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6岁医生王振义:攻克“最凶”白血病,放弃专利,药价仅售200元

 wwhhyy7277 2022-01-10

这一奖项不仅代表着对获奖者过往成绩的肯定,更寓意着其做出的研究成果,将会深刻影响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文章图片1

在众人期待中,一位96岁高龄的老者荣获此项荣誉,而他正是我国著名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

素衣赤胆豪侠义,白发苍颜天使心。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用几十年的时间诠释着医生的含义,用不懈的努力攻克了最凶的一种白血病!

书香门第育才子

不同的家庭教育,往往会将一个孩子塑造成不同的样子。王振义虽然出生在民国乱世,但在优渥家庭的庇护下,他拥有了一段安逸的童年。

在灯红酒绿与贫苦家庭并存的上海滩,王振义的家庭很幸运地属于前者,三层洋楼和枝叶繁茂的花园,见证了他不俗的家世。

文章图片2

书香门第的熏陶下,王振义和他的兄弟姐妹都非常注重学习,不仅熟读中国古籍,更掌握着两门以上的外语。

那时,西方国家在上海租界内开办学校,王振义在父亲的安排下,在法租界内的萨坡塞小学中就读。

从幼年开始,王振义就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学习天赋,无论是文史典故还是数理知识,老师只要教授一次,他就能烂熟于心。

过人的学习天赋和勤奋的不懈付出,让王振义在班级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震旦大学的入学邀请。

文章图片3

在没有经过考试的情况下,王振义顺利来到了震旦大学。当时,由于他的祖母刚逝世不久,在悲痛心情的影响下,他选择了医学专业。

正是这一选择,让王振义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也让后世无数患者迎来了一位救命良医。

在大学就读的几年间,王振义在医学领域快速积累知识,同时经常参加医院会诊,医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医师们的一致推举之下,王振义从大学生逐步成为了研究生、博士生,成功获得了作为医生诊疗的资格。

1948年,博士毕业的王振义来到了广慈医院,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文章图片4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王振义意识到了我国医学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血液病研究不足。

为了弥补这项领域的研究空白,王振义果断找到了内科大家邝安堃,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之下,医学研究领域同样如此。

王振义在多次临床诊疗之后,发现伤口出血其实和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有很大的关系,但国内却没有合适的测量方法。

由于医院当时缺少硅胶等物资,王振义创造性的找来了石蜡作为替代,成功的开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式。

文章图片5

除了实验室中的研究外,王振义主动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救援队”,在战场后方医院为战士们提供帮助。

两年时间的生死磨练中,王振义看到了太多的生死离别,也对血液这一学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战后回到上海,王振义将战场上经常遇到的血友病治疗,作为了自己的研究重点。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后,王振义成功找到了一种新的诊疗方法,帮助医生更快确诊症状。

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增加,王振义在血液病领域的研究也越发成熟,但有一项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却一直是他内心最大的坎。

文章图片6

这个疾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不治之症——白血病。

医者仁心立壮志

在医院的病房中,王振义经常能看到深受白血病折磨的患者,这些病人躺在病床上,苦苦哀求医生将他治愈,但自己却对此无能为力。

这种挫败感一次次冲击着王振义的内心,如何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了王振义的一个心结。

在大多数人眼中,白血病是一个极为可怕的疾病,不仅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率也极高。

文章图片7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白血病其实是一类血液病的统称,在白血病这个类别之下,还有许多细分领域。

一般来看,慢性白血病的发展相对缓慢,医生还能够采取部分治疗措施,但急性白血病一旦发作,就如同给患者宣判了死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其中最可怕的疾病,癌细胞会在骨髓中无限增生,当时没有任何特效药可供使用。

王振义在刚刚接触这种白血病的时候,我国国内医学界对于这个病症还没有很深的了解,更没有前辈提供可操作的经验。

书本成为了王振义了解这项疾病的重要渠道,看着全球各地的种种病例,王振义更加坚定地想要攻克这项医学难关。

文章图片8

每天问诊、查房结束后,王振义就会钻到档案室和图书馆中,从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献中,寻找有益的线索。

当时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同样在寻找可行的办法,在国际医学杂志中有些许可供参考的理论成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王振义看到了一名以色列医学家发表的论文,文中指出白血病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正常细胞。

论文里用小白鼠进行实验的数据,引起了王振义的兴趣,毕竟这也是在活体中难得一见的治愈案例。

文章图片9

为了验证这种操作方法的可行性,王振义找来几位医生,共同组建了医疗小组,开始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实验。

由于当时的研究条件还很恶劣,医院只能为王振义提供一间四、五平米的小屋,仪器设备也只能使用临床治疗剩余的部分。

物资不足、设备落后、信息闭塞,种种困难像大山一般矗立在王振义等人面前。

但王振义却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面前,他们的困难都变得不足为道。

每当太阳升起之时,王振义便会来到实验室中,为今天的实验做好充足准备。

之后,他便会先去医院门诊完成一天的治疗工作,等到下班后,再钻进实验室开始测试。

文章图片10

一轮一轮的实验,消耗着团队中每个人的耐心,也耗费着王振义的青春岁月。

三年的时间里,他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没有让实验室停歇一天,但这种努力却没能换来应有的回报。

物质条件局限下,王振义团队的实验始终难以突破瓶颈,白血病细胞像附骨之蛆一般,丝毫看不到被治愈的希望。

不仅仅是王振义的团队,国外其他研究小组同样没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案,当初论文中出现的情况,好像只不是昙花一现的美好愿望。

失败的情绪不断在实验室中蔓延,除了王振义之外,其他人都开始对这项研究产生了质疑。

文章图片11

毕竟人一生的青春岁月只有几十年,与其在这项看不到希望的项目中浪费时间,不如早日改变自己的科研方向。

王振义注意到了大家情绪的变化,在一次会议中,王振义拿出了必胜的决心,鼓舞起众人的士气,为了门外的病人,一定要做出成果!

有了王振义这个主心骨,科研小组成员重新唤起了内心的斗志,继续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中。

恰恰在这个时候,一篇国外文献的发表,为王振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科研之路斩荆棘

这篇医学文献中提到了一种酸性物质,在这种物质的影响下,肿瘤细胞会出现分化。

文章图片12

王振义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这种酸性物质对其他肿瘤细胞有效,那么很可能也会对白血病细胞有效。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王振义找到了医院,希望能获得这种酸性物质。但结果非常遗憾,当时国内所有医院都没有这种前沿药物。

无奈之下,王振义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一种其他的酸性物质作为替代,尝试是否有可能取得效果。

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科研小组彻底进入了“战备状态”,紧盯着实验室中的白血病细胞的任何变化。

终于,在无数次失败之后,科研小组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药剂配比,成功实现了将白血病细胞从幼期催化为成熟期的突破。

文章图片13

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科研小组成员止不住地落泪,简单的文字中凝聚着他们多年的辛勤付出。

但目前王振义取得的成果,依然局限在瓶瓶罐罐的实验室内,还没有真正应用到临床中,还不能证明这项药物能够在人的身上起效。

由于王振义使用的酸性物质对于人体有副作用,因此,医院也不敢贸然进行使用,直到一个孩子的出现。

当时医院接诊了一个年仅五岁的女孩,她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生命体征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按照传统化疗方法,这个女孩必须要经历痛苦的治疗过程,并且疗效也无法保证。

文章图片14

面对如此年轻的生命,王振义主动提出使用新的治疗方案,为这个女孩博取一线生机。

在和女孩家长反复商讨之后,女孩的家长同意了王振义的方法,向女孩注射新的药物制剂。

经过一个礼拜的提心吊胆后,女孩的病症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王振义从死神手中抢救回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随后,王振义的治疗方案被应用到了24个患者身上,这些病人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八年时间的日夜奋战,王振义为患者抢来了康复的曙光。

但当王振义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递交发表时,却没能叩开知名医学杂志办公室的大门。

文章图片15

杂志社认为王振义等人都是一线大夫,并不是学术权威,因此拒绝发表王振义的研究成果。

遭到闭门羹的王振义,只能将论文发表在了海外的医学杂志当中。随着论文的发表,王振义瞬间引发了医学界的震动。

国际著名癌症研究专家里查德教授,将王振义的成果称为划时代的医学奇迹。

之后,大量海外专家来到上海学习经验,无数荣誉像潮水般,包围在了王振义身边。

如果王振义将这项医学研究申请专利,那么他将获得无尽的财富,但他却毅然决然地将这项成果奉献给了世人。

医者仁心,比起外在的荣誉、头衔,治好那些陷于深渊的病人,挽救那些遭受折磨的病患,才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事业。

文章图片16

在此之后,王振义带领着学生和科研团队,不断优化此种特效疗法,成功让患者生还率从10%提高到了97%!

2010年,王振义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同时,国际小行星中心还将一颗行星命名为了“王振义星”。

誉满杏林树丰碑

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不收患者钱财,只要求治愈者种几棵杏树。多年后,这里蔚然成林,留下了一座杏树山。

王振义主动放弃专利,让患者得到了便宜的药物治疗,如今,白血病药物中,这项救命药仅售200多元。

文章图片17

穿越千年的时空轨迹,王振义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用自己的行动再次为医者树立了丰碑。

那些从医院中康复离开的病患,就像是千年前的一颗颗杏树,记述着王振义的伟大付出。

除了这些医学成果之外,王振义还将自己的从医精神,一代代地传递给了后来之人。

在王振义的教导下,数十名医学博士生、研究生走出校园,来到一线治疗岗位。

他们传承着王振义身上的医者仁心,用自己的知识挽救着那些身处水火的病人。

文章图片18

孔子三千弟子,培养了七十二贤人。王振义虽没有桃李满天下,但却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奇迹。

最为出名的陈竺、陈赛娟这一对院士夫妻,正是王振义的得意门生。除此之外,还有“937”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陈国强院士。

这些从王振义的课堂中走出的才俊,成为了今天我国科研学术界的中流砥柱,为我国医学研究开疆拓土。

随着王振义逐渐步入老年,体力上难以再长期待在实验室中,为了让年轻一代拥有更多机会,他主动辞去了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职务。

当所有人都以为王振义将会安度晚年的时候,他却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科研脚步。

文章图片19

离开了实验室,王振义将工作重心放到了相对轻松的课堂和医院。每天在接诊病患后,他会想方设法获得最新的医学报告。

过往,王振义为了记录一则文献,要在图书馆中手抄笔录。如今,为了能了解学术动态,80多岁高龄的王振义开始学习使用电脑。

从开机到联网,王振义像一个小学生一般,一点点掌握着新的东西,不断阅读新的材料。

在校园中,王振义还别开生面的采取了一周一次的“开卷考试”,但这次考试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他自己。

他要求每位同学搜集一个疑难病例,统一在课堂中拿出讨论,同时他还会将自己本周搜集的文献,制作成ppt向大家分享。

文章图片20

用王振义自己的话说,这项工作是一个苦差事,要肯下苦功夫、“死”功夫,更要耐得住寂寞。

回望王振义的人生旅程,耐得住寂寞几个字,正是他不断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

在几十年带领学生探索科研高峰的路上,王振义的医德、师德让所有人无比钦佩。

为了让更多学生投身科研事业,王振义会紧盯着每一位学生的论文,逐字逐句帮助他们修改,直到论文彻底没有问题。

根据陈国强的回忆,那时王振义老师白天非常忙碌,但依然会在晚上为他们修改论文,每一个字眼都要反复琢磨才罢休。

文章图片21

这些学生所完成的科研文章,其实大部分的功劳,都要放在王振兴老师的身上。

但王振兴却从来都没有过“贪功”的想法,只要是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学生的名字一定会署名在第一、第二作者的位置。

而自己的名字要么彻底不出现,要么就会放到参与作者的最后,以此肯定学生们的付出。

这种爱才、惜才的举动,时常让学生无比感动,以至于主动要求老师将署名位置提前,但王振义总会坚决拒绝。

医者如云的时代,王振义真的做到了誉满杏林,百花齐放的时节里,他始终是一枝独秀的参天大树。

文章图片22

在这颗参天大树之下,无数幼苗肆意吸收着天地灵气,蓬勃生长之下,让我国医学界的森林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结语:

从1996年第一次获得100万奖金开始,王振义便分文不取全部捐赠给了医院、学校和血液研究所。

之后王振义荣获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500万奖金,更是将450万捐赠给医院,其余部分赠与了科研团队成员。

2020年,96岁高龄的王振义将生命科学奖获得的700万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扶贫基金会。

文章图片23

六十余年来的医学研究中,金钱从来不是王振义的选择,医者的良心才是他始终追逐的信仰。

新时代的歌声中,我们应当感激这样伟大的教授,感激这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