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二届柔刚诗歌年奖 胡续冬受奖辞

 置身于宁静 2022-01-10
第十二届柔刚诗歌年奖受奖辞

各位尊敬的诗歌同人、尊敬的“柔刚诗歌奖”主办方:
  你们好!
  我是在地球另一面的遥远的巴西获知自己获得“柔刚诗歌奖”的消息的。这一事实本身多少具有一点古怪的“诗意”:如此漫长的距离,一则有关汉语诗歌的平凡信息碰巧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上网的日子里穿过大洲、大洋、赤道、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到一个被葡萄牙语包围的百无聊赖的汉语诗人的视野里。感谢各位诗歌同人、感谢诗歌奖的主办方,能够让我在稀薄的汉语的空气中再次感受到汉语诗歌独特的气场。

  在与同时代其他语种诗歌生成和流通的土壤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再也没有比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中国大陆的现代汉语诗歌)的依存环境更混乱、更有趣、更具雄心、更富吊诡性、更刺激、更寒酸、更随便同时也更有操守的了。诗歌自身的脉象在此依存环境中时明时暗,但总能逢凶化吉,以其执拗的快乐和快乐的执拗强行为自己续接上无往不利的生命线。在诗歌或逍遥或秘传的生长踪迹中,众多优秀的诗人、以优秀为业的诗人和以优秀为野的诗人们共同创造了关于现代汉语诗歌的丰富记忆。在如此的丰富面前,我与诗歌的关系显得如此单薄,因此,我在感谢各位诗歌同人青睐于我的同时,也惶惑于这种青睐是否与诗歌在我身上的印痕等值。

  我是1993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偶然开始写诗的。从那时起,我与诗歌的关系似乎一直都只有简单的一个字:写。写对我来说已经成了一项基本的日常需求、一种与身体和记忆相沟通的基本方式、一个攫取快乐和通透感的习惯性动作。如果说我写出了什么的话,得感谢那些在隐秘而饥渴的阅读中获得的颤动,感谢生活的望远镜、内窥镜和显微镜所带来的冲动,感谢我的如师如友如手足的诗歌同人们对我的触动,感谢那些莫名其妙、随处即是的言辞、声响、脾气和运气的小活动,它们使得我的写终究能够拓展成无数个正在写的我,能够将这无数个正在写的我重叠,创造出一个不知所终的我。而如果说我没有写出什么的话,我同样对一切心怀感激,因为即使我的所写在任何意义上都无助于对诗歌悖谬进行有益的参合,至少,它提供了虚度年华的最虚方案。

  我现在所旅居的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就建筑而言是个纯粹未来主义的空想之城,这个外星人营地一样的城市大部分建筑都是由南美洲最具冷漠的梦幻气质的建筑大师奥斯卡·尼迈耶设计的。奥斯卡·尼迈耶有一次曾说道:“我所有的建筑作品究其根源是出于对夏尔·波德莱尔一个观念的信奉。这个观念就是:那些意想不到的、不规则的、突然的、令人惊奇的东西是美的核心部分和根本属性。”我在奥斯卡·尼迈耶陈列馆里看见这段话的时候不觉为之一震。如同他在这一观念的指引下建出了一座凭空而起的城市,我也正是在对这一观念的信奉下渴望写出我们称之为“诗”的自己的外壳、城市、世界和宇宙,而后,在其中消失。

  最后,我想说,虽然我有愧对如此殊荣之嫌,但在严重缺乏与诗歌相关的文化建制的中国,已具备了一定传统积淀的“柔刚诗歌奖”定将为现代汉语诗歌良性文化生态的形成做出其不可估量的贡献。
胡续冬    
2004年3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