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史上,杀了魏延的大将马岱,后来结局怎样?如何评价?

 文超公馆 2022-01-10

马岱算是三国时期“蹭流量”最成功的一员将领。

小说中,马岱的故事非常精彩。

不过,在正史上,马岱的表现非常一般。

相比于马岱本人的表现,反倒是他的后人,在正史上的表演更为精彩。

小说中拥有精彩人生的马岱

《三国演义》中,马岱的戏份很足,故事也足够精彩。

在马腾应曹操之招前往许昌前,马岱指出曹操的阴谋,反对马腾前往。

马腾不听,马岱遂随马腾、马休、马铁等人前往许昌。

结果,马腾等人一到许昌就被除掉了。只有马岱打扮成客商,连夜逃走,赶回西凉给马超报信。

其后,马超起兵反曹。

马超军中,上首庞德,下首马岱。马岱是与庞德并列的主要将领,他们一起,一度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

马超西凉战败后,马岱、庞德又追随马超投了张鲁。

随后,在马超救援刘璋的作战中,马岱与魏延交手。

战不十合,马岱败走,但反手射伤魏延,又来追魏延,幸有张飞前来,才救得魏延。

看来,马岱“打不过魏延,却能奈何得了魏延”,是演义中给马岱实力的定位。

归刘后,马岱首次出战是追随诸葛亮参加七擒孟获之战。

七擒孟获中,有两次是马岱亲手擒拿孟获的,戏份非常足。

其中,他一刀斩杀南蛮猛将忙牙长,数合生擒孟获,将其勇武展现无遗。

在诸葛亮北伐中,马岱也往往是诸葛亮安排的一路人马,其戏份仅次于姜维、魏延,略多于王平。

而在诸葛亮去世后,马岱受密计,伪从魏延,等到魏延喊“谁敢杀我”时一刀砍了魏延。

演义给马岱的戏份,也就只到斩魏延,其后马岱就消失了。

不过,马岱仍然是戏份较多的一个武将。

正史中不多的亮相

相比之下,马岱在正史中的表现就不多了。

在早期马腾、马超在西凉征战时候,马岱连提都没有被提过,完全没有亮相。反倒是庞德,以先锋的身份,亲手斩杀袁尚派去攻略河东的郭援,出了一把风头。

也就是说,在原马家军体系中,马岱和庞德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马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正史,是马超去世的时候。

马超去世前,表示:我全家都为曹操所屠,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

其后,刘备、诸葛亮多番征战,姜维、魏延、吴懿、陈式、吴班、王平、张翼、廖化、张翼等一众将领多有亮相,唯马岱不见相关记载。

直到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与杨仪相争时,马岱才亮相。

而且,马岱斩魏延的情节,远非演义一般精彩。

杨仪让何(王)平在阵前大骂,魏延部下知魏延理亏,散去。魏延见大势已去,只带儿子往汉中逃跑,马岱奉杨仪之令追斩魏延。

次年,马岱率军攻魏,司马懿派牛金击败之,马岱军被斩杀千余级。(这也是正史中马岱唯一一次独当一面,却不见于《三国志》,只见于《晋书》)

此后,马岱本人消失于正史中。

马岱后世的事迹

直到近1300多年后,史书又有了对马岱后人的记载。

马岱的后人后来在黎州(今四川汉源一带)成了地方领袖。

朱元璋时期,封其后人马芍德为世袭安抚司,万历年间,因为家族内部问题,被降为千户。

张献忠入川后,以金印招抚该部。马金将金印扔在地上,率众坚决抗拒张献忠。

清军入四川后,马高归附满清,仍守原职。乾隆十七年,又降为百户。

另外,根据《哈珀科林斯全球通史》等国外史书记载,马家有后人马抗,后来在亚美尼亚成为亚美尼亚的民族英雄。

不过,亚美尼亚、马抗与马超、马岱究竟是什么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尚无定论。(网上流传的《蜀世谱》中相关记载为后人杜撰)

总之,无论是远处成为亚美尼亚民族英雄的传言,还是留下来成为黎州土司的经历,马岱后人的故事,都比正史上马岱本人的经历更为丰富。

总的来说,马岱的表现只能用平平来形容。

他唯一一次有记载的带兵出战,还是为牛金所破。

因此,《三国志》不但没有再单独列传,甚至只是在《马超传》中以一句话一笔带过,未费笔墨。

即使在蜀汉中后期将才凋零的情况下,马岱仍然不算出彩的一个。

他成为平北将军、陈仓侯,似乎更多是马超的关系。

不过,马岱的知名度足够大。

除了马超从弟的身份外,最主要的,是他在斩杀魏延这一为后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中,马岱是最后的斩杀实施者,站在了聚光灯下。

可以说,马岱的知名度,主要是“蹭”了马超、魏延的流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