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6.24修水暴雨洪水 不能忘却的纪念

 枚庸 2022-01-11

这是一个无法忘记这个日子,不仅仅是因为一场持续强降雨过程,也不单单是赣西北反复遭遇的洪涝灾害。

之所以时隔一年始终铭刻在心,是那熟悉又并不熟悉的三个名字,匡美建、邓旭、程扶摇。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抗洪英雄,不该被遗忘,理应被我们铭记!

说是陌生,因为去年的这个日子之前,我并没有见过他们,甚至根本不知晓这三个英雄的名字。说是熟悉,我在太多的材料和文章里提到了他们的名字。

回望2017年6月24日,可以说赣西北暴雨突袭,修水县0时到6时降雨量52.5毫米,降雨较大的乡镇6小时降雨量都超过或接近100毫米,其中,庙岭乡126.7毫米、西港镇109.5毫米、四都镇105.7毫米、上杭乡97.5毫米、杭口镇94毫米。点最大的庙岭乡庙岭站6小时降雨量达173.5毫米。

暴雨来袭,洪水肆虐,截至24日6时,修河修水水文站水位超警戒1.67米,6小时涨幅2.62米;修河先锋水文站水位超警戒2.13米,6小时涨幅2.72米。

面对暴雨洪水,省委、省政府领导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指示,省防总早上7点半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立即召开成员紧急会议,4个应急工作组迅速集中办公。省防总领导带队赴修水现场指导,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总工作组紧急驰援,省防总工作组、专家组、部队官兵和民间救援组织也纷纷向着修水集结,一场大范围的抗洪救援就这么展开。

就在这一天,省、市、县、乡四级防汛紧急视频会,专题部署群众转移工作,截至20时,全省共转移安置危险区群众近22万人。而也就是这一天的凌晨,三位抗洪英雄正是在紧急疏散转移群众的路上,被卷进凶猛的洪流之中,永远地失去了生命。

其实有时候,我不愿再提起一年前的那个凌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以来,我们都在说坚持群众提前转移。我在想,如果真的预警提前,群众提前转移了,我们的英雄是否还需要顶着洪水前去紧急转移?如果不是洪水已经来了才行动,他们会不会就不用冒着生命的危险?

当然,一切都只是假设。事实上,各级防汛指挥部和气象、水文部门也一直在努力。每轮暴雨洪水过程,气象部门都不断滚动天气预报,细化完善逐6小时预报,水文部门都及时作出水情预报,提前分析洪水水位上涨趋势,及时发布暴雨洪水预警,各级都按照县、乡、村、组、户的联户防范责任组织群众提前转移。去年开始,省里更是建立了根据降雨落区预报做好群众提前转移准备的工作机制,且现在一直在坚持,降雨前划定可能遭受灾害的风险区域,要求提前做好转移安置。这么做看似“杀鸡用牛刀”,但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将人员伤亡程度将至最低。

从三个英雄的壮烈,也看出基层干部的艰难,要做通群众提前转移的工作并不容易,预警多了,真正受灾的时候或许就“少了”,很多时候转移预警越来越像“狼来了”,不看到真正的洪水来袭,群众的想法首先是不愿走,可洪水无情,一旦来临,后果是严重的,代价也是惨重的。

这样的情况下,“小水不愿走,大水走不了”的现象似乎还是常态。就在前不久的6月7-9日强降雨过程,省防总及时发布了各类预警信息,也提前向受灾严重的万安、泰和、井冈山等10余个县(市、区)发了提前转移通知,相信相关的乡镇、村组干部也做了不少工作,可很多群众都是没有提前转移,只有在洪水围困时,才想到寻求紧急救援转移。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想过,等洪水来袭后的转移,既增加了自身安全的威胁,也增加了救援人员的风险和难度。长此以往,三个英雄式的悲剧,总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还会上演,我想,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不过,如何杜绝提前转移制度成为“狼来了”的故事,做到预警真正精准有效,这条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我们能够做的,也许还只能是一次次苦口婆心,一次次紧急动员。

恰逢又是一年6.24,刚好又是一个防汛值班夜,还瞥见修水县马坳镇、四都镇两个站点下了三四十毫米雨。

忽然想起去年的今天,想起那时写下的《你所见的江河安澜》,想起三位抗洪的英雄,有感而发,作此短文。

只希望,我们相互间能多一份理解和支持,让我们的坚守更有一点意义,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彼此生命的安全!

——写在防办值班室,2018年6月24日夜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那些年,关于父亲的话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你可到鄱湖棠荫去?

“呵呵”七日 | 生之不易  养更艰辛

在奉献的青春里追逐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