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陈存仁的发展简史——读陈存仁著《银元时代生活史》(1)

 云蔚志读书 2022-01-10

名医陈存仁的发展简史

该书源自陈存仁在《大人》杂志上写的月度发稿,共连载了两年,大受欢迎。虽名为《银元时代生活史》,书中主要描写的是作者从小生长,及学医从医的历程,截止到1949年移居香港为止,实属一部名医陈存仁的发展简史。

一、学习与拜师

作者是陈保康,字存仁(又名承沅),于1908年出生在上海的富商之家。不幸幼年丧父,家道中落,生活一度极为窘迫。陈存仁学习勤奋,在小学和中学时常跳级,均以优异成绩毕业。之后,根据父亲的遗言,在四伯的资助下,考上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在学医和打工的过程中,他先后拜师丁甘仁、丁仲英、谢利恒、姚公鹤、章太炎、丁福保等名人。其中丁甘仁、丁仲英父子为当世名医,谢利恒是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校长,姚公鹤和章太炎皆为国学大家,丁福保尤其善于理财投资。这些老师不仅在知识教育和品德培养上多有指点,也为他的扩展人脉、事业发展、乃至脱困于危难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谓一世之良师。

二、行医

(一)中西医并重

陈存仁虽为中医,其实最开始学的是西医。在日后的行医中,他同样注重学习和应用西医的理论和知识。

除了实施药物的治疗,书中多次提到了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有些难以根治的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二)宣传中医

陈存仁酷爱读书,痴迷于收集各种中医典籍,甚至曾为此远赴日本。加之从小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常在《申报》等报纸上投稿,所以他非常重视传统医学的宣传和整理。陈存仁曾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医药报刊《康健报》,又主编出版了一部三百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编撰日本中医药学者的著作丛书《皇汉医学丛书》。

在移居香港初期,生活艰难,陈存仁也一度在《星岛晚报》上发表中药的饮食疗法,颇受欢迎。除赚取稿费之外,也借助随之而来的广告效应,渡过了难关。

陈存仁不大参与任何与政治相关的活动,唯独在废止中医的风波中挺身而出。

在国民党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提出要废止中医、提倡西药时,他组织和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抗议该提案,并被推举为赴京请愿的五位代表之一。在多方努力下,终于抗议成功,陈存仁也被卫生部聘为顾问。他进一步提议订立国医条例,使国医有了一个法定的地位。(后经各方博弈,国民政府于1936年1月22日正式公布了《中医条例》。)

陈存仁的后代陈树桐对理工科有兴趣,虽没有学医,后来也与四川企业家李星炜合资成立了三勒浆药业集团。

(三)行医的风险

行医总是救死扶伤,受人尊敬的,其中也潜伏着一些危机。书中就描写了陈存仁遇到的两次较大的人生危机。

1. 药王庙闯祸

当北京的许多病人在药王庙虔诚跪拜时,陈存仁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撕坏了庙中供奉神农氏背上的《天花精言》,被当作偷经者捉住。

幸好他随身带着隐退政要“曹汝霖”和当地名医“萧龙友”的名片,并声明曹是自己的姑丈,且自己与萧交好。萧龙友是那间药王庙的总董,也打电话多加关照。警察局这才没有为难他,否则必然遭受牢狱之灾。

2. 险遭日军逮捕

“一二八”淞沪战事结束之后,日本人在虹口公园举行庆祝胜利大会,却被朝鲜人尹奉吉袭击,导致一些军政要人的严重死伤。日军遂展开大肆搜捕,波及曾给这些朝鲜人治病的陈存仁。

在收到朝鲜人的示警电话后,他慌忙只身逃往苏州避难。所幸的是,朝鲜人做事干净,连留存的陈存仁的电话号码都被撕掉。加之,为他代诊的学生机灵,把他赴日买来作为汉医资料的明治天皇画像挂出来。日军虽严密监视他的诊所,一时也没敢乱来。陈存仁在确认风平浪静后,这才回到上海。

三、成功的秘诀

陈存仁能成为一代名医,其成功的秘诀不外内外两部分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陈存仁肯吃苦,敏于学,又酷爱读书和写作,书法也不错,这才可能有了与众多老师接触的机会。

而且,他情商极高,善于处理同学的嫉妒,不吝打点下人,谦恭对待长辈。在许多重大决策时,都乐于倾听专家的建议,并从善如流。所以,在处理各种大小事务时,都能游刃有余,不受阻碍。

在行医中,陈存仁与三教九流、达官贵人多有接触,一直保持相当的自制力,不沉溺于声色犬马中。对于黑社会之流,他绝不过多与之交际。他认为,报应之说是迷信,而“因果律”却是科学的。

(二)他人的帮助

陈存仁的成功当然不是仅靠个人,更加不容忽视的是他人的帮助。

改变陈存仁最初命运的莫过于他的母亲。在父亲葬礼结束后,她没有留住乡下的祠堂居住。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及未来,她毅然回到上海,凭借合理投资补偿金,解决了十五年中子女们的生活和生活费用。四伯父也在关键时刻支持陈存仁学医,而不是去学珐琅手艺,尽早工作赚钱。没有两位长辈的坚持和远见,恐怕绝不会有后来的名医陈存仁了。

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就读时,因为字体优美,他深得名医丁甘仁和谢利恒的欣赏。丁甘仁的儿子丁仲英为人极为豁达热情,又为他在后续的学习和行医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为了学习国文和节省学费,陈存仁为常州名儒姚公鹤油印材料。姚对他很满意,帮他拓展了不少人脉,比如后来的老师章太炎。有了名师的指教和扎实的国文基础,就不难理解陈存仁医术的高明了。

因为国文教师是章太炎、姚公鹤,医学教师是丁甘仁,陈存仁顺利地应征上了丁福保的抄写职员。丁福保不仅是医学名家,在陈的《实用医学》上并列署名,提携后辈,更是理财高手,在买地置业、出版《康健报》、炒作钱币等方面都教会了他许多难得的发财经验。

总的来说,陈存仁在逆境中成长,勤勉多才,智商和情商兼备,在特殊的行业和广泛的人脉加持下,取得成功是一种必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