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 | 春节走笔

 枚庸 2022-01-11

今年,比以往回得早一些。我说过,这个春节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归心似箭。2月1日(腊月二十七),便踏上回乡的列车。

近些年,基本上没怎么回小城,汛期基本走不开,非汛期也总是因为一些繁琐的事务,抽不开较长的时间。小城变化很大,有点认不清当初的模样,好在围绕它的大山不变,车入县界,群山就向我招手,我在内心里跟自己呼喊,小城,我回来了!

夫人第一次陪我回乡过年,此前回来过三四次,都是匆匆一行。腊月二十八,过年尚早,一早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后,刚好有时间带她好好看看山水,感受绿色明珠的魅力,这一站,选择上堡。

上堡梯田,是联合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今年十一,丰收景象刚登上央视,也曾因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家中餐厅挂着我的一幅上堡梯田的照片,夫人早就想亲眼看看。

在上堡,层层梯田沿着山开凿出来,确实壮观,我记得上一次到这来,估计也是六七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这里正在作为田园型旅游景区重点打造,也计划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相信未来会更美。

夫人忍不住拍下一组组照片,特别是在半山腰改造的乡村民宿,背靠着大山,推开窗便是梯田,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保留着土坯房的原生态,在这住上一晚,估计比任何一家星级酒店都要享受。

顺道,我还在上堡看看河流整治,回城路上看了牛角河的治理。现在处处体现生态理念,护岸基本都采用的生态护坡,既起到了工程防护的作用,又不失自然河流的原貌,这种理念的转变,当是我们该学习的。

回到城里,同学约我到他公司喝茶,碰上小学一年级的同班同学,他拿出两张当年的照片,恍若隔世,看看落款的时间,已是24年前。时光总是如此转瞬即逝,两个轮回,眨眼就过去了。

在小城的时间,总离不开一些老朋友、老同学的聚会,回乡两天都在外面吃饭。腊月二十九,中午实在不愿出去,在家吃的第一顿饭,自己操刀,发现油、盐、酱全都放不准了,只能让父母勉强吃。晚上,几个从小一起玩的兄弟叫吃饭,又在外面浪到挺晚。

除夕,恰逢立春。我说,这是一年旧的结束,也是一季新的开始。按照惯例,中午在外公外婆家团聚,大舅、小舅、小姨和我们四家子,围坐在一起,外公依然喜欢大场面,执意要摆上十八个菜,似乎这样才算是过年。晚上在爷爷奶奶家,叔叔和我们两家,人少,十个菜,但都很精致。饭后,回到小家,五口人一起看春晚,守岁至凌晨。

大年初一,起得不算太早,女儿“呵呵”尚小,折腾完她的事已近十一点。然后,一家人到长辈处拜年贺新春,中午晚上都在爷爷奶奶家吃饭,两位老人均八十六七了,陪老人的时光总是令人倍加珍惜。

原本往年的大年初二,是到外公外婆家的,今年特殊,在南康的大姑妈和赣州城区的二姑妈两家人来小城,加上小姑妈一家,算是一次大聚会。这是难得聚齐的一次,在上海工作的表哥,在杭州和中山工作的两个表妹,加上南昌工作的我,都回来了。中午酒酣,醉意上头。

饭后,一家人到县城旁的文昌塔边走一走,登高望远,看看景、叙叙旧、谈谈情。小山坡上,可以一睹小城的全景,这些年确实扩大了不少,原本“小小崇义县,三家豆腐店”,如今早已不再,新建了不少高楼,城中有了知行湖,有了博物馆和阳明书院。中午不够尽兴,决定晚上再聚,和家人之间的言语总是轻松,可以吐露隐藏心底的声音。

初二到外公外婆家的聚餐,决定改成初三到大舅家,感觉过年就是吃吃吃,不知道节后又要胖几斤。中午聚餐又喝不少酒,1999年生的最小表弟也上大二了,看来我们这一辈确实都长大了。

回小城这些天,除了去了趟上堡,就是访亲、会友、聚餐,几乎没走动过。即将返程,下午拉上夫人去了趟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城西面的一个小山坡,曾经在我的文章里,出现过多次的“西山”。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我的记忆重回年少,小学、中学,不止一次的清明到此瞻仰。沿着塔后的小路,爬上山坡,也可以看到小城的景色,以前常来这春游,我留意到一些小花,处处昭示着春天的到来。

天很蓝,夫人在绿色中留下不少照片,临下山时,父亲打来电话,说到阳岭走走。我也很长时间没去了,欣然答应。原本想想只在沟谷雨林景区散散步的,这里号称中国负氧离子之最。却没想到,父亲说上不上顶,夫人居然一口答应,刚爬小山,又要征服阳岭之巅。

在我的印象里,夫人是不太能爬山的,不曾想,征服大山的欲望能带给人如此强大的力量。爬到一半时,我走不动了,夫人竟然还是很有劲。我上一次登上阳岭顶,应该还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爬到山顶,层峦叠翠,长在长江边的夫人,没见过群山的模样,不禁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拥抱这生我养我的大山,心中默念,我是大山的孩子。

阳岭顶上下来,走838级台阶而下,夫人有些腿软,我说这就叫上山容易下山难,幸好没走台阶上去,否则更要命。夜幕渐渐下来,阳明湖边彩灯环绕,甚是迷人,阳明山森林公园,有些旧貌换新颜的感觉

小城的时光无比短暂,夫人初五便要上班,无奈只有初四返程。这一天雨雾迷蒙,车驶过崇义收费站,意味着我再一次的离开,行走在驶离大山的高速路,我不禁感叹,如果说,以前离开大山,是一种憧憬,现在的离开,更像是一种割舍。

正月初五,夫人上班去了,父母和女儿一同来了南昌,母亲说,这样可以让孩子多陪我们两天。我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只不过辛苦父亲的一路奔波。这一天,我在家哪也没去,享受着父母在、孩子在的幸福时光,母亲做的家乡菜,陪女儿玩耍的真切亲情。

初六一早,我起床送他们回小城,看得出夫人的不舍之情,小妮子不愿吃早饭,九个月大的孩子似乎也明白一点,好像也有不舍。可没办法,我俩都得工作,只能让老人辛苦些。这一天高速特别堵,原本四个半小时的车程,硬是走了九个小时才到达小城。

今天初七,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迅速进入状态。早会,布置汛前准备工作安排,手上还有很多任务,明天又要到新单位报到。小城,只能留在心底,新的征程,还将继续,路还很远。

寥寥文字,记下春节流水账,开启新的一年生活。


END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归心似箭

心底的柔软

世上再无林清玄 一簇静莲处处开

无处逃遁

走向懦弱,从30岁以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