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精准医学的深入,以高通量测序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然而,临床基因测序信息量巨大,数据质控与分析、变异注释与临床解读难度很高,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医学人才相对匮乏,广大三甲医院落地开展还面临很大挑战。另外,有专家指出,基因测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也才刚刚开始,大量干实验和湿实验的规范及标准有待制定。 生物信息学如何与临床结合起来,切实推进精准医学研究和应用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话题。日前,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决定成立临床生物信息分会,以期以临床为切入点,整合跨领域资源,促进临床生物信息学发展。 2022年1月7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临床生物信息分会牵头人发起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a分子诊断中心主任欧阳能太教授召集,召开了临床生物信息分会筹备组第一次筹备会。分会共同发起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子诊断科主任邵建永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因检测与分子诊断中心主任柯尊富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陆元志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副院长黄宪达教授、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遗传与分子诊断中心主任刘文兰教授等筹备组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副秘书长张璐、学术部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筹备组商议决定,将以临床应用为主导,广泛团结临床生物信息分析与解读人员、生物信息分析研发人员、生物信息大数据挖掘人员、高校生物信息专业人员等专业力量,以分会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训、标准制订以及基层技术帮扶等活动,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临床生物信息分析与解读能力,与我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引领和推动生物信息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加强行业内交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欧阳能太主任表示,欢迎生物信息临床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多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共同搭建临床生物信息交流、联动、合作的平台,开展政产学研用的多方位合作,为提升临床生物信息应用水平做出贡献。 |
|
来自: 菌心说 > 《生物信息学,生信,统计,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