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宽基、行业指数基金、主动行业基金、主动均衡基金的一些想法

 耐心是金 2022-01-10

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格雷厄姆建议普通投资者只需要选择10-30种大型的、杰出的、资产负债率低、具有长期的股息发放记录的企业持有,即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

这是「指数基金」的思想雏形,后来把「指数基金」真正落地并发扬光大的是先锋基金的约翰博格。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还有一个观点:

投资领域具有一种并不广为人知的特性。普通投资者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和具备很小的能力,就可以取得一种可靠(虽然并不壮观)的成果。

但是,要想在此基础上做出任何提高,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非凡的智慧。

如果你只想为你的投资计划额外付出一点点知识和智慧,就期望取得远超一般水准的投资成果,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更糟糕的境地。

怎么说呢,随着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对格老的话体会越深。想看不同基金比较结论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哈哈哈

一、指数基金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格老和巴菲特都推荐的指数基金,我认为需要限定在宽基宽基如沪深300、中证500获得的是市场的平均收益,背后的逻辑是企业排头兵的不断成长。

海外市场的标普500,纳斯达克100是美国的宽基指数。

对于宽基指数来说,买入卖出指标还是比较靠谱的,除了PE/PB估值百分位,股债比也是一个指标,二者互相印证。

有朋友可能会问,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都涨了这么多年了,为啥还在涨,那按照百分位估值,那就说不通了呀。我们不能光看百分位一个指标,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一直在降低,这就会把钱不停地往股市赶。如果无风险收益率升高点,大部分的钱就不会跑进股市了。

而且从过往的历史经验来看,A股增强型的宽基都会有不少超额收益,远超ETF联结基金比增强基金少收的管理费。

二、行业指数基金和主动行业基金

宽基获得平均收益,如果想获得超额收益,就需要投资行业指数基金,但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行业指数基金是很难做的,比如国证食品、中证白酒,如果只从PE百分位估值来看,一直居高不下。那么你会一直不敢入场,你会错过很多。而如果凭热情买入,比如年初,那收获的就是负的“超额收益”。

而对于传媒、银行来说,从PE\PB百分位来看,一直是低估,你如果一直买入,那可能就陷入了估值陷阱。

不要小看了市场先生,他有时是很疯颠,但是大部分时候,他是有效的。我们不会比市场上大多数人聪明。

这就造成了一个难题了,光看PEPB估值不行,那要看啥?需要分析宏观ZC,供需关系,鹰兔博弈,估值框架,这些我们普通投资者懂吗?有时间关注吗?

如果对某个行业认知很深,或者对某只个股的商业模式和壁垒非常了解,那是另外一说。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从行业指数基金获得的,就是行业的β,获得不了α。

再来看主动行业基金,主动行业基金也有很多,不说细赛道,就说大的赛道就有周期、中游制造、医药、消费、金融地产和TMT六大板块,每个板块下又有很多细分行业。而每个行业的主动基金,业绩也都不太一样。

比如消费类的,所有偏消费类的主动基金跑赢中证招商白酒的概率是很低的。再比如半导体行业,大部分主动基金也跑不赢半导体指数。当然,有一些医药类和TMT的基金经理非常能打。这就需要你有特别的慧眼啦。

或许这些行业基金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机构/专业投资者准备的武器库。

三、组合配置

作为普通投资者,自己DIY各种组合,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我自己也DIY过很多组合,但是很遗憾,怎么组都跑不过基金公司的基金组合。

结合唐唐的专访和她的分享,才感觉到了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的差距之大。除了对个股研究的深入,基金经理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是做组合管理的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做业绩归因,就是你的超额收益来自于哪里,这个必须要清楚。

不要说普通投资者了,就连唐唐这类专业投资者对于行业风格的变化她都觉得无法把控,不建议做风格轮动,万一失败,容易被怼到墙角。

唐唐的组合构建思路上一篇唐颐恒之组合构建,值得普通投资者学习

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细数了。

我相信,在行业配置的问题上,唐唐这类专业人士比我专业多了,所以,选择一个配置均衡或者灵活配置的主动基金,你的投资观价值观又和基金经理契合,是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之前还有写过一篇关于蛋卷组合的文章:蛋卷基金大V组合,值得跟投吗

得到的结论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基金公司组合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呀。

四、结论

我承认,此前,我可能对于主动基金有一些偏见,所以,并不care也不研究主动基金,这个在去年的年终总结里也有提过。今年才正儿八经的去研究主动基金、主动基金组合。

或许,学习就是需要有这么一个成长的过程。国外很多投资类书籍都说,指数基金比主动基金好,具体原因就是主动基金管理费高、运作不透明、基金经理风格漂移不稳定、收益可能跑不赢指数基金等等,直接把我从主动基金劝退了。有时候,尽信书不如无书。

约翰博格在「共同基金常识」中有过一个结论:长期来看,70%-80%的主动基金是跑不赢指数基金(标普500)的。

这句话反过来想,就是会有20%-30%的主动基金是能跑赢指数基金的。那么,我们去找到那百分之二三十的主动基金是不是就可以呢?

结合中融基金周桓总提到的,关于FOF基金调仓或观察的5种情形:经理变更、框架变更、定位变更、规模瓶颈和市场变化。我们把这套理论移植到我们为自己挑选主动基金,我们挑选一个长期业绩优秀,投资价值框架我们认可,配置均衡,规模适中,长期稳定(不怎么跳槽)的基金经理,是不是就可以呢?

所以,我认为,作为普通投资者,最简单最偷懒的办法有三种:

1、配置增强型宽基打底,比如沪深300增强、中证500增强等。

2、维护一个价值观、投资观一致的主动均衡/灵活配置基金经理池,买入他们的主动基金。尤其是对于长期资金,买入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的基金省心又省力。

3、买入基金公司组合。

剩下的时间陪陪孩子和家人,给自己充充电,真香。

当然,如果是热爱,那就继续深入研究~

自己深入研究,我有个思路,比如资金按照30/60/10(其他比例也可以)分,30%配置宽基,60%配置基金公司组合,10%的资金用来自己去验证各种策略,爱怎么玩怎么玩。

当然,自己做策略,问自己三个问题:有超额收益吗?超额收益哪里来?超额收益可持续吗?沿着这个思路不断复盘和反思,相信长期下去,你的武功会不断精进。

以上,欢迎大家拍砖。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标的仅做展示,据此进行买入卖出的,后果自负。切记切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