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再无林清玄 一簇静莲处处开

 枚庸 2022-01-11

噩耗传来,2019年1月23日,著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一时间,朋友圈全是悼念的消息和文章。不可否认,林清玄的散文作品影响了不止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所有人对他的怀念,也不仅限于他的文字,更是他的禅意,他的精神,他的为人之道。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想,至少应该以一篇短文,来纪念林清玄先生,这是我对一位离世的长者,对一位敬仰的前辈,对一位学习的榜样,发自心底,最起码的尊重。

先生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但美的只是表象。

更重要的是,如有人这么评价,他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记得小时候,就常读到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从《智慧背囊》等书籍中,从《读者》《意林》等文摘里,随处可见先生充满哲思的散文。既有诸如《查塔卡的杜鹃》《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这样的名篇,也有很多现在可能已叫不上名字的禅意短文。

后来,家里买了先生几本书,如《平常茶非常道》《心的菩提》《清音五弦》等。但不管是什么文章,“林清玄”三个字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永远不会忘记。不是因为他的名气,不是因为他的文美,而是在他的文字里,我学会了成长,学会了面对,学会了坚韧。

在物欲横流间,我们倍感煎熬,常常不知所措。这时,我想起先生《分别心》里的话,平常心不是没有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的智觉,而是以心为主体,不被是非、善恶、人我、大小、美丑、好坏所转动、所污染。

在随波逐流时,我们内心坚持,有时也感无力。此时,我想起先生《清净之莲》中说,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在遭遇挫折后,我们心存怨恨,总是不满生活。当时,我想起先生《下满的围棋》里说到,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的走人生之路。

可以说,在人生成长的每一步,先生的文章,都能带给你一定的禅意和体悟,教会我们如何沉住气,静下心,走下去。

如今先生离世,我有发自内心的悲痛,中午惯常的午睡没有合上眼,心中总是有一句话在反复,世上再无林清玄

但先生《人间最美是清欢》里说,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禅心其实就在告诉我们,人间的一切喜乐我们要看清,生命的苦难我们也该承受,因为在终极之境,喜乐是映在镜中的微笑,苦难是水面偶尔飞过的鸟影。当我们的心静下来,烦恼喧哗,仿佛生命中的污泥,但我们也等待着,或者会有一朵莲花,一些清淳的智慧,从无明的、未名的角落,开起!”

我想,虽然先生离开,但他带给我们的智慧之花,仍会像那一簇静莲,在人群中,在生命里,处处开起。


【林清玄简介】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23日),中国台湾省高雄人,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自从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漫画书后一发不可收拾,走上文学之路。

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32岁,遇见佛法,高规格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END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无处逃遁

走向懦弱,从30岁以后

何处是故乡?

这个世界,谁不是无名之辈?

再见2018,不管经历怎样的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