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炎发作太难受?试试中医这5个方法,鼻炎好得快,鼻塞流涕全“击退”

 woainijingzhi 2022-01-11

鼻炎,天气变冷或者换季的时候,就会出来折磨人。

鼻塞、流涕多,嗅觉下降、头昏头重、还有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困恼,降低了生活质量。

据有关报告显示,我国的鼻炎发病率已经高达37%,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青少年儿童鼻炎患者占鼻炎群体的2/3,同时鼻炎每年以3%(2000万-3000万)的人数在逐渐增加。

鼻炎总是反反复复!很多人认为鼻炎是不可治愈的。

那么,得了鼻炎还有机会治好吗?

本期,固生堂中医邀请林雅银医生,分享她帮助患者摆脱鼻炎困扰的案例。

为什么鼻炎反复不愈

知己知彼,才能战胜鼻炎!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鼻炎是什么?

鼻炎指的是鼻腔炎性疾病,是由于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造成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图片

为什么鼻炎总是反复不愈?常见这3种原因:

1.不坚持治疗:部分患者在初步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则没有继续治疗,导致加重后病程延长。少的有一两年,多的七八年或更久。

2.气候影响:南方的气候多湿热,容易导致人体肝热脾湿、心火旺盛,从而使鼻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3.儿童体质问题:小孩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如受寒受凉或进食辛辣热食也导致会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自汗、盗汗、头痛、耳鸣等。

中医对鼻炎的认识

中医对“鼻炎”一病早有认识,经过了长期以来的经验累积和研究,在此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图片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感和内因两大因素有关。

  • 外感责之风邪、寒邪、热邪或其他异气之邪侵袭人体。

  • 内因包括脏腑虚损,正气不足,腠理疏松,卫外不固,易遭外邪侵袭;内在脏腑虚损,痰浊内生,外来之邪和内生痰浊相互作用,缠绵难解,阻滞肺络,日久瘀血内生。而且鼻炎病久,损伤正气,会引起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在人体中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我们临床中鼻炎常见的虚实夹杂的状态。

对于“鼻炎”的治疗,中医有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推拿、拔罐、穴位贴敷等治疗手段。临床中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表现,采取合适的疗法,以求最快、最捷、最满意的疗效。

病案分享

小杨,女,4岁。

初诊:2021.6.1

慢性鼻炎3年,遇冷则鼻塞、黄脓涕多、打喷嚏、咳嗽,纳差,二便调,寐可,双侧鼻黏膜红肿,右鼻尤甚,舌尖红苔白腻,脉滑。

处方:桑白皮、蝉蜕、茜草、紫草、墨旱莲、路路通、陈皮、茯苓、姜半夏、炙甘草、党参等,5副。

图片

二诊:2021.6.7

药后症缓,现症:黄脓涕较多,偶咳,纳差,二便调,双侧鼻黏膜红肿较前明显好转,舌尖微红苔白,脉滑。

上方 神曲,3副。

三诊:2021.6.9

药后黄脓涕、打喷嚏、咳嗽基本消失,右侧鼻黏膜红肿消退,左侧鼻黏膜稍有红肿,纳欠佳,余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红枣(掰开)、饴糖,7副。

四诊:2021.6.16

自觉无不适,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红枣、饴糖、稻芽、麦芽,7副。

三月后随访,反馈患儿身体状态良好,鼻炎未再发作,期间也未感冒过。

图片

病案分析

此患儿每遇寒时则鼻塞、流黄脓涕、打喷嚏等鼻炎症状发作,说明肺卫失固,易遭外邪侵袭,而小儿多为“纯阳之体”,外感邪气易入里化热;此外患儿伴有纳差、舌苔厚腻,说明脾气亏虚,水湿失运,痰浊内生;热邪和痰浊内蕴机体,阻塞鼻窍,此病历程3年之久,肺络久郁成瘀。

故考虑此病属虚实夹杂,肺络痰热瘀阻为标,脾虚为本。

初诊分析

初诊用桑白皮清泻肺热、利水消肿;蝉蜕祛风外散邪气;紫草、茜草、墨旱莲、路路通四药合用,可凉血活血,改善鼻部微循环,减轻鼻粘膜充血,恢复鼻部呼吸功能;配合二陈汤(陈皮、姜半夏、茯苓、炙甘草)和党参健脾化痰。

二诊分析

二诊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但黄脓涕较多、食欲依旧较差,说明用药对证,守方继续治疗,其中加入神曲以增强消食化痰健脾之功。

三诊分析

三诊患儿鼻炎症状基本消失,鼻粘膜红肿消退,舌象脉象均好转,此时用桂枝汤 饴糖善后,该方甘温补脾,调理患儿脾胃以治本。

四诊分析

四诊时患者已基本恢复正常,于上方加入谷麦芽消食健脾,有助于中焦运化、尽快恢复脾胃功能。

图片

缓解鼻炎的中医外治法

1.穴位拔罐:膻中、肺俞,宣畅肺气,通利鼻窍。

2.小儿推拿:按揉迎香穴、擦鼻梁、揉外关、平肝清肺、清天河水、揉腹、按足三里、搓大椎、按肺俞、捏脊等。

3.穴位贴敷:根据患者情况辨证配药进行,常选用的穴位有大椎、肺俞、丰隆、天突、足三里等。

4.自制小香囊:取鹅不食草、辛夷、薄荷放在布袋中,制成香囊,经常闻一闻,可通鼻窍。

5.穴位推揉:当鼻塞不舒服时,可推揉经渠穴(手腕脉搏上1寸,一拇指宽大小)和通天穴(位于前发际直上4寸,旁开1.5寸),能够快速缓解鼻塞症状。

亦可根据患者病情辨证配药水煎外洗。

你也想调理好鼻炎吗?

在本文下方留言,

我们将从留言中选3位送出

林雅银医生义诊号

如果你也有鼻炎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