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道统与治统

 山水书房 2022-01-10

清·顺治1651年祭告黄帝文:“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简单来说,“道统”主要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也就是后来的儒家思想传统。“治统”主要指政治统治的传统,体现为政治统治的继承性。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君、臣、父、子”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历代帝王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道统”事关统治的合法性和稳固性。康熙更是强调“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王朝更迭,被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移,而从不去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当然,有关道统治统之论,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王韬:“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亦人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