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变其实是一门艺术——说说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为什么玩砸了

 伟天英 2022-01-10

政治斗争可以说是人类智慧较量的一种最高表现形式,而政变又是政治斗争中的巅峰对抗。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政变数不胜数,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也有两败俱伤、渔翁得利的。所有的这些政变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无论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还是从史学的角度,抑或是从人类行为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研究,都会使得我们获益匪浅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

文章图片1

(一)

历史也很有意思,在太平天国这次“天京事变”发生后没几年,在清朝那一边也发生了一次政变,这便是“辛酉政变”。年轻的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联手,一举干掉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把“天京事变”和“辛酉政变”的后果对比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出:天京事变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此后内部日益分崩离析,最终导致了败亡;而“辛酉政变”却让清朝的大权成功集中到了慈禧的手中,慈禧的政治水平比咸丰帝还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在她的统一领导下,清王朝成功地渡过了内忧外患的政治危机,最终打败了太平天国。

因此,我们可以说,“天京事变”是失败的;而“辛酉政变”是成功的。

为什么“天京事变”会失败,而“辛酉政变”会成功?关键在于人,在于政变的组织者、参与者身上。

决定“天京事变”成败的,有四大主角。他们便是当时太平天国最有权势的四个人: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

文章图片2

可以说,“天京事变”搞成那种不堪的样子,他们四个人都有责任。通过“天京事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个人在政治上都极度的不成熟,都达不到政治家的水平。但凡他们当中哪怕有一个人具备了真正的政治家的素质,“天京事变”都不会闹到那种程度,都不会导致太平天国的最终灭亡。

而“辛酉政变”中的慈禧与恭亲王奕䜣二人,慈禧只有二十六岁,奕䜣只有二十八岁,但是二人的手段圆熟,措施果断,整个政变搞得干净利索,神鬼难测,几乎可以打一百分了。因此,这两个人才是真正的政治高手,他们能让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方面的四大主角在政治方面都不合格呢?我们来分别研究一下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看他们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为什么在政治上严重的不合格。

(二)

先来看看杨秀清。

文章图片3

在“天京事变”前,杨秀清大权独揽、权倾朝野、说一不二。而洪秀全避居深宫,足不出户,其他的人想见他一面都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秀清想把洪秀全解决掉,让自己成为名正言顺的最高领导人可以说易如反掌,有一万种方法可以选择。

但是杨秀清却没有这样做。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杨秀清虽然在军事上与满清王朝对抗时依然是精明强干、才华横溢,但是在内部事务方面他的脑子却变成了一盆浆糊,已经彻底地昏头了。

他似乎已经沉迷于自己用“天父”营造出的神话幻境中不能自拔了。他好像真的以为所有的人都已经被自己给彻底征服了,只要有“天父”护体,他就无往而不利,谁都不敢动他一根毫毛。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其实是很危险的。他是九千岁,离着万岁就差一千岁,其实是对“万岁”最大的威胁。“万岁”首先要对付的人就是他杨秀清。

杨秀清不要说没有想办法抢先动手解决洪秀全,他甚至都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来精心扶植属于他个人的政治军事势力。他只是一味地用强势压人,动辄杖责、处死那些所谓冒犯了他的人,连韦昌辉和石达开这样的人都不能例外。这是完全不懂领导艺术的表现,他不知道应该用有打有拉的策略来分化笼络自己的部下,结果把本来彼此之间并不亲密的韦、石二人推到了一个战壕里,更是推到了洪秀全的一边。其他的下属对他也是离心离德,他自己完全没有什么可以信赖的亲信,彻底地变成了孤家寡人。

杨秀清“逼封万岁”似乎是想要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了。但是,这件事他做得如同儿戏一般,幼稚到了极点。

在天京事变爆发之时,杨秀清的两个弟弟杨辅清、杨宜清都在外带兵作战,而这两个弟弟又是杨秀清仅有的可以信赖依靠的力量。这表明,杨秀清对于“逼封万岁”这件事,是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用实力来征服洪秀全的,只是单纯地要靠着虚幻的天父来压服他。

杨秀清想当万岁,这实际上等于一场政变。古往今来,凡是成功的政变无不以实力为后盾。杨秀清却以为只凭着“天父”的一句话就可以改朝换代,这可实在是太幼稚了。

文章图片4

总之,杨秀清身居虎背而不自知,驾驭下属的手段简单粗暴,沉迷于“天父”的威势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到了他真的要“逼封万岁”的时候,他采取的手段却又形同儿戏。所以我们说,杨秀清在政治上严重的不及格。他落得如此下场纯属咎由自取。

(三)

接下来我们再看洪秀全。

《三国演义》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打算除掉“十常侍”,于是他就调集天下的兵马进京。曹操劝说道:对付十常侍,只要派个普通的司法官员就可以了,哪里需要调集天下兵马呢?这样会给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可乘之机的。

愚蠢的何进不听曹操的劝告,结果董卓进京,导致了东汉王朝的最终灭亡。

洪秀全其实也犯了何进一样的错误。

文章图片5

洪秀全想把杨秀清手中的权力夺回来,而杨秀清又不是像冯云山那样谦让的人,除了使用暴力,别无其他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洪秀全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具体的手段才行。如果他头脑清醒、目光敏锐,那他就应该看到:杨秀清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唯一可以依靠的两个弟弟又在外带兵,因此要除掉他已经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洪秀全只要把杨秀清请到自己的天王府里来,或者下毒,或者行刺,或者暗伏刀斧手摔杯为号,都是可以的。只要除掉杨秀清一个人,他的下属立刻就会树倒猢狲散,转而跪倒在洪秀全面前表示效忠。试想:后来连杨辅清杨宜清都继续效忠洪秀全了,杨秀清哪里还有什么需要铲除的死党?

至于韦昌辉和石达开二人,当然应该事先和他们通个气。但是,只需要他们作为后盾奥援即可,用不着他们亲自出手。免得这一桩大功劳落到他们头上,自己还要分一部分权力给他们。

这对于洪秀全来说是最佳选择。可惜他没有这个眼光,也没有这个能力。

他偏要假手于韦昌辉来做这件事。这就意味着,即使天京事变非常成功,那么韦昌辉也会因为居功至伟而取代杨秀清的位置。洪秀全扳倒了一个杨秀清,却又冒出来一个韦昌辉,他自己还是没有能够夺回权力,结果是白忙了一场。

在辛酉政变中的慈禧太后,由于是一个无法走出深宫的妇人,所以她才不得不与恭亲王奕䜣联手。也正是因为如此,慈禧只能是让奕䜣当上议政亲王、首席军机大臣,权倾朝野。

政变就好比是挖金矿,最好独吞,参与者越少越好。否则,挖到的权力就必须大家分享。这是历来政变的铁律。

不过,由于上天的眷顾,洪秀全还是成为了那个最终到达终点线的人。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当一切尘埃都已经落定,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都从他眼前消失之后,他会突然发现,所谓的权力,竟然如同镜花水月一般,他还是抓不住。

由于洪秀全根本就没有能力来治理一个国家,也没有能力指挥三军与敌人交锋,所以他不得不继续委托陈玉成、李秀成这样的人来替他挑担子,权力还是要和其他人分享的。如此一来,洪秀全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他又开始担心自己那根本就抓不住的权力再次失去,于是他就滥封王爵,削弱陈李二人的兵权。结果自掘坟墓,最终导致太平天国的败亡。

文章图片6

对于洪秀全来说,缺乏政治军事能力的他压根儿就不应该去争什么权力。他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深宫里,当一个吉祥物。可是他却偏偏不肯这样做,偏要去争夺权力。这样一来,他的人生悲剧,或者说是喜剧,就自然而然地命中注定了。

(四)

下面说一说韦昌辉。

韦昌辉给后人留下的印象,似乎是胸有城府、深藏不露的一个人。看上去他似乎很善于伪装自己,在杨秀清面前动不动就来几句“小弟肚肠嫩”这类的花言巧语,把杨秀清哄得五迷三道。

然而,天京事变爆发后,韦昌辉的一切伪装都被剥开了。这时,人们会失望地发现里面包裹的竟然是一堆垃圾。他的肚肠都不是嫩的问题了,而是空空如也、根本就不存在。

文章图片7

韦昌辉的疯狂杀戮,是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败亡的主要原因。

搞政变不能多杀人,这是又一条铁律。慈禧太后的辛酉政变,只是杀了顾命八大臣中的三个,其中两个还要赐自尽。

搞政变也不能拖得时间太久,必须越快越好,速战速决。可是韦昌辉在南京城里没头没脑地杀人,一直杀了两个月之久,最后也没有把权力搞定。

韦昌辉这种疯狂的杀戮,已经完全不是一种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动了,而是变成了一种宣泄,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发作。就像是《阿Q正传》里面的阿Q,喝了几碗黄酒之后,就在土谷祠里嚷嚷:今后我想怎样就怎样!我喜欢谁就是谁!

看上去,好像是韦昌辉装孙子装得太久,心理压抑得已经变态,突然找到了释放的机会,于是就大开杀戒,彻底地发泄一回。

韦昌辉杀杨秀清全家勉强还说得过去,但是他杀石达开一家,这就完全不可理喻了。而且,即便要杀石达开,那也不能他跑了啊?韦昌辉此时的伪装都不见了,石达开来指责他,他也没有装模作样地把石达开先稳住,而是和石达开大吵了一场。等到石达开逃走了,他又去杀石达开全家泄愤。这所作所为,可以说愚蠢到了极点。

韦昌辉最大的失误就是他没有拉住洪秀全。由于太平天国史料的缺失,我们无从知道洪秀全与韦昌辉之间是如何策划的。但是,天京事变这件事肯定是他们两个人事先商量好的,至于有没有石达开参与,那是需要研究的事情。

既然是洪秀全参与的事件,那么韦昌辉就应该紧紧地拉住洪秀全不放,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天王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这样一来,韦昌辉的安全度就会大大提升,将来即便是追究责任,洪秀全也会替他分担。

但是,韦昌辉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整场事变中,他到处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却忘记了把真正的主角从幕后请出来给自己背书。结果让洪秀全轻而易举地把屎盆子都扣在了他的脑袋上,最终落得个在万众唾骂声中被处决的结果。

可以说,洪杨韦石四个人都缺乏政治头脑,而韦昌辉应该是四个人中最没有脑子的一个。

(五)

最后该谈谈石达开了。

文章图片8

石达开在他临死前的自述中,把天京事变中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按照他的说法,他事先并不知道洪韦二人要杀杨秀清。他是在事变发生后才知情的。

而按照《李秀成自述》,石达开和韦昌辉事先有个“诛杨密议”。但是,石达开并没有参与诛杀杨秀清的行动。因此,有些专家学者认为石达开这是在耍滑头,故意避开这件事。

不过,也有些专家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石达开和韦昌辉根本就没有见面“密议”的机会,所谓的“诛杨密议”应该不存在,石达开很有可能真的不知情。

但是不管怎么说,石达开反正就是“天京事变”这出大戏下半场登台的主角。上半场看杨秀清韦昌辉的,下半场就看他了。

本来,此时登台的石达开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几乎所有的人都期盼着由他来执掌天国的大权,带着大家伙走出政变的血泊泥潭。

然而,年仅二十五岁的石达开还是像前几位主角一样,继续犯错误。

他的错误就是强迫洪秀全处决秦日纲和陈承瑢。

燕王秦日纲和佐天侯陈承瑢都是“天京事变”的积极参与者,是韦昌辉的左右手。石达开要求处决他们,表面上倒也顺理成章。

但是,洪秀全想留着他们,特别是想留着秦日纲。

经历过这一场大变故,洪秀全已经谁都不信任了。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再冒出个杨秀清第二来,所以他才要留着秦日纲,用燕王来制约一下翼王。

可是,石达开坚决要求处决秦日纲的举动,自然会让洪秀全在他身上再一次看到杨秀清的影子。

文章图片9

因此,洪秀全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如何对付石达开了。

石达开坚持要处死秦日纲,原因大概是秦日纲参与了对石达开一家的屠杀。年轻气盛的翼王不能容忍这个仇敌继续存活在世上。

但是,这样做却埋下了不久后石达开出走的伏笔。

政治家是需要善于做出让步的,会让步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如果石达开在一切局面都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让一步,忍下一口气,留下秦日纲。那么,洪秀全对于石达开的态度就会大大地不同。有秦日纲在,洪秀全就没必要把他那两个不成器的哥哥推出来现眼,他自己睡觉也能踏实不少。

洪秀全与石达开的关系改善了,石达开才能真正地施展拳脚,主持大局。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比如过个一两年,石达开的地位稳固了,真正地把实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到那时候再来收拾秦日纲那是一点都不晚的。

可惜,石达开根本就想不到这一步棋。他只求痛快,只求为自己的亲人早日报仇雪恨,强行地要求洪秀全处决了秦日纲。因此,他就无法得到洪秀全的信任了。两人之间的决裂变得无可避免。这一切,都源自年轻的翼王忍不下一口气。

(六)

通过对天京事变整个过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在洪杨韦石四大主角面前,都曾经出现过一举掌握所有权力的良机,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场政变的最大赢家的。

然而,在机会出现的时候,四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最臭的棋路来落子,结果导致了形势的逆转,而他们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末路。

所以说,洪杨韦石四人在政治上都不及格,都算不上是政治家。

而“辛酉政变”中的慈禧与奕䜣二人,虽然年纪都很轻,但是他们一个出身皇室,另一个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且又入宫多年。他们生活成长的环境与太平天国那四位王爷截然不同。慈禧和奕䜣所受到的传统政治文化积淀的影响,和洪秀全等人平日里接触的东西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文章图片10

正是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以及个人天赋方面的差异,这才造成了慈禧奕䜣与洪杨韦石在政治博弈领域表现出来的水平有天壤之别。

因此,我们可以说,政变这种东西其实是一门艺术,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洪杨韦石他们这哥儿四个实在是太缺乏这种“艺术修养”了,所以“天京事变”这出大戏硬是被他们给玩砸了,而好端端的一个太平天国也就此砸在了他们的手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