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作家能靠写作养活自己? 我的一位同学,省作协会员,一直靠写作为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纸媒吃香,很多杂志找他约稿,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每个月能收到一大摞汇款单,每张单子不低于三千元。而我们那时的工资每月才四百多元。 那些年,他光靠写稿就赚了二百多万,在省城买房又买车,小车换了好几辆,牛得不要不要的。 自从网络兴起后,纸媒断崖式衰落,有的停刊,有的勉强生存下来,但发行量远不如前,稿费一直不涨,又僧多粥少,所以很多作家跑去写网络小说。我这位同学的优势在散文和诗歌,网上没人看这些。于是他就去拍视频,天天走街串巷,拿着手机搞直播。 入住头条一千日的那天,他晒出了在头条上的记录:总收入一千零二十元,粉丝一千一百人,最大的一笔进账是一段视频,点击量十万加,收入九十多元。他自嘲了一番。 看到这位同学的现状,我想到体制内的那些作家。他们顶着一大堆专家头衔,到处开会、讲学、出书。每出一本书就召开作品推介会,每次参会的就那么几个人,边喝茶边吹捧。至于后来书卖得怎么样,没人说,也没人关心。 如果这些人不拿工资,都像我那同学那样靠卖文章为生,我想他们很多人会饿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