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赛】唐老板汉水砂梨三级跳 | 张俊杰

 文学百花园 2022-01-09

唐老板汉水砂梨三级跳

张俊杰

走进汉江水果百里走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这里的瓜果飘芳,桃李满院,能看到靓丽民居,如花笑靥。然而,这些都是该市还加大横向联合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的结果。
近年来,春雨合作社培育出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春雨一号桃”试种成功后,唐少东从发展社员扩大规模,到对接超市打开市场,再到培育新品打造自主品牌。唐少东3年忙的这3件事儿反映的正是老河口农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助农增收的路径。该市积极引导农民从“小而全”向“大而专”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全市近一半农户通过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抱团”搞生产、闯市场、创品牌。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参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人均纯收入比非成员高出了29%。此外,该市以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目前,全市优质砂梨面积已发展到11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3.8亿元,实现了现采现销,农民年增收2300万元。
湖北省老河口市地处汉水中游东岸,沿江的冲积沙洲较适宜砂梨生长,因此成为汉水砂梨的主产区。前不久,我们探访了“汉水”砂梨基地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该基地附近的村落在青水绿树的掩映下,尤为鲜艳。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桃学术研讨会暨桃果实鉴评会上,春雨合作社选送的桃品种一举夺得最高奖项“风味皇后”奖。在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少东谈及其创业,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种理念生根发芽——
齐心协力种好果树,肯定能走上致富路
十年前,唐少东还在南方打工,一个月可挣2000多元。“在别人看来2000多元不少,可花销也大,不仅一年下来攒不了多少钱,还无法和家人团聚。”唐少东说,2006年,他看到南方市场的水果销路很好,于是动了回乡种水果的念头,“老家很多人种果树,如果我回家种果树,说不定收入也不错。”
由于常年在外打工,唐少东对农活并不在行。起初,他和妻子试种了4亩桃树。经过一年忙碌,4亩桃树赚了3万元,这让夫妻俩心里乐开了花。为了把种植桃梨技术传授到更多的农民手中,应用到更广阔的田间,撬动实用科技帮扶农民致富支点。唐少东和其他30余位果农商议后,决定将协会变更为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在唐少东等种植户的影响下,搭建“公司+基地+农户”产业链条,跟农民签订种植合同,实行“四保”措施,即:保产量、保收入、保投入、保技术。目前,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有成员562名,年销售收入6500万元,成为一家集检测、生产、培训、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合作社。
谈起种果树带来的好处,唐少东自豪地说:“桃子、梨子不仅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也给全村人带来了巨大变化。”以前,村里的房子90%以上是土瓦房,现在80%以上是新建的小洋楼,而且道路也进行了硬化,整个村子变得更加漂亮整洁。如今在西关村,路两旁到处是桃树、梨树。到了收获的季节,枝头挂满果实,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种创新持续传递——
“高接换优”,推进水果产业升级增效
随着浙江、江苏等地的砂梨生产快速发展,加上老河口砂梨品种以20年前引进的“黄花”“湘南”为主,品种老化和品质退化严重,该村的砂梨生产受到冲击,果农的收益受到影响。
说改就改,2006年,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少东带头在专家们的指导下,通过“高接换优”的方法,改造老品种,嫁接新品种,再辅以套袋等技术措施,提高果品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梨果市场竞争力弱、种植经济效益低的难题。“在优良品种圆黄树枝上,一根长约80厘米的枝条挂有10个果,重达5公斤;在新品种西子绿树上,一个花枝上结出3个大小均匀的砂梨,重约1公斤,能卖8元多钱。”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唐少东对新品种的好处如数家珍:果大、口感好、耐存储、好管理,8月中旬才上市避开了其它品种上市的高峰期。
由于是新品种,加之采取套袋等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每公斤梨卖到4.80元,每亩纯收入达到近8000元,一年的纯收入是技术改造前的两倍多。
一种模式复制繁衍——
一轮明月到满天繁星
走进汉江水果百里走廊,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这里的瓜果飘芳,桃李满院,能看到靓丽民居,如花笑靥。然而,这些都是该市还加大横向联合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的结果。
近年来,春雨合作社培育出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春雨一号桃”试种成功后,唐少东从发展社员扩大规模,到对接超市打开市场,再到培育新品打造自主品牌。唐少东3年忙的这3件事儿反映的正是老河口农村专业合作社转型升级、助农增收的路径。该市积极引导农民从“小而全”向“大而专”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全市近一半农户通过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抱团”搞生产、闯市场、创品牌。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参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人均纯收入比非成员高出了29%。此外,该市以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目前,全市优质砂梨面积已发展到11万亩,年产量25万吨,产值3.8亿元,实现了现采现销,农民年增收2300万元。

作者简介

张俊杰,笔名千里汉江、红盾文秘战士。男,汉族,1971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北省老河口市,1992年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参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文秘工作;1998年在老河口市委从事组织科工作一年;1999年至今一直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一线从事文秘工作。2003年取得自修武汉大学法学本科学历。迄今一直供职于湖北省老河口市市场监督局,曾被求是理论网、光明网、荆楚网、长城网等十大媒体评为特约时事评论员,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现为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最喜爱研究的文体是杂文,因为这种文体,不仅能够将自己始终秉承“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做人原则,“人心一真,金石可镂;云中世界,静里乾坤;逆境比下,怠慌思上”的处事理念融入之中,在写作实践中,或古今上下,天南地北,五行八业入笔成章,或经国风云,茶酒余事,是非曲直入段中,起到了鞭挞丑恶,歌颂真善美的目的,更展示了个人豪放与耿直、醇厚的本性,还留给后人以启迪,故迄今依然在杂文园地耕耘。目前,已先后在中央、省、地级报刊、媒体刊用各类稿件达万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