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巨岳 2022-01-11

在首都博物馆里,有一镇馆之宝,不仅被称为研究西周初期青铜器的国宝级珍品,还曾在2008年奥运会五大洲贵宾隆重宴会上亮相,它就是伯矩鬲(俗称牛头鬲)。而伯矩鬲出土的位置,就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琉璃河遗址上。

早在1974年,两座大墓的发现就已经让琉璃河遗址走入人们的视野,北京作为燕国都城的面纱也为考古工作者所揭开。但当年由于地下水位高,两座墓葬没有发掘完整。终于在2021年,为高质量地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强遗址展示水平,对M1901(原IIM253)与M1903(原IIM251)两座西周早期墓葬进行了再次发掘。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铜簋出土现场

发掘过程中,M1901新出土的铜簋与40多年前出土的圉簋纹饰相同,器盖内铭文为“白(伯)鱼作宝尊彝”,器内底铭文为“王 于成周,王赐圉贝,用作宝尊彝”。据铭文推断,这两件簋的盖、身在下葬时应是混淆了,一错3000年。时隔40余年,两器重聚首,也证明了(伯)鱼和圉实为同一人,对于西周的名、字制度研究,增加了确凿的证据。新出土的青铜面具、兽面形铜饰、成组的铜车马器、镂空有銎铜戈,纹饰精美、细节丰富,均为首次发现。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青铜面具

而M1903也出土了多件漆器,可辨识者有三角纹簋、豆等。漆器的发现,弥补了上世纪现场文物保护技术有限的遗憾,对于墓葬随葬器用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漆器上的三角纹饰

本次发掘在45年前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测绘手段、信息记录手段和文物保护技术,对文物进行了精细化的发掘。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青铜马具

新发现的M1902号墓发现了目前北京所知年代最早的墓葬头箱盖板,在北方地区也较少见。箱内有铜提梁卣、铜尊、铜爵、铜鼎、铜剑、漆器、陶器等,组合丰富。棺椁及人体骨骼均保存良好,椁板上有整只殉葬狗,与狗同出了一件铜铃,该墓是难得一见的完整材料。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青铜戈出土现场

为填补以往田野发掘的空白,研究西周墓葬的棺椁规制,考古人员首次采用了从椁室之外向内清理的“破壁发掘法”,对重点现象和出土器物进行1/2清理,重点痕迹留取剖面。清理出多处以往未发现的漆器、织物交叠现象,首次辨识出北京西周青铜箭头的木质箭杆、席纹等。首次成功提取到北京西周早期带纹饰的丝织品。精准还原了出土每件器物的空间位置,为还原下葬过程和丧礼制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铜器内的多层织物

除此以外,城址区还发掘西周晚期房址3处,说明琉璃河遗址在西周晚期仍有密集的人类活动现象。它们与西周早期大型房址,共同组成西周各类型房址的丰富材料,对了解城内聚落的形态、城市布局和建筑建造技术提供了资料。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值得注意的是,早自2019年以来,琉璃河遗址首次在北京的大遗址中建立了web-GIS地理信息系统,将遥感考古、坐标信息、航空摄影、电法物探、勘探和发掘的成果统一到大遗址“一张图”中,并摄像记录了发掘全过程,逐层进行绘图、摄像、建立三维模型,全面收集信息。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对西周早期墓葬采用反向发掘现场

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全程参与考古发掘工作,针对不同材质遗物进行因地制宜的文物保护,对木杆、席痕、朱砂、织物等有机类文物,使用薄荷醇等进行临时加固处理;漆木器等文物采取薄荷醇、石膏、聚氨酯发泡剂等,结合整体套箱快速提取后,迅速置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室考古和保护修复。

铜器、漆器、陶器、丝织品标本…… 琉璃河遗址考古让百余件文物重见天日

对丝织品采用薄荷醇进行临时加固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本次考古工作,为了解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分封制、葬制及葬俗、早期城址规划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是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交出的北京答卷。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馆院原院长单霁翔认为,琉璃河考古的成果,有利于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燕国,有利于揭示京津冀一体化的文化渊源,对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起到强大的考古支撑作用。

图片来源:北京市文物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