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不容错过的深圳空间史,展览“鹏城图鉴”为你打开︱展览推荐

 揽月86488 2022-01-11
你见过深圳早期的历史地图,与改革开放后诸多重要工程的档案图纸吗?

从深港地区的传统墟市至今,深圳近百年的曲折发展,留下了哪些空间印迹?......

无论你是研究者、学生、亦或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公众,将于12月15日开幕的“鹏城图鉴:深圳城市建筑档案图展”,都是深圳今冬不容错过的一场展览。

图片

12月15日,展览“鹏城图鉴”将于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深港基金小镇美术馆(本相文化)揭幕。此次展览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深圳大学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中心策展承办。展期将持续至12月31日,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展览梳理呈现了一批难得一见的档案史料,旨在推动对当代深圳建筑文化遗产的系统整理,加深人们对深圳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忆。如果你想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深圳的城建历史,这次机会不容错过。

从沧海桑田到鸿图巨构

城市是一部空间史书。这本书使用钢与混凝土的词语,呈现的是城市设计和建筑空间巨构,代表着城市生长的时间坐标和生命轨迹,同时也清晰地标示出城市空间和环境品质的进化与提升过程。

而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经历了短暂的四十年发展历程,从昔日的沧海桑田到今日的鸿图巨构,留下了令世人瞩目的建设成就。随着人们越来越熟悉和依赖身边日常生活的环境,深圳四十年的城市建设成功地打开了多声部的合唱前奏。经过四十年,深圳已然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员。

当翻阅尘封的工程技术档案,在历史的图像和图纸中不难领悟那些往昔的想象和实践如何变成今天值得回味的记忆。本次展览所呈现的是深圳早期的历史地图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工程技术档案图纸和图片,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深圳四十年发展的城市建设成果。期望通过这次展览能推动对当代深圳建筑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整理,加深人们对深圳城市文化的历史记忆。


沧海桑田

回溯历史,深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山水地理和人文景观,不仅孕育了以广府、客家与潮汕为代表的三大民系,也奠定了未来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空间发展的山水格局和多元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部分展览选定城市地志、深港墟市、广九铁路、古城遗影、城村旧照五大主题,融合地图、卫星影像、照片等珍贵史料,真实呈现鲜为人知的历史图景,重叙深圳近百年的曲折发展之路


图片


城市地志

从清嘉庆年间《新安县志县境图》到深港区域USGS航拍影像图,直观展示改革开放之前的深圳地貌图像和墟市村落的分布情况。


图片

△ 深港区域USGS航拍影像(1977年)


深港墟市

深港墟市是华南区域中国农村集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深圳墟”之称首见于《清康熙新安县志》,因彼时“迁海令”终止,新安县展界复乡,人口回迁重开发深圳河平原而设。本单元以历史照片为主,呈现深圳旧时乡村生活。


图片

△ 近代深圳传统村落景观

广九铁路

广九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的区际铁路,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全线贯通。广九铁路既为香港与内陆之间的往来架设了便利的通道,也是深圳百余年来经济发展之重要命脉。本单元将通过史料图片,回味这条粤港“繁荣之路”背后的难忘故事。


图片

△ 广九铁路开通仪式(1911年)

古城遗影

根据1969年USGS的航拍影像,可见近代深圳的三个重要的古城遗址。此次展览,亦是这些资料向大众近距离展示的难得机会。站在当下,直面历史,沧海桑田巨变直入眼前,这座城市可以讲述的历史,可远远不止于40年。


图片

△ 新安古城(USGS航拍影像,1969年)

城村旧照

城中村,是深圳城市格局演变过程中留下的独特且鲜活的空间样本。追溯深圳城中村之历史,在1969年USGS的航拍影像中,就能清晰可见福田区域散落着的几处沿海村落,其以莲花山为地理中心坐标,形成了地脉与村落风水地理的空间格局。


图片

△ 福田昔日村落USGS航拍影像,1969年)

鸿图巨构

随着改革开放及深圳特区的成立,深圳建设者们绘出一幅幅鸿图巨构,将昔日荒田变成了现代化的大都市。改革开放早期的深圳公共建筑设计和公共空间模式,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特区风貌和创新精神,对全国城市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

留存的工程图纸,正是深圳城市建筑发展轨迹最忠实的记录者,它成了深圳人集体记忆的空间叙事样本。以电子大厦、上海宾馆为先导,再到建设热潮中的国贸大厦、深圳大剧院、科学馆、博物馆等,以及九十年代中期的深圳证券交易中心等新型建筑模式,深圳建筑设计不断推陈出新,已然成为深圳当代历史遗产重要篇章的经典案例,代表了当时国内公共建筑类建筑设计的品质前沿。


图片

部分展出建筑项目 ▽


电子大厦

电子大厦始建于1981年1月,次年8月竣工。其楼高69.9米,共20层,建成后是深圳经济特区当时的第一高楼。它是深圳第一栋以城市支柱产业命名的大厦,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


图片


上海宾馆

上海宾馆建于1985年,2005年重新装修,楼高12层,共有客房总数163间。上海宾馆素有深圳的坐标原点之称,它是深圳十大历史建筑之首,是深圳一代人不可或缺的记忆。


图片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建于1990年,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主体高度146米,是一幢集酒店、办公、商业和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超高层大厦。其外型独特,亦为国内首座隐框幕墙建筑。


图片


深圳规划大厦

深圳规划大厦建于2005年,建筑面积33,4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7.4米,共8层。规划大厦率先推行窗口式办公方式,促成一种开放、透明、亲民和谦逊的新型政府办公楼形象与气质。


图片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建于2013年,建筑面积265,000平方米,塔楼高度254米、地上46层,是一座集现代办公、证券交易运行、金融研究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办公大楼。建筑由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雷姆·库哈斯设计,主体塔楼和“漂浮基座”两部分对比鲜明,清晰可见。


图片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2021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9:00至18:00

展览地点: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深港基金小镇美术馆(本相文化)

资      助:2020-2021年度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

主      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策      展:深圳大学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中心

观展须知:本次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无需预约。为确保市民群众安全观展,敬请大家合理安排时间,错峰参观、间隔游览。入馆请主动出示行程码、健康码,配合测温并正确佩戴口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