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感 | 缘于水利,始于南工

 枚庸 2022-01-11


◆ 枚 庸
今年长江鄱阳湖发生大洪水,尤其是鄱阳湖流域超历史特大洪水。湖区及省内五河尾闾,多站点水位超过1998年最高纪录。
“从另一个角度说,有生之年能遇上这样一场大洪水,其实是幸运的。”最近,常听到很多“老水利”这么说。
7月9日14时10分,鄱阳古县渡站水位23.36米,超警戒3.86米,创历史实测新高,比1998年最高水位偏高0.18米。当日下午,我站在古县渡镇的昌江河畔,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超历史水位的昌江古县渡段

实话说,确实感觉幸运。我跟同行的同志说,“我们都是见证历史的人”。当然,这决不是一种冷血无情,堤防险情决口、农田房屋受淹、群众紧急转移……我们都不会漠视,更不会幸灾乐祸。
我想,这种幸运更多的,是来自水利人的情怀。越大的洪水,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越能在抗击洪灾的斗争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至少,将来回首往事时,可以自豪地说,当年在抵御超历史洪水的这场防汛救灾战役中,我们曾贡献过应有的力量。
应该说,自我踏进南工校门那一刻起,便贴上“水利”标签,从此结缘“水利”。通过四年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习,让我从初识水利,到与水利相知,再到相依、相伴、相守。
工作十年,更是没有离开过“水利”。参加工作在水文,很快就参与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那三年多时间,基本走遍了全省所有重点水利工程,这是一个从书本知识到系统认知的过程。
在重回水文三年后,我一直从事防汛抗旱工作。在省防办的三年里,又先后两年都遇上长江鄱阳湖大洪水、一年碰上阶段性干旱,对水利的意义,也有了更加切身的感触和更加深刻的理解。
虽然现在从水利部门到应急管理部门,工作岗位也有所调整,但这快两年时间,我也始终没有真正离开过“水利”,去年6月到7月上旬连续暴雨洪水和7月下旬后长时间持续干旱,我都没有停歇过。特别是今年7月以来的30多个日夜,更是在坚守奋战。
我不敢说什么高大上的话,比如担当、奉献、牺牲。但绝对可以说是一个水利人发自心底的责任使然,于我而言,这份责任应该始于母校南昌工程学院,始于母校老师们的言传身教。
7月11日,我的大学班主任、南工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副院长牛景太给我打来电话。说的意思很简单,省防指已启动Ⅰ级响应,作为水利院校应该主动作为,有没有什么参与途径?当时我告诉他,省防指和团省委正准备发出组建“青年突击队”的号召。
13日深夜十一点多,校党委副书记吴泽俊又给我发来信息,询问鄱阳湖汛情和预测情况。我在回电里得知,母校已响应号召,组建了一支由240余名党员、团员师生组成的青年突击队,并进入待命状态,随时准备赴一线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母校教职工的请战书

后来,我在相关报道里看到,牛景太老师在14日先后为南昌市高新区和母校青年突击队员,作防汛抢险救灾技术讲座和专题培训。同时,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成立以彭友文院长为组长的专家组。
15日,母校“青年突击队”首批31名队员抵达南昌市新建区成新农场,分成12个小组,第一时间对42公里堤坝开展巡堤。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派出的首批专家也赶赴高新区抗洪一线。
在母校这群青年突击队和技术专家里,有不少我熟悉的身影,比如曾经的校学生会指导老师、现院办副主任张伟,曾经大学辅导员助理、留校任教的王寅,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的赵新宇、王美生,以及很多我叫得出或不认识的老师们,他们或巡堤查险,或技术服务,或抢险指导……都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的一线。
作为一所水利特色鲜明的大学院校,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战场上,南工汇聚的力量不仅仅是教师,更有分布在不同水利战线的广大校友们。我先后在沿江滨湖地区的大堤上,就先后碰上大学校友段守平、大学室友李国辉。同班同学里,也还有张炯、王志超等等,要么在省防指应急工作组里,要么在堤防险情处置指导一线。

在一线的母校青年突击队员

此外,从一些零散信息里,还看到很多校友的事迹,比如1987级校友、庐山市水利局主任科员郭瑞文,1999级校友、九江市濂溪区河道管理局局长胡天威,1999级校友、景德镇市水利规划设计院院长汪郁渊,2013级校友、永修县马口镇城山村第一书记叶延佳等,都坚守在巡堤查险抢护的第一线。再比如,在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工作的2013级校友罗嗣阳、孙涵、熊剑坤,2014级校友钟华庭、樊春昆,2015级校友李康淑、周钰强等,均参与了鄱阳县两处圩堤决口封堵处置和高安市被困群众救援等任务。 
母校南昌校友会,同时专门募集资金,采购空调被、折叠床、除草机、头戴矿工灯、高音喇叭、矿泉水、方便面等一批抗洪抢险急需的赈灾物资,为马口镇等地抗洪救灾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当然,全体的南工人,也只是这场战役中万千战士的一小部分,或许微不足道,却在以最质朴的做人、做事态度,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前几天,母校南工官微推出“南工文苑”栏目,曾经的校团委指导老师、现体育教学部党总支书记夏志红给我发来信息,说期待我写写“那些年、那些事”,我就在想写点什么。
在当前长江鄱阳湖仍居高位,防汛救灾还没有最终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就写写受“自强不息、格物致知”校训熏陶、依然战斗在抗洪抢险前线的南工教职工和众多学子,写写他们的水利情怀吧。
至于这份情怀,我想,他们和我一样,缘于水利,始于南工!
写于2020年8月3日午休
END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记录 | 1998已记忆模糊,2020必刻骨铭心

记录 | 我见过你暴烈,更恋你温柔

随感 | 人心向恶

记录 | 半年小记

记录 | 汛过遗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