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炉边漫话 -历史上的沈边土司

 新用户0773xNye 2022-01-10

沈村的繁荣,与沈边土司不无关系。

中国的土司制度始于元代,当年沈村为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军民宣抚司所辖。宣抚使是碉门(今之天全)土司高保四。明初,朝廷开始在沈村封授土职。洪武二年(公元1388年),将把守沈边这一重要关隘的土职,授予一个征讨长河地方有功的外来的余姓征夫,是为沈边世袭“土千户”。明王朝刚建立,这位名叫余锡伯的江西人,即随军来川,一路攻克化林坪、龙巴铺、沈村、加郡、得妥,七年后又赶走咱威地方的亚马番王,并拿下摩岗岭,进占磨西面和兴新等地。

 今日之泸定沈村

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第九代沈边土官余期拔投诚,改名余永忠,朝廷遂改授余氏“沈边长官司(即沈边土司)”之职。清嘉靖年间编修的《四川通志》上是这样记述的 建昌道 提标辖 打箭炉 泰宁营属 沈边长官司余尚均,原籍江西吉水县人,其先(祖)余锡伯於前明从征来川,授土千户世袭土职。国朝顺治九年余期拔投诚,改名余永忠。康熙五十一年余明奇授职,颁给印信号纸,住牧沈边。其(辖)地:东至飞越岭三十里,交清溪县界;南至雨洒坪八十里,交大田土司界;西至蒙古冈一百二十里,交松坪土司界;北至佛耳崖五里,交冷边土司界。四至共二百三十五里。原管番民一百二十五户,每年认纳杂粮一百石,每石折征银五钱,共折征银五十两,解打箭炉同知衙门上纳,兑支泰宁营兵饷。

这个为明朝廷征战而来到长河地方,后作了沈边土司的余姓“外来户”,实有其不凡的来历。沈村的董祖信老师将我领到了一个叫余荣(蒙古族名为铁木荣)的余氏之后家。铁木荣以缝纫为业,就住在沈村河坝泸石公路边上,家中珍藏有一部余氏家族的《家史》,他视若珍宝,从不随便示人。经董老师再三说明来意,主人终捧了出来,就在堂屋中那幅神圣的中堂下,向我们作了展示,而且只准看前面几页,不能再往下翻。

 铁木荣

在一条方凳上,主人小心翼翼地将这部十分古旧、封面封已有些污黄的《家史》一翻开,那首揭开余姓身世的《始祖逃窜苦诗》就骇然入目。诗云:

我本元朝宰相家,红巾冲散入西涯。

弟兄十人齐分手,夙领边插柳桠。*

否泰是天还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

十人失散之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

余氏并无三两姓,一家分作千万家。

《余氏家史》紧接着写道

吾始祖名孛端义儿,生于唐尧甲辰,少时有异志,长为佐国城第十渡部长,子孙袭其爵。至九十八世孙铁木真其势愈大,与宋争衡,伐宋灭金而有天下,改国号曰大元。

至我祖铁木建,系元成宗皇帝铁木耳之二弟也,封两平王,食邑湖广麻城,年五十无子,祖母氏洪、张两安人乐善不倦,有一癫僧到家,供养三年,渡以金丹不果,嘱祖父母“尔家好善,上帝赐尔九男一女,仙逝之时葬在牛眠山下,日后坟上生长茅时,尔子孙折,铁更姓可免此难”。嗣果应其言,洪氏生秀一、秀二、秀三、秀四,张氏生庚五、庚六、庚七、庚八、庚九,女名金莲,赘一婿,赐姓铁名弦。十人俱中元朝进士。官至四太守、五尚书。红巾贼刘福通作乱,十祖各吟诗一句逃窜天涯,俾日后子孙相遇各述前言,以亲骨肉之意耳。始祖生时,其母阿兰指木为姓,故史书载铁木孛端义儿,奇渥温氏。至於朝仪封神朝政,自古及今,惟元朝至正至善,资治有据。此余氏族谱藏在青州麒麟金井宗祠内。

十祖木本水源,书在嘉州沫东宗祠内。*

      之后的记述我们没有见到。这部《家史》何时所撰,也无所知。不过就此也足以说明,沈边余姓土司,实为蒙古族人,且是元代皇族贵胄之后。

有关余姓土司身世的更多的情况,即一位蒙古族人,为何隐姓埋名,在明初从军到了长河地方并在此扎下根来的呢?《泸定县志》上除引述了我们前边所引的《四川通志》和《余氏家史》上的有关记载外,还有这样的记述:

“元成宗(铁木耳)即位(公元1295年)封弟铁木建在江西吉安府做官,一直姓奇渥温”。“元亡之后,十祖各吟诗一句,逃窜天涯”。为何改姓余?其意是“余者,我也,表示我姓我。改名换姓,(以)避免当时杀身之祸。因元末明初,朱元璋起兵要杀尽元皇族后代,故改姓余”。隐姓埋名改姓后,余氏的说法是'如我余氏,籍本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十二都人士’。有意隐讳(了)族别。(到)1983年9月,经政府批准,改族别为蒙古族”。

沈边土司,从明初授职到清末“改土归流”,由余锡伯到余应玺,共传袭19代,历时542年。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由川滇边务大臣调署四川总督的赵尔丰,在返川途中,一路追缴泸定地方各土司印信号纸,以最后完成川边的“改土归流”。末代沈边土司余应玺(三品顶戴),拒不交印,求赵不如将他杀了。赵将几个土司召到一起,强令交出印信号纸,别的土司都交了,余应玺不得不交,印信号纸一交,当场疯癫,后死于民国28年(公元1939年),时年约52岁。

一位隐姓埋名,在明初远征来到长河地方,以军功受命作了沈边土官的蒙古人,历经500余载的生息繁衍,已成长河地方的一大旺族。

据成都电视台披露,去年在崇州市曾出土余姓家族石碑,碑文内容

与泸定《余氏家史》相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