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处处有暗桩·长安十二时辰

 QE的两小时 2022-01-11

▲ 冬日城头,摄于2009年12月西安古城墙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

长安长安,蕴含着“长治久安”的期望,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几个大朝代的都城。
早在2009年的冬日,我便走马观花游览过西安古城。那厚重的城墙,即便历经翻修,也挡不住初见时扑面而来的历史撞击感。
不同于自小成长的精致江南水乡,不同于七星璀璨的北上广深港澳台,不同于辽阔的草原,也不同于漫天黄沙飞舞的西域——长安,这座具有特殊历史记忆的巨大城池,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重现了昔日的盛唐繁华。
有人说《长安十二时辰》是美剧《反恐二十四小时》的翻版,而我个人感觉,两者间开篇相似,却各有千秋。
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是立足于本国文化的沉淀。在相通的人性之间,也有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各路反转的神展开,各有各的私心、苦衷、隐情,配合着不同的背景,交织出一幅盛唐画卷。
具体剧情,可以搜书搜剧,不多剧透。

在《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之际,故事里人物各有各的故事,但有一个相当“矛盾”的角色——闻染,可谓是行为忽上忽下飘忽不定,一会儿蠢得让人咬牙切齿,一会儿又灵机一动智商在线,一会儿又身世凄惨让人落泪,一会儿又大义凛然悲壮不已。
闻染因为身世缘故,一心“要干件大事”,以至于党豺为虐,引狼入室,与虎谋皮,同豹共舞。自认为是有用之人,却不分善恶对错,受人利用,授人以柄,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联系最近的一些事件里,像闻染这样“一心想干大事”的人,在现实中可不少。通过虚构人物的性格表现,可以折射出背后教育上的缺失,青少年的叛逆,成年者的利弊,扩展到人生道路的选择。多少傻事,打着大事的旗号,成为了孽事。

《长安十二时辰》,背景设置在安史之乱前的盛唐。表面上巨大灯楼,盛大灯会,番邦来贺,万民景仰——但实质上政治斗争与能力办事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勾心斗角,时而反转时而叙旧,情节发展一波三折,贵族大臣与普通平民之间的巨大鸿沟,形成执政者脱离实际的天堑。
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好人”,即便是主角张小敬,手上也沾染了暗桩的血;仙风道骨的李必,也存有从龙之心。
“长安”,是一座大染缸,浓缩了是是非非,浓缩了血与情。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判断。无论对错,路在自己的脚下。
是非对错利弊,就像乾陵的无字碑,任凭后人传说。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长安”,有人爱,有人恨,有人怨,有人怒,有人喜,有人悲——每个人心中,皆有一个“长安”。你心目中的“长安”,是怎样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