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例问答 | 心病心药医

 妙音禅韵 2022-01-10

接触过许多癌症病患后,发现多数癌症病人都有很严重的情绪问题。气血能量低和情绪惯性重是许多癌症病人的共同特征。年纪大的癌症患者,气血能量低是主要因素,情绪惯性则是次要的因素。相反的,年轻的癌症患者,情绪惯性是主要因素,年轻人气血量多数都不低。所谓年轻人是指七岁以上的人。七岁以下的孩子得癌症的原因似乎复杂的多,可能涉及基因或其他不明的原因。七岁以上的孩子开始会有类似成人的情绪。

许多年以前,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工作伙伴得了白细胞增多症。她自己学习中医,得病之前身体调养得很好,气血很高,却得了这个病。当时她刚失恋,男友和她一起工作,却另结新欢,完全无视她的存在。她在医院依正规的方法进行治疗,白细胞过高就用化疗药剂杀白细胞,杀过头成了白细胞过低。这时又用激素刺激肝脏来提升白细胞数量。过两天白细胞又过高了,再用化学药剂杀白细胞。这么来来回回整了三个回合,她就走了。

分析她的状况,能够短时间长出数十万个白细胞,说明她的气血很高。一般气血不高的人,生了闷气顶多在胃里创造出溃疡,多数没有能力长出那么大量的白细胞。她的白细胞是生闷气长出来的,也就是因为气血高加上生闷气,才会长出那么多的白细胞,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病因,用化疗杀白细胞,或用激素增白细胞,都是针对结果的伤害性治疗手段。也许当时在使用这些治疗手段之前,能针对病因做点事,她就不会走了。

从众多的例子中,我慢慢了解各种不同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多数慢性病几乎都有一定的心理特征。现代医学不但把生理的疾病细细分科,更把心理和生理的病完全分开,由不同的医生来治。从中医的观点,不但在生理上身体是一体的,不能任意分科,甚至在生理和心理上也不能分科,癌症的研究不能仅止于生理的微观研究,需要扩大到包括整个生命和家庭的身、心、灵整体观的研究。许多疾病的原因在心理,生理只是反应心理问题的结果。从根源着手才有机会解决问题,做起来可能比从结果下手简单得多,病人也不需要承受那么多的折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