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碧琰与日本打官司20年要回24亿无偿捐国家

 泰阳汉子 2022-01-11

有一场跨国巨额财产案,历时20年,涉案金额30亿,堪称中国第一大跨国民事案件。曾有不少骗子冒充财产的主人,欲霸占这笔巨产,但最终,他们的诡计都没有得逞。那么,这笔遗产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呢?

说起这桩巨额财产案,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汉奸赵欣伯。

1890年,赵欣伯出生于河北。他在青年时曾参加革命,革命失败后,他改名刘笑痴,当起了日本人的中文教师。

在此期间,他认识了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女人——王碧琰。王碧琰对赵欣伯一片痴心,为了支持他赴日留学的梦想,拿出了自己的毕生积蓄供他读书。之后,夫妻俩共赴日本,但王碧琰后来因病去世。

在王碧琰的经济支持下,赵欣伯顺利完成了日本学业,并成为第一个获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留学期间,赵欣伯认识了土肥原贤二等日本少壮派军官,之后,他渐渐误入歧途,开始为日本人办事。

1926年,赵欣伯回到中国,担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法律顾问,成立东北法学研究会,他处处维护日本的利益,是典型的奉天亲日派。

抗战爆发后,赵欣伯担任伪满洲国立法院的院长,“满洲国”这个国号就是他提出的。

在担任“满洲国”的内府顾问官时,赵欣伯差点因贪污被捕。于是他带着家人逃到日本,在土肥原贤二的帮助下当起了奉天市长。其间,他大量敛财,并在日本购置了大量房产,还留下了不少金银珠宝。

这时,陪他到日本定居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耿维馥,耿维馥是赵欣伯妹妹的同窗好友。在王碧琰去世后,她就主动追求赵欣伯,赵欣伯要求耿维馥改成前妻的名字,才愿意和她在一起。

耿维馥最终还是答应了,从此改名换姓为赵碧琰,两人在日本断断续续生活了几年,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赵宗阳。

日本投降后,在审理日本战犯时,我国法官倪征燠要求赵欣伯写出日寇侵华的史实,赵欣伯表面答应,当倪征燠找他要材料时,赵欣伯却以为日军会东山再起,故把所写材料全部烧毁,他汉奸的罪名也就此坐实。

1951年7月20日,61岁的赵欣伯被北京市公安局传讯,他自知时日不多,气急攻心,最后因脑血铨而猝死。

赵欣伯死后,赵碧琰改回了本姓,用耿碧琰这个名字在一个胡同四合院里住了十几年。

汉奸赵欣伯留在日本的财产,几十年后已经增值成了天文数字,据报道共有30亿元。不少人对这笔财产十分眼红,日本、香港、台湾甚至马来西亚涌现了大批诈骗分子,冒充自己是赵碧琰或赵宗阳。当时,这起巨额遗产继承案引起了不少国际纠纷。

1964年,国侨办主任廖承志得知此事,当即决定要马上找到赵碧琰,将这笔属于中国的财产拿回来。

几经周折后,廖承志找到了改名的赵碧琰。负责这起跨国案件的是中国著名律师傅志人,他指出,赵欣伯在日本所购置财产均是用妻子赵碧琰的名字,所以,成功拿回财产的关键在于,要证明这位70多岁的赵碧琰就是赵欣伯的妻子。

但这起案子比想象中更加复杂,赵碧琰在日本的财产代理人先后亡故,不动产则由铃木弥之助作为委托人。

但在法庭上,铃木弥之助却说那些房产都是他自己的。

受托人的否认,让这个案子又搁浅了几年。铃木弥之助死后,这起案子又被重新受理,这次出庭的是赵碧琰的儿子赵宗阳,赵宗阳拿出自己在日本读小学等证据,让法官认可了他是赵欣伯儿子的身份。之后,通过傅志人律师收集到的一系列证据,证明了耿维馥就是赵碧琰的事实。

1984年,这起跨国财产案终于落幕了,赵碧琰将24亿捐给了国家,剩下6亿中的百分之八十捐给了日本的“中华文化教育财团”。

为了奖励赵家,国家陆陆续续给了赵家后代几千万的补贴。赵碧琰在离世前几年,在病房里也享受到了高干级别的待遇,她自己也非常满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