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 | 林珊,如雪般的女子

 枚庸 2022-01-11



◆ 枚庸
林珊,1982年生,江西赣州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20—2021首师大驻校诗人,全南县图书馆副馆长。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等刊物,出版散文集《那年杏花微雨凉》、诗集《好久不见》《小悲欢》等,曾参加《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诗刊》社第35届青春诗会等,获第十七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二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2016江西年度诗人奖等奖项。
 
想起写林珊,纯粹是一种冲动。
其实我并不擅长评论,一个作者或他(她)的作品。只是忽然涌起一点表达的欲望,关于林珊,以及她的诗歌。

更多的,缘于她昨天在朋友圈发的一组“雪未尽”的照片。画面里的她,站在雪地里,着一袭红衣,手捧洁白,抛洒半空、闭目沉醉,宛如邻家的少女。
谁能想到,这会是个年将四十的女子。那模样、神情和姿态,活脱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与我十余年前认识她的样子,几乎没有变化,甚至更显青春和活力。
突然想到一个词,如雪般的女子。尤其在白雪映衬下,这种感觉愈发强烈。我不禁在想,究竟是什么让这个女子,在岁月中不着痕迹,在世事里保持年轻。
之所以说她是如雪般的女子,是最初相识时的印象。那是十一年前的十月,我们一同参加江西文明网组织的瑞金采风活动。那时,她还只是全南县某小学教师,并不为太多人熟知,偶尔在网络发表些散文、诗歌作品。
我依稀记得,活动中她有时会带着女孩般的小情绪,在当时“少年老成”的我看来,甚至显得有些“幼稚”和“不成熟”。更记忆深刻,她在罗汉岩的一次酒醉,现在想来,应该算是真性情的体现,反倒觉得单纯和可爱。
后来,我们好像还参加过几次江西文明博客组织的活动,也有过断断续续的联系。再往后,似乎就没有了音讯,说实话,这期间我也没有真正读过她什么作品。
把记忆接续起来的,是她的诗歌。记得2017年的春天,有次与江子兄相聚,得知2016年度江西诗人奖提名中,有林珊的名字,有些诧异,是我认识的那个“林珊”么?
细聊才知道,原来在我们不曾联系的两三年里,她已在诗坛崭露头角,相继在《人民文学》《诗刊》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展现出良好的诗歌才华和发展后劲。
当年,她荣获江西年度诗人奖。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一个普通的文学青年,完美实现了向知名诗人的华丽蜕变,而我却离文学道路渐行渐远、望尘莫及。
也就在这一年,我开始关注她的诗歌。《诗探索》主编、著名诗人林莽在宣读的颁奖词中,这样形容她。
“林珊精心于用朴素而灵动的语言去呈现自然和生活的诗意。这种诗意如微物之神,通过俯拾皆是的细节得以呈现,它稍纵即逝,又缤纷多姿,并且因为与诗人相遇而瞬间定格或放大。她用'狄金森’模式,嫁接起了诗与自然沟通的桥梁,打通了诗与自然的隐秘联系,使人与自然的对峙和紧张关系得以舒展和消解。”
的确,林珊的诗,朴素而灵动,没有刻意雕琢,没有掺杂世俗,完全是对生活诗意的流露,一切都是那么干净和自然,依旧如当年初见时的样子。
如她的《空山沉寂》,“黄昏越来越迟,你独自走在山中/ 地上覆满了青苔、松针、酢浆草迸裂的果实/ 我在花瓣的缝隙里看到你,手捧露珠/ 身后小径蜿蜒。紫堇又抽出了几片新鲜叶子/ 你深谙那些,我心生向往的事物:/空山沉寂。鸟鸣不易被打碎/ 薄薄的蓝衫上,灌满了春风”。
正像罗颖在评论《万物都有欲言又止的小悲欢》里,如此评价林珊,“她在山水大地间抒写出灵性,在季节的变换里安居自处,经过的任何微小的人事都是一盏清浅烛光,摇曳在时光与寂静共生之处。”
也有人说,林珊是一位专注于构建内心世界的诗人,她在不断地接近自己内心的真实,并向读者袒露出她蓬勃的心灵气象。她的诗,“真实”这个词是最深切的感受。
有时候,我总在反思,为何自己的文字变得浑浊,是不是已习惯生活的假面,不自觉言不由衷地表达,是不是已沉溺逐流的世俗,而忘却了内心真实的情感。
而林珊,我相信她保持了这样一份纯真,不加修饰、不带掩饰的真实。比如《母亲》里,她这样写道,“即使有那么多人说/ 我长得越来越像她/ 可是我依然没有秉承/ 她的好脾气/ 没有像她那样——/ 一生只爱一个人”。
我不必担心,她会改变了模样。因为她在获奖后某次采访这样说,“应该更加努力抵达内心的真实,倾听到那种自我的声音,接近于天性,回返到一种精神的原乡”。
事实上,从2017年获得江西年度诗人奖后,她的诗歌作品依旧秉持着内心真实的表达。正如她自己说过的话,“诗歌的写作,更多的是来自内心的一种声音。它应该和喧嚣的尘世无关,和虚拟的网络无关。一切都应该是它自己的样子,一切都应该是它原本的样子”。
我不禁主观臆想,是不是因为内心的复杂和虚浮,才使我变得憔悴而沧桑。而做一个真实而纯粹的诗人,才让这个女子,能够在岁月中不着痕迹,在世事里保持年轻?
她说过,一个好的诗人,应该具备玉一般的品质,在历经岁月的洗涤之后,散发出越来越温润闪亮、动人心弦的光泽。我却想说,她更像是如雪般的女子,在这个浮躁喧闹的世界里,留给我们一丝晶莹剔透、涤荡心灵的洁白。

我曾在《世界一直很平静》里写到,“我们常说,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物欲和名利充斥着我们的心灵,有太多的东西,让你无法平静”。
而林珊送给我集子《小悲欢》时,她在扉页写了几句话,“一天的开始总是这样/ 一群云雀在芦苇丛中喧嚣无比/ 空寂的湖面没有泛起一丝涟漪”。
是啊,世事纷纷扰扰、是是非非,总有那么一群“云雀”叫叫渣渣,唯有心如止水,才能保持平静。正如我在旧文末说的,“世界一直很平静,只是我们,将它打扰。”
愿林珊在今后的时光里,继续她的真实、纯粹和坚持。希望有机会下次再见面时,她仍旧会是那个。
时而带着些许小情绪,却也尽情畅饮的姑娘!
 
写于2021年11月9日傍晚
END

【关注此文的人还在读】

记录 | 初冬寒

记录 | 这凌乱的时节

记录 | 不忘来时风雨路

记录 | 一见永别

记录 | 又是重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