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里就要闹腾,欢欢乐乐、吵吵闹闹(苏州人讲louza),不知道大家要不要到石路、阊门、山塘街这一圈儿去转转啊。 说到这些个地方,自然会想起《红楼梦》啊。有位台湾非常知名的文学学者,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欧丽娟,11年时间潜心研究《红楼梦》,她的公开课被很多网友像追剧一样收看。恰好气氛合适,我们给大家分享一下由她专程到苏州,解读的《红楼梦》里有关苏州的两三事。 苏州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红楼梦》也由这个城市揭开序幕。这部博大精深的小说,像文化百科全书一样吸纳了大江南北各式各样最优秀的文化要素。苏州几乎是金陵之外,《红楼梦》最喜爱的一个城市。 脂砚斋是曹雪芹非常亲近的亲友,甚至有人说是同宗族的长辈,完完全全在同一个阶级背景,甚至共享曹家的集体记忆。他更了解《红楼梦》的创造宗旨、意识形态、思想价值观、审美品位各方面。说姑苏就是金陵,脂砚斋明白告诉我们,小说家运用了虚构的特权,让江北、江南融合为一,创造出一个大观园,里面其实各地特色都有。荣府里金陵十二金钗,很多是苏州姑娘。小说以苏州风物美化了贵族世家的生活风景。 《红楼梦》里姑苏跟金陵是二合一的关系。金陵是一种代表,整个城市所容纳的内容非常庞大,从六朝以来的文化内涵是姑苏比不上的,但是苏州有非常特别的文化涵意,被曹雪芹纳入金陵叙事中,变成了金陵的一部分,甚至是彼此的代换。 红学大家俞平伯先生说,可见金陵就包含苏州。换句话说,金陵、苏州都可以作为江南的代用语。南朝谢灵运的下一代谢脁有两句诗非常有名,“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是特别融合有一种权利和美丽的伟大城市象征。苏州是金陵之外的另一种江南佳丽地。 曹雪芹是一个精英贵族子弟,文化品位格调之精致,绝不是一般人能够望其项背的。《红楼梦》大量吸收了只有苏州才能够提供的精致优雅的审美气韵,那里日常耳闻目染、时时刻刻在生活里接触的,就是最优雅的东西。 苏州在明代前,就真正建立起了艺术上精致、优美的造诣,甚至是全天下文化风尚的领导者,有流行中心的地位。 明朝前期的王士性有一段话,说苏州人“好古”,让其艺术发展各方面都能够保持最纯正、丰沛的力量,再加上人聪慧,创造力源源不断,艺术不断精进。临摹书画、仿铸鼎器的造诣之高,真假难辨。只要“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苏州人已经变成全天下品位的权衡。斋头清玩、几案、床榻之类,他们不喜欢太过花哨的,喜欢古朴的,即便物有雕镂也都要仿古,有商周秦汉之式,“海內僻远皆效尤之”。 他说,“学诗、学画、学书,三者称苏州为盛”。苏州人一出,天下就为之神往。虽是明朝人说的,但苏州这样的文化领导地位,直到清代都还是存在的。 到明末,周亮工的父亲,非常有名的朝臣周文炜说到“今人无事不苏矣”,包括“苏坐”。 古人生活里伦理非常重要,《红楼梦》就展现了这一点。林黛玉刚到荣国府,给她一个排场很大的晚餐,曹雪芹有意说,在我们世家大族,伦理规范是无比重要,那是错不得的,尊卑长幼都非常严格。 周文炜说,主人尊重来客,让客人上坐,结果客人说他喜欢苏坐,就是苏州人的坐法,东西相向而坐,与正统的南北向的尊卑坐法不太一样。客人坚信苏州人的品味。坐位是非常正统、最基本的生活规范,没想到这方面都有人以苏州人至上。周文炜说,30年前还没有到这种程度,但到明末,苏州的影响力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出现“苏坐”这样的品位表现。但他还是承认“苏坐”是有道理的,用苏州人的坐法,从坐位就受到熏染,于是言语更优雅,动作更气质,那是一种坐位带来的无形的塑造。苏州的影响力竟到这个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