸一铺,装在小匾子里放到太阳底下晒晒干。
  放小鞭要有伙伴。一个人放,只有自己听响,那有什么意思啊,哪个能晓得你放了多少小鞭啊。要多找几个小伙伴,一块儿出去放鞭才好玩。一只小鞭点着了,扔出去了,“啪——”。放鞭的人也得意了。会对同伴们来一句:“听响把钱!”
  放小鞭得要有火。计划经济年代,火柴是要凭计划买的。要是一只小鞭点一回,一盒火柴很快就会用掉了。有办法。从家里剪一段棉线绳子,点着了,拎着。要放鞭了,用火绳子去点,比划火柴安全可靠。这样,就可以几个小伙伴一边玩一边放了。
  放小鞭要讲究地方。最好玩也最安全的地方是河边口。放小鞭的高峰时期,我们会在一所小学的操场上放,操场前面有一大塘,好玩。或者,在我们家后面的桥上头放,但在那里放容易被人骂。人家好好地从桥上走过,突然后面有一声响,会吓人家一跳的。
  放小鞭要讲究技巧和胆量。胆小的初级选手,只会将一只小鞭放在地上,拿火绳去点,然后迅速跑开,看小鞭炸响。胆子大些的,点一只小鞭,估算好引信燃烧的时间,恰到好处地将即将炸响的小鞭扔出去,最好是能在落入的那刹那炸响——扔早了,小鞭落水不响了;扔晚了,空中炸响不好玩。要的就是小鞭在水里炸出水花的效果。
  那个时候,天比现在冷,进入腊月,河上会结冰的。将小鞭点着了,扔到冰面上,也是好玩的。薄冰,会被小鞭炸破一个洞;厚冰,则会在冰面上炸出一个个的糊斑。过年前后,河里的冰要是没化的话,你就不难看到一个个被小鞭炸出来的糊斑。
  小鞭的响声一天比一天多了,小镇人忙年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到了腊月半,学校基本放假了,放小鞭的声音由小变大,由疏变密,忙年的人就更忙了。
  街上,烧饼店、小吃部开始为居民加工蒸馒头了,大人们可能还要在店里帮忙包馒头,小孩子们就在人少的地方放小鞭吧。
  腊月,小镇上空会弥漫着蒸馒头的水汽、香味,更是少不了小鞭的声响,小鞭炸过后的火药味。
  过年是放小鞭的高潮。
丰子恺画
  小孩子们除了会在过年的时候放小鞭,还会掼几个一分钱买一个的掼炮,那比小鞭的声音要响得多。掼炮要想掼得响,要掼在硬地上的,最好是水泥地上。但那个时候,小镇上能有水泥地的地方太少了。不要紧,有办法,找个砖头堆子,往那上头掼,好玩。最好,是在傍晚去玩掼炮,听响,又能看到火光。
  各家各户三十晚上吃过守岁酒之后放的关门鞭、大年初一大清早上放的开门鞭,会在一堆红碎中有几只没点得着、没放得响的小鞭。吃过早饭之后,先在自家门口的那堆红碎里细致挑拣一下,看看有没有引信只点燃一半就熄掉了没炸开小鞭,收集起来。还可能到邻居家门口去找一找。那是意外收获啊。
  过了正月半,年过过了,口袋里的小鞭也早就放没了。心里也定当了。准备开学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