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会特刊▪劳模风采‖产业带动 官垸对虾兴乡村——县级劳动模范、常德市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海虾淡养带头人罗德军风采录

 城头山视窗 2022-01-10


产业带动  官垸对虾兴乡村
——县级劳动模范、常德市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海虾淡养带头人罗德军风采录

罗德军,官垸镇码头居委会党支书,2010年尝试海虾淡养一举获得成功,率领农户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创下亩均纯收入10000多元的奇迹,让湖区人民实现了“万元池”梦想,并带动澧县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他的“南美白对虾高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先后获得了省、市科技进步奖,“官垸对虾”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他领衔的福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成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2年,罗德军当选为常德市人大代表。


海虾淡养——闲置堰塘成了“万元池”

澧县官垸镇地处洞庭湖西滨,松滋河中、西支从两面流过,四面环水,一百多年前因官家组织围堤筑垸而得名。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淡水资源,决定了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这里的水产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有着15年农村基层工作经历的罗德军,一直以“打造特色产业,引领群众致富”为己任,以发展特种养殖为突破口,大大提高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深受当地群众的拥戴。

2009年冬,罗德军邀请乡政府负责人一道先后到浙江、福建、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并三番五次登门请求湖南老乡传授技术。他们的诚意和执着,终于打动了对虾养殖老乡,同意传授配制卤水和虾苗淡化技术。

初次淡化了100多万尾虾苗,由于微量元素配比不当,又加上全部集中在水泥池中淡化,淡化速度过快,5天后完全失败。失败,没有让他们气馁。他们又从深圳空运回了100万尾虾苗。这次对淡化速度掌握得比较精确,调整了微量元素比例,虾苗淡化初步取得成功。但是,将虾苗从苗池转运到大池塘里饲养时,由于水温水体不适,虾苗入塘后出现应激反应,一夜之间就死亡了大部分,养殖南美白对虾又一次失败。

两次失败,几十万元的损失,给罗德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原先积极支持、跟着他干的几个会员思想开始动摇退出。2010年720日,他与两名会员南下广东,第三批100多万尾虾苗又运到官垸。他吸取前两次的教训,将虾苗分别放在6个养殖池塘里淡化,并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合理配比微量元素,密切观察水温水体变化,观察虾苗生长情况。终于,虾苗淡化获得成功。同时,他把握淡化池的水温、水体与大池塘基本相似,所以淡化后的虾苗投入大池塘放养再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从此,他们将重点放在精心饲养上。2010年,罗德军三下广州、两到福建实地考察学习。他一边跟着别人学技术,一边电话指导官垸、九垸等6处虾池的技术管理。虾池出现问题他就匆匆赶回进行解决,然后又继续外出求学。往返奔波,身材魁梧的他还是病倒了,竟在家里昏睡了三天三夜。妻子心痛地开导他说:“你呀你,恨不得把天下的事都搞完。你已经栽了一千多亩杨树,一百多亩风景树,有150多亩鱼池,还管3000多人,又搞什么海虾,你是个铁人也吃不消啊。”罗德军笑道:“人活着要有点意义,虽然有点累,谁叫大家管我叫会长呢!”

执着的追求,他与其他会员试养的6处虾池在经过近3个月的精心喂养后相继起虾,养殖初步获得成功。


抱团发展——对虾产业“挺直腰杆”

南美白对虾的试养成功,犹如一剂强心剂,让罗德军和他的会员们兴奋不已。

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这一高效项目,2010年,罗德军组建了澧县福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在贷款扶持生产、引导农民科学养殖、组团参与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经过探索和精心管理,南美白对虾大面积淡水试养初步成功,亩产南美白对虾500公斤左右,获得了每亩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这一成功实践,填补了海虾淡养内陆养殖白对虾的空白,得到了国内水产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

2011年,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教授带领几位博士到澧县官垸南美白对虾基地考察指导,对他们的海虾淡养技术给予了认可。2012年,福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官垸乡、大堰垱镇又建立了两个百亩对虾核心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全县养殖面积4000多亩,养殖成功率达90%以上。这年,罗德军获得了国家海虾淡养发明专利、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注册了“官垸对虾”品牌商标。同时,海虾淡养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其养殖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健康养殖示范场。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已成为澧县县委、县政府倡导发展的6个万亩工程之一。官垸乡对虾养殖迅速产生了强烈的辐射效应。县内湖区的许多乡镇,邻近的安乡、汉寿及湖北公安、松滋等地的水产养殖户纷纷慕名前来培训学习,还吸引了台资企业庞仕水产(上海)有限公司多次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对虾产业。

南美白对虾的成功养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由中国水产研究院南海研究所李卓家教授、中山大学海洋学院何建国教授、梁丹博士、杨锵博士等13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及大批专业技术员,共同研究南美白对虾的疾病预防、检测与治疗,负责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对虾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产学研结合创新、协会联动市场模式的横空出世,为现代高效水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搭起了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平台,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罗德军不仅对科技人才十分尊重,还积极鼓励自己的小女儿报考了湖南农业大学,并选择了生物系相关专业,以此延续自己科技富民的链条。


集约经营——产业链条越来越长

2014年,以官垸乡为中心的全县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12000亩,周边县市发展了8000多亩,并辐射到湖北潜江、荆州,湖南长沙、益阳、岳阳、浏阳等环洞庭湖地区,发展了4000多亩。南美白对虾亩产450公斤左右,最高创下每亩15000元的纯收入。全市5年来累计养殖面积45900多亩,销售收入7.11亿元,获纯利4.07亿元,而澧县628个养殖户累计完成36900多亩,销售收入5.8亿元,获纯利3.35亿元。海虾淡养的递进发展,如同春天湖面的涟漪层层扩展开去,逐渐形成汹涌的波涛,促使洞庭区域宜养水面的价值得到提升,从而变成群众发家致富的“黄金塘”。

2014年,福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投资建起了2000吨对虾专用冷冻库,2015年年初又建成了环洞庭湖南美白对虾检疫检测中心,并拟建虾仁、虾堡、虾酱等虾产品加工厂,同时引进万吨对虾饲料公司一家,以逐步完善配套对虾产业链,实现水环境、种苗、生产环境、产品的监控和产、供、销、仓储、加工一条龙服务,以此降低养殖风险。

身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罗德军积极开展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从水体、种苗、饲料、用药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保证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质量与安全。他们完成了《湖南省南美白对虾操作标准》,并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示范区,了解项目实施情况,指导标准化工作的开展,确保示范区养殖业健康发展。

在常德市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上,罗德军不仅将自己的大部分专利技术无私传授给大家,并将操作标准印制成2000册养殖手册发放给了大家。不仅如此,他还在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先后办点示范,推行南美白对虾操作标准。


作为市人大代表,罗德军一直积极履职,为民代言,为政府献策。他踌躇满志地告诉我们,在养虾主产业的带动下,合作社将延伸对虾产业链,致力于在环洞庭湖区域内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创建官垸对虾绿色食品品牌,让洞庭湖区成为我国淡水南美白对虾主产区之一。可以预见,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必将成为环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