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感 | 写在惊蛰

 枚庸 2022-01-11


◆ 枚 庸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话。
今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所反映的是受节律变化影响,自然界生物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通常这个时候,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有农谚说,“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但风云变幻不可测,记得上个月初,我就在《在春天里想着御寒》里写到,“我依旧裹着厚装/ 只怕来一场倒春寒”。而后的“雨水”节气,更像是一种印证。
那段时间,气温异常的暖和,几乎像是要快到夏天了。都说“暖雨水、冷惊蛰”,我便在《春暖、春汛,春寒、春旱》里,再次重提“倒春寒”的事情。
事实证明,果然一波冷空气来袭,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五天我省维持阴雨天气,这两天将下降四到六度,江湖水面、平原河谷地区风力可达六到七级。
今天早上起来,南昌就开始下雨,淅淅沥沥一整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大有暴雨倾盆的味道。估计某些地方,还会出现短时暴雨、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性天气。
面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风险,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专门部署近期雷雨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并启动24小时防汛应急值班。闻雨而动,是应急人最敏感的防汛神经。
想到将接连而至的雨,我不得不产生一点隐忧,还是关于前几天人工增雨飞机的失事。一定又有人会再提质疑,这波倒春寒的降雨,不是早已经有过预测么?
其实,一场雨带来的影响,也许是短时间的突发灾害,但对于长时间的持续干旱,就显得有些乏力。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旱抗旱,正是应急人的远虑。
从目前来看,抛开去年10月以来晴热高温少雨的影响,截至今早八点,今年全省平均降雨量,仍比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以上,其中萍乡市偏少接近五成。
这么算上来,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同期要少七八十毫米。而此次预报的过程雨量,全省大部也不过二三十毫米,跟当前的偏低值比,也还不到一半而已。
至于后期情况如何,将是汛,还是旱,谁也无法预料,江河湖库水位仍然处于低位,春耕播种用水需求必然增加,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从事防汛抗旱相关工作,至今刚满五年,每年惊蛰前后,都面临这个问题,一边害怕着早汛来袭,一边又担心旱情发生,就是这么的纠结。
作为技术支持和依据支撑,相信气象部门一定比我们更专业、更科学、更严谨。这点毋庸置疑,也无须质疑。
写在惊蛰,只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021年3月5日
END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记录 | 自成一体的赣南客家菜②

记录 | 痛心!向坠机遇难者致敬

随感 | 春暖、春汛,春寒、春旱

记录 | 自成一体的赣南客家菜①

随感 | 致敬最可爱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