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雨记 | 每日好诗

 帅帅m1guxnxn4d 2022-01-10

图片

夜雨记

高鹏程

图片

雨首先落在窗外防雨篷的铁皮上
密集、单调的声响
折磨着一个人的失眠。
汽车尾灯划开雨雾,带来不确定的往事。
渐渐远去的喇叭里,啜泣声
在雨和小贩的叫卖声里若隐若现。
后来,雨滴似乎聚集在了一根电线上
……松弛……又绷紧
间或,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颤栗。
再后来,雨滴打在一支无人吹奏的口琴上面
曲子里的人,在雨中走来又在雨中消失。
黑暗中,黄铜簧片微微震动
和客厅里那只座钟古老的滴答声
有了深渊般的落差。

图片

这首诗的描述极为细密,一句句下来,像用镜头把一帧帧画面展开在面前,通过一场夜雨的描述,作者展示他此刻的目光,他的关照和心境,也展示一种生活的本质与变化。折磨、失眠、不确定的往事、啜泣、不易觉察的颤栗……在这些相对明确的叙述中,作者又用雨的进行作为更主要的描写,表面看,作者在写一场夜雨,目光似乎也仅仅是随着雨水的场景延伸和停顿,但恰恰因为上面那些字句不时出现在连绵的雨景中,使得这场夜雨并不像一般意义上的一种审美,而更多蕴含和展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独特心绪。最后一段突然出现了意义上的跳动:“曲子里的人,在雨中走来又在雨中消失”“客厅里那只座钟古老的滴答声/有了深渊般的落差”,这忽然出现的“深渊般的落差”,会让读者思考:这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表面的落差?整首诗写得相对比较空灵,作者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显得内敛和沉稳,这是一种较好的写作姿态,诗虽然不长,却很完整,没有多余的东西指向歧路,这也是我要特别提出来的一个优点。

特邀点评梁晓明

  诗人简介

高鹏程,1974年生于宁夏,现居浙东某地。诗文见《人民文学》《诗刊》《天涯》《星星》《北京文学》等。浙江青年文学之星。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新人奖、第四届红高粱诗歌奖、第三届国际华文诗歌奖一等奖,李杜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奖项。著有诗集《海边书》《风暴眼》《退潮》等。诗刊社22届青春诗会成员。鲁院21届高研班学员。

  专家简介

    梁晓明,生于1963年,出版诗集《用小号把冬天全身吹亮》《印迹—梁晓明组诗与长诗》《忆长安——诗译唐诗集》。1994年获《人民文学》建国四十五周年诗歌奖,中国新诗春晚“百年百位新诗人物”(2018),名人堂2018年度十大诗人奖。2009年德国上海领事馆曾举办“梁晓明和汉斯.布赫—一次中德诗歌对话”,2014年上海民生美术馆举办“梁晓明诗歌朗读会”。诗集曾两度入选“羊城晚报”花地文学全国十佳原创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